教师招聘音乐《鼓浪屿之波》说课稿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师招聘音乐《鼓浪屿之波》说课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师招聘音乐《鼓浪屿之波》说课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5320bc3ca8ceb42ae498bf1ebb807fc
教师招聘音乐《鼓浪屿之波》说课稿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本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七年级音乐课第一单元声乐课的补充教材,对学生有较好的训练效果,歌曲在声乐训练上有很高的价值,并且歌曲的情感表现内容很符合中华民族、符合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共同情感,也与国家加快“海西”发展的深刻战略背景相吻合。歌曲在情感教育上有很高的价值。歌曲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描述“我”生在台湾,却远离故土。站在台湾基隆港遥遥相对的鼓浪屿,面对大海,思念故乡与亲人,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盼望亲人早日团聚的一片真情,不可遏制地迸发了出来。歌曲为单二部曲式,A+B,F大调,4/4拍。(由于学生处于变声期,F大调学生唱不上去,所以我改为A大调)。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深切的爱国情怀,进一步深化对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目标:通过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教学重点:正确的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准确地表现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期盼之情。
教学难点:自然准确的表现出歌曲中的切分音、弱起、前半拍的休止节奏构成的旋律。
《鼓浪屿之波》这首歌曲作为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曲目,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上还是能胜任的。教学中重点要解决附点音符、落起节奏、大跳音程等音准节奏上的重难点,在声音控制上要注意气息的连贯、流畅做到有控制、不僵硬,在声音的统一上要做更多的要求,音色的统一、声音位置的统一、咬字吐字的统一,这几方面都是在教学中要强调的。另外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演唱情感。
教法: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欣赏法、讨论法、表演法等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内容。
学法: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以下学法:整体感知法、视听法、欣赏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让学生能完整地、声情并茂地表达歌曲。
(一)创设情境,兴趣引入
“以大陆有个望儿山,台湾有个望母崖”这个故事为切入点,唤起学生对大陆与台湾骨肉亲情关系的理解,然后多媒体放映图片天安门长城日月潭—鼓浪屿日光岩及海浪拍击岩石等场引入本课。
(二)感受歌曲,实施目标
首先,由教师范唱,学生仔细品味歌曲带来的情感与意境,引导学生说出台湾同胞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和当时登上鼓浪屿中最高峰眺望家乡的感怀。其次,欣赏合唱版的《鼓浪屿之波》,体会不同的速度,力度,音域及情绪的变化反复体会弱起部分,使学生在聆听中感悟音乐的不同风格以及给听觉上带来的愉快与喜悦,这一环节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想像创作,参与实践
一个故事给每个人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于一首歌的感受也是如此。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通过对歌曲弱起部分的反复练唱,表现形式也更具感染力。有的学生要求配乐朗诵歌词,有的学生嗓音乐条件有限,要求选择通俗唱法(变换速度,力度,节奏情绪),有的还以歌伴舞及领唱合唱形式表演,他们用自己最恰当的方法去感受,理解,展示了歌曲的内涵,使本课达到了升华。这恰恰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德育渗透,情感升华。同学们,现在的台湾与祖国大陆还没有统一台湾同胞热切盼着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是不能够令骨肉分离的,现在就让我们再一次唱响期盼海峡两岸统一的心声。以《鼓浪屿之波》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