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中国古代史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史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653699530 浏览量:32024-06-27 07:45:2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中国古代史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古代史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古代史第二学期期末复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d9b82b66e8592958cc6666008b36432

思维导图大纲

中国古代史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关陇集团

主要时期:北魏

定义: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南的军事集团

代表人物:周、隋、唐的建国人物都出身于关陇集团,都有一定的胡人血统

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索貌阅

时间:开皇五年 585年

“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

“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核对。

影响: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输籍之法

开皇五年(585年)

是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并加强中央集权

简述杨隋代周与关陇集团的变化

杨隋代周

581年杨坚称帝,国号为“隋”。

以魏晋官制改革北周官制

是汉化力量胜过胡化力量的标志

在周时期,胡人占据统治地位,并且不断推行胡化政策

导致了关陇集团的重组

主导团队从鲜卑贵族转为汉人贵族

隋朝建立后,吸纳了南朝江南士族势力加入统治集团,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关陇集团的解体和转型。

关陇集团的解体:经历周隋、隋唐政权更迭,宇文泰建立的统治集团被逐渐稀释和融合。到了唐代,各地域豪强士族势力均被吸纳进统治集团中,"关陇集团"已不能用来指代隋唐统治集团的全貌。

简述隋朝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决策的正确性,有利于中央集权

地方制度改革

取消郡,保留州、县二级

官员的任免权归于中央,州郡长官统一由朝廷任免

选官之法改革

不再以武功为唯一标准,而开始注重人才和才能

律令制度改革

颁布了《开皇令》成为了唐代律令的基础

经济制度改革

实施了“大索貌阅”、“输籍之法”等经济政策,以加强国家财政管理和控制人口,确立赋役征发标准,并公示于基层。

隋朝“富”的表现、来源与深层影响

表现:

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和仓库的盈积

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等仓库的建立,表现了隋朝的存量、布匹的数量之大

隋朝实行的严格的人口普查和征收政策,导致国家控制的人口明显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来源

“大索貌阅”、“输籍之法”等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财政管理

深层影响

带来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但也导致了隋炀帝奢侈无度,造成了国家财政负担加重,为隋朝覆灭埋下隐患

简述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政治意义

连接了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重心,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各地的控制和统一管理

经济意义

促进了南北物资的交流和贸易活动,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文化意义

促进了南北的文化交流和传播

对外交流意义

沟通海、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玄武门之变

时间

两种说法:一说626年 一说627年

事件经过

玄武门之变是指李世民在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造反的情况下,太宗下令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导致李建成被杀,李元吉逃脱。

影响

此次政变后,李世民的地位更加稳固,最终成为唐太宗。

贞观之治

时间

公元627年至6 49年

政治特点

改革措施

推行法治

选拔人才,推行科举

重视农业、发展经济

开明统治、广纳谏言、重视民生

经济繁荣

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减轻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支持手工业和商业等。

文化繁荣:

重视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开元盛世

时间:公元713年至742年

敦煌文书

在中国敦煌莫高窟中发现的大量古代文书和文献

主要包括书信、奏折、合同、账簿、经卷、医书、诗文等各种文献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同时也是中国与西域、中亚、欧洲等地区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史料

武则天称帝的原因分析与评价武则天

原因

高宗对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本身才貌双全

高宗与关陇集团的斗争,废王立武,打破关陇集团对皇后的控制

利用佛教教义中的《大云经》等宗教文本,将自己的统治合法性与宗教联系起来,增加了自身的威信。

文治武功:武则天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重用庶族士人,打破了关陇贵族集团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深化了唐太宗以来的改革,为自己的称帝奠定了政治基础。

评价

文治武功: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打破了关陇贵族集团的控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为唐代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简述丝绸之路的文化影响

佛教东传:

佛教从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韩国和日本,佛教经典、艺术和建筑风格也随之传播,深深影响了这些地区的佛教发展。

技术交流: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亚、中亚、中东和欧洲之间的思想和技术交流,如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技术(四大发明)等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开来的。

艺术和建筑交流

佛教艺术、伊斯兰建筑和中国的亭阁式建筑等,形成了独特的跨文化艺术形式。

饮食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促进了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如面食、调料和烹饪方式等在不同地区间传播和融合。

音乐和文学交流

中国文学作品传到朝鲜和日本,波斯音乐传入中国等。

宗教和哲学交流:

佛教、和基督教等宗教通过丝绸之路在沿线地区传播,并与当地文化产生了深度融合。

简述开元天宝年间的文学与吏治之争

文学代表:进士科出身的文学人士,如张悦、张九龄等,他们代表了新兴的普通地主阶层的政治利益。 吏治代表:门荫出身的上层官僚,如宇文融、李林甫等,他们善于处理实际政务,在政治上构成了强大势力。 矛盾焦点:文学人士重视文学修养,但缺乏处理实际政务的能力,而吏治代表则重视实际政务,但缺乏文学修养。 争论焦点:文学人士强调"词学"的重要性,而吏治代表则认为"但有材识,何必词学"。 结果:吏治代表逐渐占据上风,如李林甫等人把持朝政,文学人士的影响力相对下降。 隐忧:过于注重实际政务而忽视文化修养,导致政治空气不正常,决策机制出现问题,如杨国忠专权等。 总的来说,开元天宝年间文学与吏治之争反映了当时政治精英阶层的分化,吏治代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带来了一些隐忧。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盛唐时期的政治危机。

第九课 从大蒙古国到元朝

怯薛

怯薛是成吉思汗创制的一种制度,承担大汗的警卫、随行出征、执掌汗廷事务等职责

怯薛制度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草原部落性,使大蒙古国从本质上区别于以往的草原部族联盟,成为一个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

蒙古三次西征

这三次西征的主要目标分别是花剌子模、钦察、斡罗斯及东欧诸国、波斯和阿拉伯

第一次西征(1219-1224年) 由成吉思汗亲自率领 主要目标是花剌子模

第二次西征(1236-1241年) 由拔都和长子分别率领 主要目标是钦察和斡罗斯等东欧地区

第三次西征(1252-1260年) 由旭烈兀率领 主要目标是波斯和阿拉伯地区

草原本位政策

重视草原地区,忽视中原地区的治理: 元朝统治者认为中原地区"无所用"汉人,甚至建议"尽杀之,使草木畅茂,以为牧地"。 对中原地区实行"不治"的政策,仅进行有限的税收管理

以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为中心: 元朝皇帝每年在上都和大都之间进行巡幸,随季节变迁而迁徙。 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蒙古人的游牧传统

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减少: 文章指出,河朔地区在元朝统治下,人口锐减,存留者"以户口计,千百不一余"

大蒙古国与元朝的关系

大蒙古国是由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的,国号为"也客·蒙古·鲁思"(Yeke Mongghol Ulus),即"大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建立了元朝。这标志着大蒙古国向元朝的过渡和转变

元朝的建立是在大蒙古国统一的基础之上,是大蒙古国向中国化的过渡。元朝沿袭了大蒙古国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但也开始推行一定程度的汉法政策

大蒙古国和元朝都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统一王朝,都以蒙古人为主体,但元朝更多地融合了中国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中国化的特点

元朝国号之由来与意义

由来: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 "元"字的来源可能是蒙古语"也客"(Yeke)的音译,意为"大"。

意义:

"大元"一词体现了元朝的大国地位和统一王朝的特点。 文章指出,"元"也可解释为"大之至",表达了元朝的宏大气魄和统一天下的成就。 元朝自视为继承了大蒙古国的地位,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的"大"帝国。 元朝认为自己超越了历史上的秦汉、隋唐等王朝,实现了更加广阔的疆域统一

第十课 元朝的国家管理

行省制

元朝的行省制是指行省与中书省平级的制度

朝廷派出机构,又具有地方官府的性质,呈现出蒙汉二元混合的特点

行省与中书省共同构成了元朝的国家机构体系,中书省主管中央政务,行省负责地方行政

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管控,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改造

宣政院

职责是管辖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方

通过宣政院,帝师的命令与朝廷诏令在西域地区同等有效,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诸色户役

元朝的户籍管理中,有一种称为“诸色户计”的制度

根据居民的职业、信仰等因素将全体百姓分为若干种类

反映了元朝统治集团对社会的严密控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保留蒙古旧制的特点

元朝汉化的特点

汉化迟滞:元朝在汉化方面进展缓慢,大量草原旧制长期保留,汉法不彻底,汉化进展缓慢

大量保留蒙古旧制,如千户制、分封制、怯薛制等,汉法实施不彻底,汉化进程缓慢

民族歧视与压迫:存在严重的民族歧视与压迫,统治集团的文化素质与取向也是汉化迟滞的表现之一

文化背景差异:蒙古族在进入中原之前从事游牧、狩猎经济,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这导致元朝汉化的迟滞

蒙古旧制影响:元朝统治集团始终无法摆脱草原本位政策的影响,这也是汉化迟滞的原因之一

元朝中央政治的特点、表现与评价

特点和表现

帝位传承依蒙古旧制,动荡屡见。元朝诸帝即位多依赖诸王大臣的推戴,缺乏固定的继承制度

权相专权,家臣政治严重。如阿合马、帖木迭儿、伯颜等大权在握,皇帝委任责成,大臣勇于任事

蒙古旧制与汉式皇帝-官僚关系相结合,出现了主奴观念下的皇权与相权关系

蒙古旧制与汉式皇帝-官僚关系相结合,出现了主奴观念下的皇权与相权关系

评价

孟森:"自有史以来,以元代为最无制度,马上得之,马上治之。"

蒙思明:"有元一代,政治简陋,法令粗疏。"

元朝中央政治呈现出严重的不稳定性、权力集中化、民族矛盾激化等特点,最终导致了元朝的早衰,为后人所诟病

从国家经济、财政收支的角度理解“贫极江南,富称塞北”

南方经济地位高,政治地位低 江南地区是元朝的经济重心,大量粮食、税赋等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元都,支撑了元朝的运转。 但元都设在燕京,远离江南,南方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南北方经济差异 南方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但承担了大量的赋税和供给任务,民众生活贫困。 而北方地区虽然相对经济落后,但作为统治集团的所在地,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分配。

元朝的主要财政收入来自江南地区的税粮、科差等,支撑了庞大的中央开支。 而军费、赏赐、宫廷开支等大量集中在北方,加剧了南北差距

儒学在元朝的发展、地位,何为“九儒十丐”?

儒生在元朝的地位总体上低于佛教、道教等其他宗教,被视为"告天祈福者"之一

有"九儒十丐"的说法,反映了儒士在元朝官僚体系中地位较低,只占很小比例

第十一课 鸣潮开服

胡蓝党案

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谋反被杀。这是明初重要的一起政治案件

这次清洗主要针对的是明初的功臣贵族,削弱了他们的势力,加强了皇帝的集权

卫所制度

军事性质的行政单位

卫所是明朝的基层军事行政单位,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 卫所统辖世袭的军户,负责屯田和军事任务。

两套行政体系

明朝建立了卫所和布政使司府州县两套行政体系

卫所系统主要负责军事管理,布政使司府州县负责民政管理

皇帝控制

卫所直属皇帝,不受地方官府管辖

这有利于皇帝加强对军事力量的控制

锦衣卫

护卫皇帝、监视臣僚、刺探情报、秘密审理

锦衣卫将军等高级官员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殊权力。 可以不经法律程序直接执行皇帝的诏令

明初四案与中央集权

空印案

针对承袭元朝政治风气的官僚进行清洗,消除无序政治风气

胡惟庸案

对异议和叛乱的严厉打击

郭桓案

诛杀贪腐官员和地方豪强

清除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蓝玉案

追究新晋功臣的罪责,削弱了他们的势力

明代封藩制度的特点及其变化

特点

皇子皇孙分封,统辖护卫

皇帝指定封底和名号,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影响

前期:分封导致动乱,如“靖难之役”

后期:国家财力损耗,宗室生活困窘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风气之特点

强调中央集权

明初四案

《大诰》等法典显示了明处严苛的法律制度

《皇明祖训》对于子孙的严格要求

特务政治

设立锦衣卫

限制生员干预地方政治

重视政治清廉,奖励功臣和重用人才

但君臣关系紧张,屡次清洗

文化专制

对国子监等知识群体实行严格管控

朱元璋亲自删改《孟子》

第十二课 明朝中后期政治

弘治中兴

明孝宗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整顿国家政治

整顿国家: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通过整顿国家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清除腐败现象,提高政府效率,以恢复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朝政运转正常:在弘治中兴时期,朝政运转正常,君臣关系得到显著改善,政治稳定

"弘治中兴"的黯淡结果说明,明朝旧机制逐渐走入僵化,恢复旧制于事无补

隆庆开关

隆庆年间,明朝实施了开放海外贸易的政策

表现为在福建漳州府月港,设海澄县,允许除对日之外的海外贸易

出于明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如增加财政收入、发展海外贸易等

东林党

始于万历三十三年,由无锡人顾宪成于东林书院讲学、联系士人,形成东林党

主张改革政治,反对朝廷的保守势力

到神宗末年,东林党与其他党派的门户之争导致了“党祸”的发生

反映了晚明的政治斗争

国本之争

大礼议

争论谁是明武宗嘉靖的亲生父亲

万历国本之争

明神宗皇位继承问题

明朝中央决策行政流程

上朝

明代皇帝每日都要上朝视事,早朝多处理四方奏事,午后事务较简单

公文批复

各部门的奏章上报后,先由内阁学士草拟意见(票拟),再呈交皇帝审阅批复(披红)

经筵制度

明代设有定期的经筵活动,皇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参与。 经筵是连接君臣的重要途径,影响国家政治。

内阁参与

内阁学士掌握票拟等重要职权,在政事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 到明中后期,内阁首辅成为实际的决策中心。

明代宦官专权的表现、特点与认识(注意与汉、唐宦官专权的异同对比)

表现和特点

明代宦官通过掌握一系列职权和机构,实际上成为了朝廷中的重要权力中心

掌握诸如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等机构的权力,实际上代行皇权,影响政治决策和朝廷事务

以家奴的身份借由掌印等职责代行皇权,实际上成为了朝廷中的实际统治者

认识

与汉、唐时期的宦官专权相比,明代宦官专权更多地受制于皇帝,是皇帝的家奴,代行皇帝的权利,没有像汉、唐那样形成独立的政治势力

评析晚明党争之表现

表现

国本之争

东林党的兴起

内阁政治的演变

内阁首辅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为朝中事实上的一号人物

一些内阁首辅通过参与政事和影响决策,实际上掌握了朝廷的实权,导致了权力斗争的加剧

阉党的兴起

评析

党争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党争使君臣关系恶化,政治氛围日益恶劣

党争中的阴谋诡计、残酷手段,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第十三课 明清鼎革

明代九边

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头、固原

分布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之间,绵亘万里,构成了明朝的重要防线

北虏南倭

明代中后期,明朝面临来自北方蒙古部落和南方倭寇的双重威胁,被称为"北虏南倭"

北虏

明初洪武到宣德年间,明军多采取进攻性作战对付蒙古骑兵

正统以后,明军以防守为主,但仍多次遭受蒙古骑兵的侵扰,如正统土木之变、嘉靖庚戌之变

隆庆时期,明朝与俺答汗达成封贡和议,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

蒙古部落与藏传佛教的结合,也给明朝带来了新的挑战

南倭

嘉靖年间爆发大规模的"倭乱",倭寇直逼南京

明末倭寇中既有日本人,也有大量中国人参与其中

隆庆议和

时间:1567年

双方约定限制边境冲突,蒙古部族不再入侵明朝领土,而明朝则向蒙古提供贡品以换取和平

标志着明蒙大规模战争基本结束,明朝北部边防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

这次和议的达成,也与蒙古部落与藏传佛教的结合有关,俺答汗被尊为"圣识一切瓦齐尔喇嘛"

奴儿干都司

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划,以部落为单位设置羁縻卫所

这些部落包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野人)女真等

是明朝在东北地区实行的一种"分而治之"的政策,以维护边疆稳定

萨尔浒之战

1619年

以后金大量运用骑兵击败了装备精良的明朝和朝鲜军队而著称

这些战争的失利,严重损耗了明朝的军事力量,为后来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明末三饷

辽饷(新饷):万历四十六年实行

剿饷:崇祯十二年杨嗣昌提议增加

练饷:崇祯十二年又增加

南明主要政权(弘光、隆武、永历)

弘光政权

建立于1644年5月,由福王朱由崧建立,年号弘光

仅到1645年5月就被清军攻陷

隆武政权

建立于1645年闰6月,由唐王朱聿键建立,年号隆武

到1646年8月就被清军灭亡

永历政权

建立于1646年11月,由桂王朱由榔建立,年号永历

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永历政权覆灭

明朝灭亡的内外因素

内因

两线作战、连番失利:明军在北方抵御清军入侵、南方镇压农民起义都屡遭失利

国家财政极端困难:明末三饷的实施加重了百姓负担,但并未解决财政危机

社会矛盾愈发加剧:农民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给明朝统治带来巨大压力

国家制度僵化败坏:明末政治腐败,求治失策,无法有效应对危机

灾害瘟疫频发:自然灾害和疫病的频发也加剧了明朝的内部动荡

外部因素

后金的崛起: 后金政权的崛起,对明朝边防构成严重威胁

农民起义的爆发: 明朝后期,农民起义的爆发,对明朝统治构成致命打击,最终导致明朝政权崩溃

明清鼎革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分析

必然性

清朝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 清朝军事实力强大,统治组织严密,在明朝衰败的背景下,清朝入主中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明朝内部矛盾激化,财政、军事、社会等各方面危机加剧,明朝统治已经岌岌可危

偶然性

明朝灭亡后,谁会接替明朝统治中原并最终统一天下并不确定。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最终还是被清军所灭。 南明政权内部矛盾重重,相互争斗,最终也被清军所灭。

清军最终选择大举入关并取代明朝,这个决策并非必然。 清军一开始也有犹豫,是否应该大举入关或只是劫掠北归

清军统一天下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还面临着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如顺治二年的反清起义等

第十四课 清代前期政治

密折专奏

起源于康熙中叶,皇帝允许一些亲信官员用奏折直接报告,不经过通政使司、内阁,直达皇帝。皇帝用硃笔批于奏折,发还执行

雍正帝即位后,将密折专奏的范围扩大,允许更多官员直接向皇帝奏报,以广阔皇帝的视野和了解情况

密折专奏建立了君臣直接沟通、决策的渠道,形成了"奏摺政治"的格局,即地方官员-皇帝-地方官员的直接互动

密折专奏体现了清代前期君主集权的巅峰,皇帝可以直接掌控最高权力,成为帝王的习惯。这种制度有利于皇帝快速了解情况、及时决策

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处理军政要务的机构,是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处理机密文件,传达皇帝旨意,并协助皇帝处理军政事务

军机处本质上是内阁的一个分局,地处宫廷附近,便于皇帝随时召见

到乾隆时期,军机处的地位更加重要,机要奏章都要经过军机处,内阁主要负责一般吏事

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皇权至高无上

秘密立储

由皇帝独自决定储君人选,不受大臣干预

废除了传统的嫡长继承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选

避免了皇子之间的权力争夺和大臣结党的问题

皇帝可以长期观察储君,随时撤换

清前期笼络士大夫、改造士人思想的办法

尊崇儒学,开科取士

清朝入关后,尊崇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并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开科取士

顺治、康熙、雍正等皇帝都十分重视儒学,并亲自参与儒学研究,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修书立典,树立正统

清朝统治者积极修撰史书,如《明史》、《清史稿》等,以彰显清朝的正统地位,并借此宣扬自己的统治理念

通过修书立典,清朝树立了自身的正统地位,并逐渐将儒学思想与清朝统治结合起来,为其统治提供了思想基础

理学家们积极为清朝皇帝如康熙等进行思想上的美化和正统性建构

思想改造,灌输忠君思想

清朝统治者积极宣传忠君思想,并通过各种方式来改造士人的思想,使其认同清朝统治

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

皇帝权力空前膨胀

“事必躬亲”: 清朝前期皇帝普遍勤政,事必躬亲,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乾纲独断”: 清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臣只能执行皇帝的旨意,不能提出异议

密折专奏

制度设计强化皇权

军机处: 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绕过内阁,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秘密立储

排除了大臣干预皇位继承的可能性,确保了皇权的稳定

八旗制度: 清朝以八旗制度为基础,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以此来维护皇权,镇压反抗

思想控制维护统治

尊崇儒学: 清朝统治者尊崇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将儒家思想与清朝统治结合起来,为其统治提供了思想基础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统一

收复台湾: 顺治十八年,清军收复台湾,将其纳入版图

平定三藩: 康熙十二年,清军平定了吴三桂等三藩的叛乱,巩固了中央政权

平定准噶尔部、大小金川

多民族

统治西藏: 清朝先后册封五世、六世达赖喇嘛,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

控制蒙古地区: 康熙三十年,清军在多伦会盟上对喀尔喀蒙古实行直接管辖,加强了对北方边疆的控制

第十五课 明清制度、经济与文化

耗羡归公

耗羡指熔铸银锭过程中的损耗,地方官员常常向百姓征收这部分"耗羡"作为收

雍正元年,湖广总督杨宗仁首倡"耗羡归公",此后清廷统一收取耗羡,向各级官员发放养廉银

这一改革体现了清政府试图通过制度调整来规范吏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努力

白莲教大起义

白莲教起义发生在四川、陕西、湖北、河南、甘肃等五省,规模很大

发生在清朝嘉庆四年(1799年)

这场起义给清朝的国家财政造成了严重冲击

黄册

黄册是明代国家人口统计的册籍,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制。它记录了天下户口,包括姓名、年龄、居住地等信息

黄册每十年重修一次,每次四本,分别存放在户部、布政司、府、州县

黄册与鱼鳞图册结合,用于编订赋税

随着时间推移,黄册逐渐沦为空文,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鱼鳞册

鱼鳞图册是明代国家土地统计的册籍,由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制。它结合黄册编订赋税,以土地为主要内容,详细记录了田亩方圆、土地性质、地主姓名等信息。鱼鳞图册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像鱼鳞一样层层叠叠,清晰地展现了土地的分布情况。

一条鞭法

主要内容:

将各种赋役合并为一种: 将田赋、徭役、杂役等各种赋役合并为一种,以银两为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征收

按土地面积征收: 以土地面积为依据,按亩征收银两,不再以人丁为标准

官府统一征收: 由官府统一征收赋税,不再由地方官自行征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腐败风险

优点:

简化了赋税征收方式,减轻了百姓负担。 减少了地方官的权力,抑制了腐败。 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缺点

地方官仍然可能以各种名义加征赋税

由于土地兼并等问题,一些贫苦农民仍然难以负担赋税

摊丁入亩

主要内容

将人头税摊入田赋: 将原本按人头征收的人丁税(丁银)摊入田赋,不再单独征收人丁税

固定丁银数额: 康熙年间,清政府规定丁银数额不再增加,即使人口增长也不再加征丁银

背景

清朝初年,人口增长迅速,而土地面积有限,导致人丁税负担越来越重,加剧了社会矛盾

影响

减轻了农民负担: 摊丁入亩将人丁税摊入田赋,减轻了农民的人头税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

促进了土地兼并: 由于不再单独征收人丁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购买土地来逃避赋税,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四库全书

主要内容

经部: 包括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著作

史部: 收录了中国历史的各种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

子部: 包括了哲学、文学、政治、农学等各种领域的著作,如《庄子》、《论语》等

集部(Literary Collection): 汇编了大量文学作品、诗歌、词曲等,如《全唐诗》、《宋词》等

影响

文化传承: 四库全书的编纂整理了中国古代的大量文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对一些文献进行了禁毁和删改

清代的人口问题及其表现

人口的快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大压力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都表示,人口日益繁多而土地资源不增,导致民用难以充足

吏治腐败加剧: 为了应付军费和其他开支,清政府大量开放捐纳途径,导致贪腐风气严重

内部矛盾激化: 人口激增引发的社会矛盾,如白莲教、天理教等大规模农民起义,对清政府造成了严重冲击

明清科举考试的主要流程与环节

初试: 经县试、府试、院试,通过童生试获得生员资格

历代赋税的变迁特点

从人丁税为主到田赋为主的转变

租庸调、两税法、方田均税法、摊丁入亩

从实物税为主到货币税为主的转变

一条鞭法

从分散征收到集中征收的转变

从繁杂的赋役到简化的赋税制度的转变

从以人丁为基础到以土地为基础的转变

清代的主要文字狱案及其实质

张晋彦案: 将明之才,体现了清代统治者对明朝的敏感性

曾静案: 曾静质疑清朝统治的合法性,批评雍正帝的暴政行为。 雍正帝通过《大义觉迷录》宣讲自己的正当性,并最终处死曾静

清代文字狱的本质

维护统治: 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来维护其统治的合法性、稳定性和正统性。 控制思想: 清朝统治者试图通过文字狱来控制思想界,防止出现不利于清朝统治的言论。 打击异己: 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来打击思想异己,维护其统治的权威。

第三课 唐代的制度及其变迁

唐六典

《 唐六典 》是唐代政府规定的六种文书格式,包括诏、书、文、讣、议、表。这些典籍被用于管理国家事务和官方文件。这些文书格式在唐代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中被广泛使用。记载了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规范官制。汇集了当时的“令”与“示”。六省包括三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以及殿中省、秘书省、内侍省。

律、令、格、式

令、式,正面规定

律、格,负面惩处

府兵制

起源

始于西魏、延续至唐开元年间

兵农分离至隋唐后兵农合一

主要内容:国家授田、府兵宿卫番上、戍边征防

居中驭外、居重驭轻

瓦解

募兵制替代府兵制 边镇节度使集大权、精兵于一身。

均田制

田令的规定

亩制、额度、还授

根据田令,每个丁男和中男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田地,而笃疾、废疾、寡妻妾等人也可以得到相应的田地。这些田地中的一部分被认定为世业,即永久所有,而其余部分则被划分为口分,用于收入官府再分配给其他人。

均田制的实施方式:

政府实际授予田亩

按照身份和等级差异分配田亩

旨在维系社会等级秩序和宗法制度

均田制的瓦解

人口增多、田亩兼并,实际情况与制度不同

租庸调

租:上交粮食交税

庸:纳绢代役

调:征收绫、绢、布

特点:

以丁为单位征收

既有粮食租,也有土产调

既有实物,也有折纳

瓦解:

人口增多、土地兼并

赋税名目繁多,百姓负担大

简述三省制及其中枢机制的变化

三省制

中书省

处理皇上的诏令和机要文件

门下省

与中书省同掌机要

尚书省

统御,六部二十四司

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政事堂的设立使得决策和行政的分离

变迁:

中书门下体制

中书门下体质裁断三省事务,成为了中央最高政务裁决和执行机构

简述唐代科举的内容、特点与意义

内容

明经科

侧重对儒家经典的记忆

进士科

侧重政论、诗赋的考核

特点

分科设考,取士权收归中央

不限财产、阶级

定期、定点分层考试,以成绩为录取标准

意义

培养了“文士文化”,进士科成为了阶级流动的主要通道

淡化门第观念,选拔人才,培养官僚队伍

律、令、格、式

唐代法典的四个主要部分

规定刑法和定罪的法令条文

维护宗法制度和社会阶级秩序

制定政令和规章的法令,规范政府机构的运作

《天圣令》是近年发现的重要唐令文献

皇帝临时制敕整理汇编而成的法律条文

律的补充和变通

主要作用是调整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规定

规范具体工作流程和程序,是对法律条文的具体细化和落实

简述使职差遣的影响与意义

兴起

开元以后,由于军事和财政压力,出现了一系列使职差遣,如节度使、转运使等

这些使职不受三省体质的制约,直接向皇帝负责,手握大权

影响

使职权利重于三省官,成为了一种新的权力运作系统

并且逐渐取代了三省体系

意义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应对军事和财政压力

有利于更快做出决策和应对突发情况,增强管理效率

“外重内轻”,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为安史之乱奠定基础

简述两税法的诸原则

1、财政原则:量出以制入

两税法的实施旨在适应土地关系的变化,通过财政税收改革来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矛盾

2、税额依据:两税元额

税额依据土地、资产等实际情况确定,而不是简单按人头征税。

3、课税对象:土户、客户、行商

扩大征税面,增加客户、行商

4、课税原则:唯以资产为宗

由税丁转向税产,,即以土地、资产为依归

5、纳税期限:夏秋两次

规定了夏秋两次纳税的时间节点

6、纳税物品: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粟

既有实物税,也有货币税

第四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

安禄山起兵反叛,攻占长安,导致唐玄宗西逃至蜀地。后来,唐肃宗即位,但史思明继续反叛,最终导致唐朝内乱不断。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藩镇割据。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唐朝广设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这使得唐朝中央政权日益衰弱。

牛李党争

唐朝晚期的政治斗争

牛僧孺和李宗闵为首的两党之争

牛党出身于山东士族门阀,代表了礼法门风和辞章文采

李党出身于庶族进士新贵,代表了更务实的政策取向

党争性质

陈演恪认为是出身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差异

胡如雷认为是对待藩镇问题的态度不同

牛李党争严重损害了朝廷的统治,也是唐朝走向衰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代十国

根据文章内容,五代十国的主要情况如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时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十国包括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 五代政治特点: 视事君犹佣者,主易则他役,习以为常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士大夫安其禄而立其朝 十国多位于南方,疆域有限,注重休养生息,政事宽简,与民休息。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上的两大问题是: 腹心之患,即禁军 肢体之患,即藩镇 北宋统一南北后,在南方地区得到了230余万户,而在北方只得到100万户左右。 总的来说,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时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动荡不安,但也为后来的北宋统一奠定了基础。

简述唐朝与周边主要民族之关系

突厥

主要活跃地区:北方、西北方

唐朝先后击败了east突厥和西突厥,并设置羁縻府管理本族事务。

吐蕃

7-9世纪在青藏高原建立政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佛教的传播对唐朝产生很大影响

回鹘

7世纪协助唐朝消灭突厥,后在蒙古高原建立了自己的民族

南诏

西南地区的边疆民族政权,唐朝曾试图扶持以牵制吐蕃 但最终南诏反而成为唐朝的边患

唐代藩镇割据的形成原因与社会基础

形成原因

安史之乱迫使唐朝中央不得不与叛将妥协,广设节度使,形成了与中央政权对抗的地方割据势力。

社会基础

土地兼并导致大量流民,提供了兵力来源

节度使发饷钱,同时也依赖军队制霸一方

制度基础

唐朝宦官掌权,枢密使、护军中尉的设立为宦官专权奠定了基础,加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从长时段的历史视角,审视唐代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始于唐玄宗时期,起因于宦官掌握禁军和机要政事的制度安排,为其专权奠定了基础。

宦官专权,干涉朝政,排挤士族,控制禁军致使藩镇割据。

唐代宦官专权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东汉及明代宦官祸乱,也都对王朝造成了严重危害

第五课 祖宗之法与北宋国家制度

庆历新政

主要内容

明黜陟

改革官僚考察、改革世袭恩荫、改革科举

均公田

省并县邑,精简役人

厚农桑

重视农桑,整顿军备

减徭役

严选拔

严格对于地方官的选拔,加强中央对地方杠杠的控制

目的

应对国家面临的军事、财政等危机。

结果

失败,反映了宋代政治中“祖宗之法”与变革之间的矛盾

使职差遣

在宋代官僚制度中,官员的职位和具体工作任务是分开的,这种分离的安排使得对官员的任用更灵活。

职位与品位分立

官员的职位(确定权利、职责)与品味(决定待遇)是分开的

灵活任用

分离“官”与“差遣”使得对官员的任用更加灵活

职事官阶官化:

导致官员腐败、尸位素餐

王安石变法

富国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等,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强兵

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设立军器监等,旨在增强军事力量。

培育人才

三舍法、《三经新义》、铨试等,旨在培养人才。

机制改革

制置三司条例司、司农寺、检正中书公事、仓法(吏禄法)、祠禄法等,旨在改革官僚机构。

元丰改制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0—1076年

主要内容

恢复三省六部制

以阶易官

使官员的名号与实际职责更加对应

“官”与“差遣”分离的特点

实典职事

使台省寺监之官实典职事,即让官员真正担负起其应尽的职责和任务

影响

优化官制结构,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加强中央官员的管理和监督

祖宗之法的核心、基本内容、建构与理解

核心原则

防弊之政,即事为之防、曲为之制。防范弊端,维护统治秩序

通过遵循祖宗之法,可以确保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

基本内容

包括事亲之法、事长之法、治内之法、待外戚之法、尚俭之法等诸多方面

君臣政治氛围、不杀士大夫、以及各种家法、治内外之法等

象征着统治阶级的权威

建构过程

由太祖、太宗开创,后代君主恪守并不断强调

编撰《三朝圣政录》等方式,塑造了"祖宗"形象与"祖宗法度"

理解与诠释

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群体对"祖宗之法"有不同的理解与诠释(政治诉求)

简述宋代科举制度、祖宗之法与士大夫政治的出现

科举制度的完善

开放性增强,录取比例有所提高,出身平民的进士增多

形成了一支新型的士人群体,即"寒俊"阶层的崛起

士大夫政治的出现

一批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态度和理念追求,与传统士族知识分子有所不同

祖宗之法与士大夫政治

为士大夫政治提供了制度基础

士大夫群体成为维护和诠释"祖宗之法"的重要力量

简述中央、地方制度中的“分权”和“制衡”

分权:

中央军制采取"枢密院--三衙"体制,将军事权力分散,调遣权归枢密院,训练管理归三衙。

地方设置路,是朝廷派出的机构/辖区,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制衡:

中央设置二府(枢密院、殿中)相互制衡

地方统军体制采取"都部署(都总管)--临时派任将领"的方式,中央保留对地方军事力量的最终控制权

"本官"与"差遣"分离对官员的任用更加灵活,督励手段更加丰富,体现了制衡的特点

官、差遣等项的辨别区分与意义

官:

官位:官指的是官员的基本地位和身份,决定了官员的基本待遇和权力范围。官位是根据官员的品级、级别等来确定的。

本官:官员的实际职位,即官员担任的具体职务,决定了官员的权力、责任和任务范围。

差遣:

职务:差遣是指官员所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为事任,是官员实际从事的工作内容。

差遣与本官的分离:在宋代,官员的差遣和本官是分开的,官员可能担任某个本官职位,但同时也有特定的差遣任务。这种分离使得对官员的任用更加灵活,督促手段更加丰富。

意义

灵活性和多样性

明确官员的身份和职责

长时段视野下的宋代赋役制度及其特点

特点

赋重役轻:

赋税方面,有田赋、沿纳、支移、折变等多种名目,税收较重

而役方面,主要有差役、力役、兵役,相对较轻。上户可以出钱免役,下户出力充役

向财产税倾斜:

从唐代的"租庸调"两税法,到宋代的赋役制度,征派的原则逐渐向田亩、财产、户等倾斜。

按口、按丁、按户征收的方式退居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按财产征收的趋势。

平等性改善:

两税法确立的财产税原则渗入赋役制度各个方面,兵役转变为赋税负担

这体现了宋代赋役制度在平等性方面的进步

演变历程:

唐代租庸调:唐代实行租庸调制度,按照贫富差别征收赋税。

宋代募兵制:宋代实行募兵制度,上户出钱免夫,下户出力充役,兵役转变为赋税负担。

赋税名目:

田赋:按田亩征收,夏秋两税。 沿纳:杂变之赋,随田赋征收。 支移:赋税移动方式,支持近输远。 折变:临时变更赋税方式,实质上成为加税。

役:

差役:乡村主户轮流担任的差役,根据户等不同分配不同的差役。 力役:自耕农、佃农的无偿劳役,按丁口科差。 兵役:募兵制,上户出钱免夫,下户出力充役,实际上成为按财产征发的赋税。

第六课 两宋时期的基本历史线索

简述宋朝如何“走出五代”

士大夫政治和改革运动

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削弱了藩镇势力,确立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防弊之政:

宋太宗提出"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政治纲领,注重内患的防范,走出了五代的内乱局面。

认识、理解和评价澶渊之盟及其对宋朝的影响

背景

宋太宗北伐失败

宋真宗最终与契丹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确立了"兄弟之国"的关系,宋朝向契丹缴纳了大量赔款。

影响

一段时间的和平

凸显宋朝军事之弱

为宋朝奠定基调

北宋与南宋的主要历史线索

北宋

北宋的建立

中央集权的强化

“祖宗之法”等

士大夫政治与改革运动

经济发展与都市繁荣

宋学与新儒家的觉醒

边境危机与军事压力

宋江起义与方腊起义

金军南下

南宋

偏安之局

战争:富平之战、黄天荡之战等

中兴四将:岳飞等

和议:绍兴、隆兴、嘉定等

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理学的兴起与儒家文化的普及

政治斗争与权相的更迭

权相政治

秦桧、韩侂胄等权相当政

庆元党禁,打击道学集团

南宋的灭亡

唐宋变革论

重要性:许多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标志着古代中国向近代中国的过渡

文化差异:唐代被认为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这两个时期在文化上有显著的差异,代表了不同的文化精神

社会变革

唐宋时期经历了许多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化。这些变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发展: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宋变革论强调了唐宋时期的重要性和变革性质,认为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着中国历史的转型和发展

陈桥兵变

建隆元年(960年)春正月

背景: 契丹入侵,北汉兵自土门东下与契丹合。周帝命太祖领宿卫诸将御之

经过: 太祖醉卧,初不省。众将扶出,以黄袍加太祖身,称万岁。太祖固拒,众不可,遂扶太祖上马,拥逼南行(黄袍加身)

杯酒释兵权

背景: 五代时期,政治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禁兵(腹心之患),二是藩镇(肢体之患)

太宗赵光义试图削弱军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国家局势,推动经济发展

减少了军阀的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

为北宋时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海上之盟

背景: 1120年,宋、女真订立"海上之盟",商定共同灭辽。这暴露了北宋的虚弱

结果: 女真灭辽后,乘势南下攻宋。1127年,金人以帝及皇后、皇太子北归,掠夺了大量宝贵文物

靖康之难

背景:海上之盟,金人南下灭北宋

赵构等人被掠去金国

朱子认为,靖康之祸暴露了北宋集权政策的弊端。收缴藩镇兵权和财政,导致州郡日益衰弱,最终导致了北宋的覆灭

绍兴议和

背景: 1141年,宋金进行了绍兴和议。这是南宋初期面临金国的主要外交事件

内容: 通过和议,宋朝承认金国的地位,并向金国缴纳大量赔款和贡品。这标志着南宋的"偏安之局"的形成

标志着南宋采取了"战、守、和"的策略,暂时缓解了金国的压力,但也加深了南宋的屈从地位

绍兴、淳熙之间的和平时期,宋朝君相纵逸,耽乐湖山,忽视了国家的长远发展。这种"偏安之局"也引发了一些士人的不满

第七课 辽、金、西夏专题

南北面官

契丹与汉地各设的官制,用于各自治理其民

辽朝设有契丹枢密院及行宫都总管司,称为"北面",主管蕃事(契丹人及非汉人事务)

辽朝还设有汉人枢密院、中书省、行宫都总管司,称为"南面",主管汉人州县、租赋、军马等事务

四时捺钵

指契丹国的流动的国家政治中心

辽朝诸帝每年冬、夏两季,在冬、夏两个"捺钵"(行营、行朝、行在)召开两次大政会议

会议结束后,大部分汉官返回中京居守,处理汉人事务。 而契丹官员全部随行,则契丹官所辖的北面宫帐部族属国之政,仍可由辽帝随时料理

使得辽朝的国家政治中心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首都

反映了辽朝统治结构的特点:包括两个国家,一个由契丹人及非汉人组成,由辽帝直接统治;另一个由汉人组成,由辽帝委托汉大臣统治

斡鲁朵

源自突厥语,意为宫帐或宫殿

每位契丹皇帝即位时都会建立自己的斡鲁朵,其下包括直属的军队、民户、奴隶、部族州县等,构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军事单位

斡鲁朵是契丹帝国的行政和军事中心,是皇帝统治的基础

体现了辽朝社会组织的特点,即以皇帝为中心,各斡鲁朵之间相对独立,但又统属于皇权之下

同时也保证了各地方势力的相对自主性

斡鲁朵内部设有十二宫一府,如太祖弘义宫、太宗永兴宫等,分属不同皇帝

猛安谋克

金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和军事单位

壮者皆为兵,平时从事渔猎等劳作

有警时,金朝会下令各部,派遣使者到各孛堇(部落首领)征兵

部内的军事单位分为猛安和谋克: 猛安是千夫长 谋克是百夫长 以三百户为一个谋克,十个谋克为一个猛安

这种猛安谋克制度,体现了金朝社会组织的特点: 以部落为基础的军事编制 部落首领在军事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金朝初期保留了女真部落的传统社会组织形式

勃极烈制

金朝初期的一种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

特点

带有浓厚的血缘关系色彩,是一种终身职制

勃极烈的名号体现了身份高低,而非具体职务

勃极烈集体辅政,形成了一种带有明显贵族议事制痕迹的官僚制度

反映了金初保留了女真部落传统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

内容

主要职位包括: 都勃极烈(皇帝) 谙班勃极烈(皇储) 国论忽鲁勃极烈、阿买勃极烈、国论昃勃极烈等

女真汉化

金初的二元治理体制

汉地保留州县制,设有枢密院和行台尚书省

女真地区实行勃极烈制,带有浓厚的血缘关系和贵族色彩

金熙宗时期的改革

废除勃极烈制,颁行"天眷新制",建立三省六部制

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专制皇权

海陵王时期的进一步汉化

毁除上京,南迁中都,确立汉地为金朝的根本

完善国家制度,职位有定,员数有常

世宗、章宗时期的深度汉化

仿效汉族王朝的制度建设,修礼乐、定官制

章宗深受宋文化影响,嗜好书画

金人入主中原后的社会变化

大量猛安谋克移入中原,与汉民杂居

女真人逐渐贫富分化,弊病愈发显现

西夏文字

在西夏文字系统中,有大字和小字两种形式,并与汉文并行使用

西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反映了西夏帝国在文字和文化方面的独特性和发展

通过西夏文字的研究,可以了解西夏帝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其书写和记录系统的特点

解析“辽以释废,金以儒亡”

"辽以释废"是指:

佛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辽朝统治北方少数民族的困难,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但过度依赖佛教,忽视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伦理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导致辽朝的衰亡

"金以儒亡"是指:

金朝在建立初期仍保留了女真部落的传统政治制度,如勃极烈制等

后来在熙宗、海陵王等统治者的推动下,金朝逐步实行汉化政策,大量引入儒家思想和制度

但这种急剧的汉化过程,使金朝丧失了女真民族的本来面貌,导致内部矛盾激化,最终导致金朝的灭亡

"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概括了两个北方王朝在文化认同和政治制度选择上的失衡,最终导致了它们的覆亡

第八课

宋学、理学

宋学: 是汉学的对立物,重义理而非训诂。 是对探索古代经典的一个巨大变革。 是宋代新儒学的统称,包括理学和道学等流派。

是从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支派,把宋学更加深邃化、抽象化。 理学的核心内容在于对心性、义理的讨论。 理学家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等。 理学的核心观点包括"天理"、"理一分殊"等。 理学不仅是12世纪以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想体系,而且对东亚各国产生过深远影响。

简述唐宋“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的出现

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北方依赖南方供给粮食等重要物资的情况

唐代漕运最高300万石,宋代最高700万石,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粮食总产量,唐代595亿斤,宋代可能达1284亿斤。 宋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局面形成。

对宋代“经济革命”现象的理解与评价

精耕细作和农业生产提高:宋代实行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政策,通过改进耕作技术和增加农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产量

南方农业的发展:

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

社会结构变革: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社会结构的变革,城市人口增加,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提升,社会阶层出现了新的变化

批评与质疑:

将某些特殊现象过于普遍化,丧失了真实性。 如宋代稻麦复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尚不普遍

唐宋之间城市的变化特点

根据文章内容,唐宋时期中国城市发生了以下重要变化

从封闭式坊市制到开放式街市制

唐朝前中期,中国城市经历了由封闭式坊市制向开放式街市制的转变

这反映了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开始出现经济型城市的特点

城市工商业者的兴起城市工商业者的兴起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工商业者的人口比以前有了较大规模的增加

将城市居民登记为坊郭户,提升了管理能力

民间工匠组织也开始出现,称为"行"

都市伎艺人的涌现

为城镇居民服务的各种都市伎艺人大量出现,如勾栏瓦舍等

这反映了城市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佛教“中土化”的重要节点与表现

宗教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唐代前中期,佛教、道教、祆教、景教、摩尼教等本土和外来宗教信仰长期并存,相互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寺院数量众多,组织体系严密,经济实力雄厚

佛教教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相继形成

佛教的"中土化"表现

"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佛教在中国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入的融合

新儒学的产生

中唐时期,韩愈等人提出了以"先王之教"对抗"夷狄之法"的新儒学思想

新儒学的产生,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翻译佛典:唐宋时期,大量佛典从梵文翻译成汉文,使佛教经典更加深入中国社会。

大量佛教寺院建筑兴建,这些寺院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

佛教艺术在中国得到了繁荣发展,佛像、壁画、佛塔等艺术形式融入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艺术风格

新儒学出现的背景、流派与主要观点

背景:

唐宋时期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的背景下,传统儒家学说逐渐受到挑战

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儒家学者开始思考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

流派:

新儒学主要分为几个流派,其中包括程朱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等

程朱理学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注重对心性、义理的探讨,强调理性和道德修养

荆公新学以韩愈为代表,强调对传统经典的重新解读和对“道统”的追溯

苏氏蜀学以苏轼为代表,注重文学艺术和人文情怀,强调文学与儒学的结合

宋学:强调义理探讨,与汉学的训诂学有所区别

理学(道学):是从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支派,代表人物有程颢、朱熹等

主要观点

一些新儒学派别注重文学艺术的表达,认为文学是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强调了对心性、义理的探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关陇集团是北朝后期北方分裂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杨隋代周的事件促使了关陇集团逐渐解散和转型。 它的兴衰升降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变迁,对隋唐帝国的形成和制度基础有着深远的影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影响: 这场战争暴露了北宋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辽朝对契丹人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政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使得辽朝能够兼顾契丹人和汉人两大群体的利益诉求,维护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

国本之争是皇权与士大夫权利的斗争 同时也是朝廷内部权力斗争和政治派别之间的博弈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直接目的是增加军费开支,以应对明末的内忧外患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明廷的实际收入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但百姓的负担却大大增加

三饷的实施加重了明末的财政困难,成为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中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94635aaff46733d482149f7251a2abe

第二篇章初为人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二篇章初为人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二篇章初为人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2caf9ad03774535c28cd630b6369b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