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认识论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认识论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illusion 浏览量:102022-07-15 15:51:07
已被使用2次
查看详情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认识论思维导图

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论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认识论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认识论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e97af62e4cadddf53c5f9e442b06390

思维导图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认识论(人类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分析)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小马过河的故事。因为小马要过河(实践),所以他会去问别人河水深不深(去认识),他自己过了之后水不深不浅(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可能))。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本质

各种观点

唯心主义先验论(批判)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思想和感觉。

直观反映论(批判)

旧唯物主义坚持直观反映论,也称机械反映论。

能动反映论(坚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是能动的过程。

认识的本质就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否定的话是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摹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否定的话会导致机械反映论)。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的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

人类的认识就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人类的认识具有模仿性(✓)。

认识的反映特性和创造特性的关系

不可分割

“能动反映论”两个突出的特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的考察和发展过程,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全面的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认识的过程

两次飞跃

(论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概念

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认识的对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认识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和具体性(特点)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认识的对象)。包括概念,判断,推理(认识形式)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特点)。

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批判两种错误的观点

过分夸大理性,贬低感性

导致教条主义,唯理论

过分夸大理性,贬低感性

导致经验主义,经验论

考察的方法

选择题

没有前提条件的话两个一样重要,但是有了前提后就不一样重要。

感觉到的东西不能即立刻理解,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的感受它(强调理性认识更重要)。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小马过河的故事。因为小马要过河(实践),所以他会去问别人河水深不深(去认识),他自己过了之后水不深不浅(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可能))。

同一句格言,出自于饱经风霜的老人之口和出自于缺乏阅历的少年之口是不同的(强调感性认识更重要)

实现飞跃的基本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实现飞跃的基础)。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从飞跃的角度评价)。

影响因素

概念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知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

作用

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区分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是个已经获得的认识,只不过一个是肤浅的认识,一个是深刻的认识。

获得认知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而已。

(分析)认识的规律

反复性

认识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感性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从客观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

从主观看,主体认识能力提高有个过程。

无限性

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反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超于认识

冒进主义(左)

共产党员叫左倾,党外人士叫左派

时间落后于认识

保守主义(右)

右倾,右派与左倾,左派类似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海洋之星产品体系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海洋之星产品体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海洋之星产品体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b01bc969dc4effe6a3ed46704da4689

心疗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心疗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心疗与各学科之间的关系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9b3785948504bfe1a5bd431d0e7b18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