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illusion 浏览量:22022-07-15 18:22:2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基本介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8391eac89a7b8a6293944e6e5ee7a64

思维导图大纲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唯物辩证法

五对范畴

现象和本质

概念

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

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

关系

对立统一

区别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普遍的

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

现象有真象和假象(客观存在的现象的歪曲表达)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1.装满水的碗里插入一根筷子,通过光的折射看到筷子是弯的(假象),2,桌子上摆着的一双筷子,变成了四个或八个(错觉)错误表达,错觉一定是被假象迷惑所产生的)

联系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考察方式

真象是正确的现象(错误表达),而错觉是错误的感觉(正确表达)

真象往往隐藏在事物内部(错误表达),而假象往往外露于事物外部(正确表达)

方法论意义

因为现象和本质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

概念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关系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意义

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的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三大规律(在两大总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原因,状态,方向,归宿等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探讨联系的内容(事物是怎样联系),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论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矛盾分析法,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分析)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同一性

概念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含义

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同一和斗争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又的关系

斗争性

概念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按激烈程度分类)基本形式

对抗性

非对抗性

关系

对立统一

联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区别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

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事物之间会相互转化

批判地继承

求同存异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原来是你强我弱,后来我不断发展,变成了我强你弱,现在我的强要比原来的你的强还要强,也就是说我得到了发展)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

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的地位或性质发生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斗争性起主要作用),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同一性起主要作用)

逆向思维,反向思考

和谐作为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不是无差别的一致,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

区别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我是个人,只要我存在,我就有需要,我的需要是绝对存在的,无条件的)

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个性要看情况,比如和一群女生待在一起,我的个性就是我是个男生)

联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意义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常依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常依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常依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c229bb0d1ab348e8e4214ede920f48e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cbcd51bf32bb195d1a34f1c7700d2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