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 [1] 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稍大,翅脉也稍有不同。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稚虫短粗,具直肠鳃,无尾鳃。包括蜓总科Aeshnoidea、大蜓总科Cordulegastroidea、蜻总科Libelluloidea等3总科,共11科。蜓科和蜻科最为常见,广布于我国各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蜻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蜻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d03250dd9384dc0758fa25d61370428
蜻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蜻蜓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亚门
六足亚门
纲
昆虫纲
目
蜻蜓目
亚 目
差翅亚目
世界性分布
翅膀
前后翅形状及脉序不同;翅基部不成柄状,不显著狭长
中室被斜脉分 为三角室及上三角室,在前后翅又通常呈不同形状
触角
蜻蜓的触角很短,刚毛状,上面分布了许多感受器。感受器的种类主要有锥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板状感受器及坛状感受器
对于雌雄蜻蜓其感受器也是有差异的,雌性蜻蜓的感受器在同一科、同一属及同种内是稳定的,而在不同科、不同属间就有明显的差别,同一属内不同种间差别虽然微小
蜻类,飞翔力强,捕食功能健全;蜓类,飞行极强,在山间小溪迅速来回飞行捕捉猎物
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边飞行,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
蜻蜓目昆虫属半变态发育,一生只有卵、稚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常通过蜻蜓点水的方式将卵产入水中,稚虫又称水虿,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产卵完成生活史
某些种类的雌蜻蜓会用一种极端的策略逃避不喜欢的求爱者:它们会从天空中掉下来然后假装死亡
蜻蜓除了捕食其他各种昆虫外,在种与种之间还具有成虫相互残食的习性。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猛抓住猎物,其脚上长有的大量粗毛,可以帮助它抓紧猎物,令其无法逃脱
口器也相当发达,可以撕咬猎物,方便进食,并能够在30分钟内吃光与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