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了解综合知识中关于古今中外名人的内容(施蛰存),记住关键知识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施蛰存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施蛰存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d6b2598367ac2905e33ba2c720d9ea7
施蛰存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原名施德普,字蛰存,常用笔名施青萍、安华等 [1] ,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后转入上海大同大学、震旦大学。1932年起在上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 [3] ,并从事小说创作,是中国最早的“新感觉派” [4-5] 的代表。1937年起,相继在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大同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等校任教。1952年调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 [2] 2003年11月19日,施蛰存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1930年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1932年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成为专业文艺工作者;1935年应上海杂志公司之聘,与阿英合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1937年起在云南、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其间一度旅居香港)。1951年~1952年,沪江大学(现上海理工大学 )任教
子主题 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的中国文坛,乡土派、人生派等小说均已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施蛰存逐渐避开中国作家对他的近距离文化辐射,在对外国文艺的译介中慢慢潜入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内部,选择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指针,以修辞绵密瑰丽的语言演绎情节开阂有致的故事,终于成为弗氏思想在中国文坛上的“双影人”——这是中国文艺界现代主义运动的第一波浪潮。施蛰存和20世纪40年代的“九叶诗派”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履痕不及西土而西风自然风行水上的独特文化景观
短篇小说集
《江干集》(1923年)
《上元灯》(1929年)
《李师师》(1931年)
散文集
《灯下集》(1937年)
《波兰短篇小说集》(1936年)
《劫后英雄》(1939年)
学术著作
《唐诗百话》(1987年)
《水经注碑录》(1987年)
《文艺百话》(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