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法学《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思维导图

《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Yyyy 浏览量:32022-10-18 15:05:25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思维导图

本思维导图主要介绍大学法学专业《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91f702dba0830cad4ede2a88511c40c

思维导图大纲

《刑法》知识点:帮助犯与教唆犯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帮助犯

(一)帮助犯的概念

帮助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基于帮助正犯的故意,实施帮助行为的人。

(二)帮助犯的成立条件

1.存在正犯的行为。

根据共犯从属理论,成立帮助犯的前提是正犯着手实施犯罪。

2.客观上,帮助行为对实行行为有促进作用。

这种作用既包括物理性作用,例如提供凶器,也包括心理性作用,例如呐喊助威。

3.主观上,行为人有帮助正犯的故意。

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只要帮助犯的故意和正犯的故意有重合部分,就在重合的部分成立共同犯罪。

(三)帮助犯的未遂(难点)

行为人主观上想要提供帮助,但客观上却没有对正犯起到任何物理性作用或心理性作用,就成立帮助犯的未遂。

二、教唆犯

(一)教唆犯的概念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故意唆使他人实施犯罪的人

(二)教唆罪的成立条件

1.教唆对象通常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否则成立间接正犯。例如,唆使精神病人实施盗窃行为。

2.客观上,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3.主观上,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

(三)教唆犯的未遂(难点)

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教唆未遂的处理,理论上存在两种观点:

①根据共犯从属理论,只有当正犯着手实施犯罪后,才可以对教唆犯进行处罚。

②根据共犯独立理论,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教唆行为,就可以对教唆犯进行处罚。

帮助犯的本质是强化犯意,教唆犯的本质是创造犯意。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现代智慧物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现代智慧物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现代智慧物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e3a900c5eeff5c015d0719b874f7d2e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bb292fa9188133984ae05ea48e9db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