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医疗卫生医学检验学知识:酶促反应进程及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医学检验学知识:酶促反应进程及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医学检验学知识:酶促反应进程及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812a475c51f15d7ad72547a7c557eb4
医学检验学知识:酶促反应进程及酶促反应底物动力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在酶促反应体系中,底物浓度和产物浓度随着反应进程不断发生变化。
典型的酶促反应一般包括三个时期:延滞期、线性期、非线性期。
1.延滞期:
指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期酶促反应速度比较慢。
2.线性期:
指延滞期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并且保持相对恒定的一段时间,此时底物浓度足够,酶促反应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因此此时测定酶促反应速率能较好地反应酶活性的大小。
3.非线性期:
又叫底物消耗期,指线性反应期后反应速率明显下降,酶促反应进程偏离直线的一段时期。此时酶促反应速率受底物影响较大。
中间产物学说指出,酶浓度和底物浓度是决定酶促反应速度的两个关键因素。当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有关。
可以人为的将酶促反应速度曲线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在底物浓度很低时,酶未被底物饱和,中间产物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该阶段称为一级反应。只有一级反应的反应速度才能代表酶的活性,因此酶活性测定要在一级反应进行。
2.第二阶段:
大部分酶分子与底物结合,尽管增加底物浓度,也不能使中间产物成比例增加,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不成正比,该阶段称为混合级反应。
3.第三阶段:
所有酶分子都被底物饱和,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该阶段称为零级反应。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广播电视奖项及评奖标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广播电视奖项及评奖标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4210651fa3a78355ac9f5101bb2c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