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法理学》第二编法的本体知识:法律行为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388160064f09da51575f80f8b9598e4
《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行为与法律行为的界定
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基本特征
(1)社会意义
(2)法律性
(3)意志性
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法律规定或法律解释确定的构成法律行为的要素。
一、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动机:
直接推动行为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动因。
2、目的:
人们通过实施行为以达到一定结果的主观意图。
3、认知能力:
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
二、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行为:
人们通过身体或语言或意志表现与外在的举动。
2、手段:
认为为实现预设的目的而实施一定行为所采取的各种方式方法。
3、结果:
人们通过实施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影响。
(一)依行为主体的性质和特点分类
1、依行为主体的特点,分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国家行为
2、依主体意思表示形式,分为单方行为、多方行为
3、依主体参与行为的状态,分为自主行为、代理行为
(二)依行为的法律性质分类
1、依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内容要求,分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
2、依行为具有公法性质还是私法性质,分为公法行为、私法行为
(三)依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相互关系分类
1、依行为的表现形式,分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
2、依行为的主从关系,分为主行为、从行为
(四)依行为的构成要件分类
1、依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分为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
2、依行为成立是否需要特定法律要件,分为要式行为、非要式行为
3、依行为的有效程度,分为完全行为、不完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