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史中英国和法国文学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读书笔记《欧美文学史》 英国法国文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读书笔记《欧美文学史》 英国法国文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43caab7b69b235bcc979b65f334f308
读书笔记《欧美文学史》 英国法国文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近代史开始,欧洲各国发展不平衡,英国率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建立的过程发生许多斗争;法国建立了最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除英法,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封建势力反扑,处于历史倒退时期。所以,在法国专制政体下出现了古典主义;在意大利、西班牙出现巴洛克文学,虽然文艺复兴的文学依然存在,但封建势力的反扑使人们精神混乱意志消沉,巴洛克文学就是当时这种精神状态的反映。
代表流派
意大利的马里诺派、西班牙的贡戈拉派
主题内容
对宗教的狂热和对人生的蔑视,人在上帝面前的无能
表现形式
繁艳夸张的词藻、冷僻的典故、谜语般的词汇、花团锦簇的风格,用极其混乱而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一种令人沮丧的悲剧。
影响
巴洛克文学的影响范围很广,英法的著名作家如莱辛、高乃依、米尔顿等的作品都有巴洛克影响的痕迹。
代表
(西班牙)卡尔德隆《人生如梦》
特点
首先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其次注重理性,克制情欲,以归家利益为重;最后强调模仿古代(古希腊罗马),重视格律(三一律)。笛卡尔(理性哲学)做了理论基础。
弥尔顿
前期(1608-1639)中短篇诗作
中期(1639-1660)论战散文
《论自由出版》、两篇《声辩》
特点:风格雄健、文笔流利
晚期(1660-1674)
三大诗作《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
《失乐园》史诗(长诗)
双线
线索1 亚当夏娃偷食禁果失去地上乐园;线索2撒旦反抗天神激战失败失去天上乐园
主题
劳动与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方式;撒旦反对权威的崇高精神。以此鼓励人们革命,推翻复辟王朝
形象:亚当、夏娃、撒旦
艺术特色
雄浑宏伟的风格
巧妙隐蔽的讽喻
局限性
利用圣经题材和清教教义鼓动革命的矛盾
高乃依
《熙德》
理智战胜情感,符合国家利益也实现了个人幸福。但没有遵守“三一律”被当权批评。
《贺拉斯》
歌颂为民族而牺牲个人恩爱甚至大义灭亲的精神。
拉辛
《昂多马格》
取材于荷马史诗,赫克托耳的寡妻。挖掘人性弱点呢,情欲造成的悲剧
《费德尔》希腊故事
进步意义
两个作品都体现了反贵族的倾向,揭露贵族的荒淫无耻、自相残杀
寓言诗人 拉封丹
莫里哀
古典主义喜剧家
早期
《丈夫学堂》《夫人学堂》等
全盛时期
《悭吝人》《唐·璜》《伪君子》等
熟练掌握运用古典主义“三一律”等创作规则
思想内容
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追求个性自由的民主思想,取材现实生活,批判贵族僧侣。
《悭吝人》阿巴贡
早期资产阶级,吝啬鬼形象
《伪君子》
人物形象:答丢夫(凭借宗教虔诚成为精神导师,但其实内心丑陋行为恶劣,最后被国王揭发)富商奥尔恭、女仆桃丽娜
主题:讽刺教士,希望国王理性治国。
艺术特色
古典主义原则的巧妙运用
结构严谨,冲突集中,层次分明
喜剧中插入悲剧
吸收民间艺术手法
布瓦洛《诗的艺术》
总结了古典主义的成就,对文学批评理论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