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冷战的扩展和延续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扩展和延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扩展和延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6fcb0d66934957de0b7c32329df50af
冷战的扩展和延续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美苏缓和的原因
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对自身的实力有了重新的评估,认为没有与美国进行抗衡的实力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追求的缓和冷战开始以来僵硬的美苏关系,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美苏缓和的标志和具体表现
1956年2月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他在对外政策方面的观点,其新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三和政策”
三和政策:与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在和平竞赛中超过美国;亚非拉国家过渡到非资本主义政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议会道路和平取得政权
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
和平过渡
1955年5月15日,美苏英法四国和奥地利代表在维也纳签署了 《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规定,奥地利保证保持永久中立,禁止德奥合并或建立任何形式的政治经济同盟,奥地利彻底消灭一切法西斯组织,四国占领军于1955年底前撤走
1955年7月18日,美苏英法四国首脑会议在日内瓦开幕,这是战后以来第一次四国最高会议,主要议程是德国统一和欧洲安全问题。由于西方国家希望德国分裂,因此会谈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结果,但是却确实的缓解了美苏关系
1955年苏联与西德建交,1956年日苏复交也反映了1950年代后期的美苏缓和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办了3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
阻碍缓和最终实现的原因
美苏缓和的本质是苏联对自己实力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苏联仍然在不断试探西方的实力
1958年11月27日,苏联政府向美英法三国政府发出照会,要求三国在6个月内撤出他们在西柏林的驻军,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否则,苏联将把进入西柏林的过境检察权转交给民主德国。这就是第二次柏林危机
想不到西方阵营反应极为强烈,表示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将不惜诉诸战争解决,最终导致第二次柏林危机不了了之。最终苏联造了柏林墙而告终。
赫鲁晓夫奉行了大力发展战略火箭部队的战略,使苏联核弹头数量由1956年的400枚增至1961年的2450枚,并在1961~62年间进行了112次核试验,在核领域与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赛
1960年5月,一架美国洛克希德U-2侦察机入侵苏联领空,美国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不得不承认了事实。但是赫鲁晓夫要求艾森豪威尔道歉遭到了拒绝,苏联即取消了艾森豪威尔的访苏行程,标志着美苏缓和的彻底结束
关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全称为《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1963年8月5日,苏联、英国和美国在莫斯科签署该条约,随后开放给世界各国签署,10月份条约生效
这项协定将制止军备竞赛和消除对于生产和试验各种武器包括核武器的刺激因素,谋求永远不再进行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希望是人类环境不再受放射性物质污染
中国的反应
1963年中苏两党刚刚产生了严重分歧,三国谈判结果使中方感到,美英苏虽然打着防止核扩散的旗号,其实质是想要保持三国的核垄断地位
中国对于如何防止核扩散和核战争的思路变得愈发清晰,并逐步提炼出了关于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的完整立场
中国领导人的结论:美苏英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是一个骗局,中国绝对不能上当受骗,不仅不能停止核试验,反而还要抓紧时机,时不我待
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斗争部署
在对外关系方面展开重大外交攻势,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以中国政府声明的形式,向国际社会郑重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主张
周恩来主持起草并经毛泽东审定的政府声明,提出四项具体措施
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无核区
禁止输出入核武器及其技术资料
停止包括地下核试验在内的一切核试验
其次,决定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大造声势
第三,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用客观报道方式揭破条约的实质,连续多日以各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各地方报纸刊物也以大量篇幅转载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有关材料
各国的反应
在这场抵制三国条约的斗争中,亚非阵营各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处于另一种中间地带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法国戴高乐政府始终坚持拥有独立的核武装,拒绝签署三国条约
中法两国不约而同的抵制部分核禁试条约的相近立场,不仅拉近了中法两国领导人的心理距离,显著推动了中法外交关系的突破,也使中国领导人更加强化了对三国条约意在大搞核欺骗、核讹诈的认识,对于抵制三国条约的信心更为坚定
对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始终没有签字,但是于1996年9月24日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第二节 部分核禁试条约与中国的反应(韩长青)
关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
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全称为《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1963年8月5日,苏联、英国和美国在莫斯科签署该条约,随后开放给世界各国签署,10月份条约生效
这项协定将制止军备竞赛和消除对于生产和试验各种武器包括核武器的刺激因素,谋求永远不再进行一切核武器爆炸试验,希望是人类环境不再受放射性物质污染
中国的反应
1963年中苏两党刚刚产生了严重分歧,三国谈判结果使中方感到,美英苏虽然打着防止核扩散的旗号,其实质是想要保持三国的核垄断地位
中国对于如何防止核扩散和核战争的思路变得愈发清晰,并逐步提炼出了关于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的完整立场
中国领导人的结论:美苏英三国部分禁止核试验是一个骗局,中国绝对不能上当受骗,不仅不能停止核试验,反而还要抓紧时机,时不我待
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斗争部署
在对外关系方面展开重大外交攻势,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之势,以中国政府声明的形式,向国际社会郑重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主张
周恩来主持起草并经毛泽东审定的政府声明,提出四项具体措施
不在国外部署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
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亚太无核区
禁止输出入核武器及其技术资料
停止包括地下核试验在内的一切核试验
其次,决定以大规模群众运动的方式大造声势
第三,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用客观报道方式揭破条约的实质,连续多日以各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各地方报纸刊物也以大量篇幅转载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有关材料
各国的反应
在这场抵制三国条约的斗争中,亚非阵营各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处于另一种中间地带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表现却可圈可点
法国戴高乐政府始终坚持拥有独立的核武装,拒绝签署三国条约
中法两国不约而同的抵制部分核禁试条约的相近立场,不仅拉近了中法两国领导人的心理距离,显著推动了中法外交关系的突破,也使中国领导人更加强化了对三国条约意在大搞核欺骗、核讹诈的认识,对于抵制三国条约的信心更为坚定
对于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中国始终没有签字,但是于1996年9月24日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概述
第二次台海危机开始于1958年8月23日,有时候也被称为823炮战,
这次炮战一直持续至1958年10月10日,共发射了444414门炮弹,给金门岛造成了重大的破坏
学术界认为这次炮击金门是为了鼓舞全国人民士气,以鼓舞全国人民进行大跃进
第二次台海危机的背景分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毛泽东对苏联的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提出了包括中间地带理论、“不断革命”理论、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东风压倒西风”的论点以及辩证地对待国际紧张局势等重要观点和思想
这时候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之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外交政策总路线: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而毛泽东则与其针锋相对,提出了“不断革命”的观点,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美国
1958年炮击金门无疑是中共中央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对自己这些观点和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
在炮击金门前两天,黎巴嫩国内出现了推翻国内执政政府的事件,而美国派遣第六舰队登陆黎巴嫩,这也是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决定进行炮击金门的重要考虑
在当晚会议上,毛泽东表示:“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联合国大会三天前通过决议,要求美、英军队退出黎巴嫩和约旦。美国人霸占我台湾更显得无理,我们的要求是美军从台湾撤退,蒋军从金门、马祖撤退。你不撤我就打。台湾太远打不到就打金、马。这肯定会引起国际震动,不仅美国人震动,亚洲人震动,欧洲人也震动。”他还说:“这次炮轰金门,老实说我们是为了支援阿拉伯人民而采取的行动,就是要整美国人一下。美国欺负我们多年,有机会为什么不整它一下。”
美国的反应
美国决定帮助国民党守住沿海岛屿。经过内部辩论后,9月4日,艾森豪威尔授权杜勒斯发表了所谓的《新港说明》
杜勒斯在声明中宣称,美国负有条约义务帮助台湾不受武装进攻,国会的联合决议授权总统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来确保和保护像金门和妈祖等有关阵地
中国政府宣布中国的领海是12海里
发表《新港声明》后,美国迅速集结第六与第七舰队的航母,在台湾海峡中集结的部队达到20万人
美国在这次危机中同样采取了较为强硬的立场,护航以及考虑使用核武器,使得中共中央开始审慎的考虑应当如何应对这次危机
中共的反应
毛泽东于9月8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绞索政策”,从“两步走”转变为“一揽子”解决台湾问题
他说:“美国现在在我们这里来了个‘大包干’制度,索性把金门、马祖,还有些什么大担岛、二担岛、东碇岛一切包过去,我看他就舒服了。它上了我们的绞索,美国的颈吊在我们中国铁的绞索上面。台湾也是个绞索,不过要隔离得远一点。它要把金门这一套包括进去,那他的头更接近我们。我们哪一天踢它一脚,它走不掉,因为它被一根索子绞住了。”
“绞索政策”出台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采取了一种奇特的战术:“单日打,双日不打”
1958年10月21日杜勒斯访问台湾,与蒋介石进行了三次会谈,首先强调了美国对台湾、澎湖和沿海岛屿负有防务的义务,同时也迫使台湾当局承认:“未来台湾和大陆的统一必须采取政治手段”
事件影响
炮击金门最为重要的后果就是中共中央对台湾政策调整和变化,其主要依据在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对美国政策的判断和结论:
通过炮击金门,使得中共中央领导人认识到解放台湾、解放沿海岛屿不能“两步走”,需要“一揽子”解决
中共中央领导人无疑也意识到,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台湾问题的解决只能通过谈判的途径和平解决。这是中共中央领导人对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在认识上的一个质的转变,也是两次台海危机所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后果之一
这次台海危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后果,是中苏关系破裂和中苏分裂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于炮击有明显针对苏联特别是赫鲁晓夫外交政策的目的,因此事先没有通知苏联;而9月4日杜勒斯发表《新港声明》中表示不排除使用核武器,使得苏联十分紧张,特地于9月6日派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来北京了解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与葛罗米柯进行了会谈,根据苏联解密档案,葛罗米柯主要是向中共中央领导人讲到核战争的危害,还带来了一部纪录片给中共领导人观看。中共虽然说不拖苏联下水,但是毕竟中苏之间有互助友好条约,因此苏联很是担心;
另一方面,这次危机使得苏联认为中共的冒险竞赛精神太大,导致苏联决定停止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这就是所谓撕毁合同,撤走专家的来源之一
在炮击金门事件中,9月24日,国民党发射了响尾蛇导弹,由于携带红外跟踪系统,是当时十分先进的美国导弹。其中一颗落在温州附近没有爆炸而被中国截获。苏联要求把响尾蛇导弹给苏联查看,但是中国左拖右拖没有给,这件事情让赫鲁晓夫非常恼火,就是所谓的“导弹风波”,也是影响中苏关系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另外两岸之间通过炮战开通了秘密沟通渠道,避免对抗进一步升级
第四节 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历史事件(沈志华)
中苏联盟的蜜月期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掌权,之前斯大林与毛泽东可以说一上一下,而毛泽东终于可以与赫鲁晓夫平起平坐了
1953~1957年中苏处于蜜月期,苏联向中国提供经济支持,而中国向苏联提供政治支持
1956年波匈事件,毛泽东派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轮番前往莫斯科、华沙、布达佩斯,帮忙处理波匈事件,提供了赫鲁晓夫巨大的政治支持
1957年,苏联发生反党集团事件,毛泽东出面力挺赫鲁晓夫,截止到1957年年底,中苏关系非常好
但在这些年中,随着中共介入平息各种事件,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也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苏共,尤其是1956年底苏共二十大报告,引起了苏联和东欧的思想混乱
1957年莫斯科会议,很明显中苏已经可以平起平坐,但是毛泽东并不愿意走上前台
中苏逐渐出现的分歧
对内政策的分歧,
中国开始搞大跃进,苏联认为激进、冒动、左倾,对此表示反对
实际上大跃进的核心目的,也是毛泽东希望在经济实力上超过苏联,才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社会主义领头人
对外政策的分歧: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连续三年丰收,大家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实力大增;
但是中苏此时在对待美国的态度有所不同,基本理念上发生了分歧,苏联认为可以进行和平竞争,通过制度胜过资本主义,但是毛泽东则认为应当坚决走战争路线
随后的几件事,包括1958年炮击金门、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中苏都产生了很大矛盾
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苏联试图拉拢印度,因此只好出了一个中立性声明,引发了中国的巨大不满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并以此为荣,10月访华时还多有提及,令毛泽东就更加不满意
中苏最终的破裂
1959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在印度、达赖等问题上双方激烈争吵,搞的很不高兴,此时美国CIA已经对此有所察觉,但是并未相信真的会走向分裂,毕竟中苏意识形态一致,政治取向一致,敌人也一致(都是美国)
1960年初,中共与苏共中央都分别作出相同的决议:中苏联盟是社会主义的基石,中苏一定要坚持、稳固。但对方一定要承认错误
1960年4月,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来往的七封信,开始了双方的大论战
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离专家后,赫鲁晓夫受到了批评,于是和缓了一步,暂时淡化了论战;而中国此时正处于大跃进后的3年困难时期,也就无暇继续顾及路线之争
但是矛盾终究存在,1962随着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终究导致了联盟的崩溃
1963年中苏会谈的时候,已经彻底破脸,实际上已经不再有对话,而是各说各话,互相指责对方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本来是中苏关系挽回的机会,中苏双方都心知肚明联盟破裂有害无益,但是中国仍然希望苏联道歉
勃列日涅夫于1964年10月14日参与了推翻赫鲁晓夫的争辩,继任苏共第一书记,他虽然并不支持赫鲁晓夫的路线,但是也不可能承认错误,周恩来无功而返
1966年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标志着中苏同盟走向终点
中苏同盟破裂以及社会主义同盟阵营震荡的深层分析
中苏同盟的破裂,本质上是两个平行领导力量的产生
而社会主义同盟阵营震荡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当中
西方的同盟建立在现代国家关系基础上,包含平等、主权两个基本前提,但是这两个前提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并不存在
而社会主义同盟是以党内关系管理国家关系,但是并没有成功转变,仍然是下级服从上级(不平等)、马列主义国际主义原则(无清晰主权)的状态
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也都隐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都无力改变;这个国家关系一直发展到八十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才基本解决,邓小平讲:要去意识形态化
中苏联盟的蜜月期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掌权,之前斯大林与毛泽东可以说一上一下,而毛泽东终于可以与赫鲁晓夫平起平坐了
1953~1957年中苏处于蜜月期,苏联向中国提供经济支持,而中国向苏联提供政治支持
1956年波匈事件,毛泽东派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轮番前往莫斯科、华沙、布达佩斯,帮忙处理波匈事件,提供了赫鲁晓夫巨大的政治支持
1957年,苏联发生反党集团事件,毛泽东出面力挺赫鲁晓夫,截止到1957年年底,中苏关系非常好
但在这些年中,随着中共介入平息各种事件,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也与日俱增,甚至超过了苏共,尤其是1956年底苏共二十大报告,引起了苏联和东欧的思想混乱
1957年莫斯科会议,很明显中苏已经可以平起平坐,但是毛泽东并不愿意走上前台
中苏逐渐出现的分歧
对内政策的分歧,
中国开始搞大跃进,苏联认为激进、冒动、左倾,对此表示反对
实际上大跃进的核心目的,也是毛泽东希望在经济实力上超过苏联,才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社会主义领头人
对外政策的分歧: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第一艘核潜艇下水,连续三年丰收,大家认为社会主义阵营实力大增;
但是中苏此时在对待美国的态度有所不同,基本理念上发生了分歧,苏联认为可以进行和平竞争,通过制度胜过资本主义,但是毛泽东则认为应当坚决走战争路线
随后的几件事,包括1958年炮击金门、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中苏都产生了很大矛盾
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苏联试图拉拢印度,因此只好出了一个中立性声明,引发了中国的巨大不满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并以此为荣,10月访华时还多有提及,令毛泽东就更加不满意
中苏最终的破裂
1959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在印度、达赖等问题上双方激烈争吵,搞的很不高兴,此时美国CIA已经对此有所察觉,但是并未相信真的会走向分裂,毕竟中苏意识形态一致,政治取向一致,敌人也一致(都是美国)
1960年初,中共与苏共中央都分别作出相同的决议:中苏联盟是社会主义的基石,中苏一定要坚持、稳固。但对方一定要承认错误
1960年4月,人民日报刊载了中共中央和苏共中央来往的七封信,开始了双方的大论战
1960年,苏联撕毁协议,撤离专家后,赫鲁晓夫受到了批评,于是和缓了一步,暂时淡化了论战;而中国此时正处于大跃进后的3年困难时期,也就无暇继续顾及路线之争
但是矛盾终究存在,1962随着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终究导致了联盟的崩溃
1963年中苏会谈的时候,已经彻底破脸,实际上已经不再有对话,而是各说各话,互相指责对方
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本来是中苏关系挽回的机会,中苏双方都心知肚明联盟破裂有害无益,但是中国仍然希望苏联道歉
勃列日涅夫于1964年10月14日参与了推翻赫鲁晓夫的争辩,继任苏共第一书记,他虽然并不支持赫鲁晓夫的路线,但是也不可能承认错误,周恩来无功而返
1966年中共拒绝出席苏共二十三大,标志着中苏同盟走向终点
中苏同盟破裂以及社会主义同盟阵营震荡的深层分析
中苏同盟的破裂,本质上是两个平行领导力量的产生
而社会主义同盟阵营震荡的深层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当中
西方的同盟建立在现代国家关系基础上,包含平等、主权两个基本前提,但是这两个前提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并不存在
而社会主义同盟是以党内关系管理国家关系,但是并没有成功转变,仍然是下级服从上级(不平等)、马列主义国际主义原则(无清晰主权)的状态
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也都隐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都无力改变;这个国家关系一直发展到八十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才基本解决,邓小平讲:要去意识形态化
第五节 戴高乐与法国退出北约(韩长青)
法国与北约的关系
1949年4月,在英美的倡议下,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十二个国家的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确立了“集体防御”原则
1952年,北约总部从英国伦敦迁往法国巴黎
1959年,民族意识强烈的政治领袖戴高乐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捍卫法国主权独立,力图恢复法国再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他认为法国在建立世界秩序的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立场,必须排除美国的单边主义,通过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协商机制解决问题,而“伟大的法兰西”应在其中担负起一部分责任,这就是“戴高乐主义”
但是由于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法国在无法获得独立的军事及政治影响力
戴高乐政府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及其原因
戴高乐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
法国地中海舰队撤出北约指挥序列
禁止在法国领土部署外国核武器
法国拒绝将防空系统纳入北约军事一体化
不同意将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军转归北约指挥
在英美两国拒绝与法国签订核能合作协议之后,法国于1960年2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之后的第四个核武器拥有国
1966年3月,戴高乐正式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要求所有北约基地撤离法国国土,北约总部则由巴黎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戴高乐作出的这一决定,结束了此前多年美、法两国争夺北约与核武器控制权的局面
这意味着法国虽然继续留在北约框架内,但脱离了其实现军事一体化的三个核心机构(军事、防务计划与核计划三个委员会),成为北约体系内的一个“不完整的成员”
法国退出北约的影响
虽然退出了军事一体化的三个机构,但是法国仍然积极参与北约其他机构的各项行动,每年为北约提供的资金高达北约预算总额的七分之一,但是却经常处于北约重大决策之外
不少西方的专家认为,法国在要害部门的长期缺席,是一个重大的“时代错误”,虽然获得了防务上的独立性,但是在北约内部却丧失了不少主导权,在欧盟开始外交与防务一体化之后,法国在防务方面的另搞一套显得十分不合潮流
法国与欧盟关系紧密,是欧盟中的巨人,北约中的矮子,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使得法国的国际影响力下降,发挥大国作用的空间受到限制
北约经过转型后,它的活动范围更大,目标更加宽泛,反应性需求更大,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的防御性军事政治同盟,转变为对全球安全负有责任的政治军事联盟
法国重返北约
法国必须改变自己在北约的地位,这不仅是适应外部形势的需要,更是形式所迫,不得不为
法国重返北约的进程,早在密特朗和希拉克时期就已经开始运行
2007年5月,萨科齐当选总统后,强调改善法美关系,2008年发表的《国防与安全白皮书》中,萨科齐政府正式提出了法国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设想
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符合法国和欧洲的利益,而且法国的军事独立性不会受到影响
法国在重返北约军事指挥机构时,提出了应该得到满足的三大条件
首要条件是确保法国的独立性
二是承认欧洲防务是北约的支柱
三是承认法国对欧洲防务的影响和北约-欧洲一体化
法国急于全面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除了有意加强法美军事合作,借助于美国的军事体系优势,增强法国军事力量外,还希望借助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增加对欧洲地区的话语权,这是法国重返北约的最大冬季
法国与北约的关系
1949年4月,在英美的倡议下,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十二个国家的外长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确立了“集体防御”原则
1952年,北约总部从英国伦敦迁往法国巴黎
1959年,民族意识强烈的政治领袖戴高乐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捍卫法国主权独立,力图恢复法国再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地位
他认为法国在建立世界秩序的问题上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立场,必须排除美国的单边主义,通过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协商机制解决问题,而“伟大的法兰西”应在其中担负起一部分责任,这就是“戴高乐主义”
但是由于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法国在无法获得独立的军事及政治影响力
戴高乐政府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及其原因
戴高乐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
法国地中海舰队撤出北约指挥序列
禁止在法国领土部署外国核武器
法国拒绝将防空系统纳入北约军事一体化
不同意将驻阿尔及利亚的法军转归北约指挥
在英美两国拒绝与法国签订核能合作协议之后,法国于1960年2月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继美苏英之后的第四个核武器拥有国
1966年3月,戴高乐正式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要求所有北约基地撤离法国国土,北约总部则由巴黎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戴高乐作出的这一决定,结束了此前多年美、法两国争夺北约与核武器控制权的局面
这意味着法国虽然继续留在北约框架内,但脱离了其实现军事一体化的三个核心机构(军事、防务计划与核计划三个委员会),成为北约体系内的一个“不完整的成员”
法国退出北约的影响
虽然退出了军事一体化的三个机构,但是法国仍然积极参与北约其他机构的各项行动,每年为北约提供的资金高达北约预算总额的七分之一,但是却经常处于北约重大决策之外
不少西方的专家认为,法国在要害部门的长期缺席,是一个重大的“时代错误”,虽然获得了防务上的独立性,但是在北约内部却丧失了不少主导权,在欧盟开始外交与防务一体化之后,法国在防务方面的另搞一套显得十分不合潮流
法国与欧盟关系紧密,是欧盟中的巨人,北约中的矮子,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自然会使得法国的国际影响力下降,发挥大国作用的空间受到限制
北约经过转型后,它的活动范围更大,目标更加宽泛,反应性需求更大,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的防御性军事政治同盟,转变为对全球安全负有责任的政治军事联盟
法国重返北约
法国必须改变自己在北约的地位,这不仅是适应外部形势的需要,更是形式所迫,不得不为
法国重返北约的进程,早在密特朗和希拉克时期就已经开始运行
2007年5月,萨科齐当选总统后,强调改善法美关系,2008年发表的《国防与安全白皮书》中,萨科齐政府正式提出了法国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设想
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符合法国和欧洲的利益,而且法国的军事独立性不会受到影响
法国在重返北约军事指挥机构时,提出了应该得到满足的三大条件
首要条件是确保法国的独立性
二是承认欧洲防务是北约的支柱
三是承认法国对欧洲防务的影响和北约-欧洲一体化
法国急于全面回归北约军事一体化,除了有意加强法美军事合作,借助于美国的军事体系优势,增强法国军事力量外,还希望借助自身强大的军事力量,增加对欧洲地区的话语权,这是法国重返北约的最大冬季
第六节 核战边缘的古巴导弹危机(陈波)
古巴导弹危机的缘起
1962年10月14日,两架u2飞机从南到北掠过古巴,拍摄大量照片经过美国情报人员的分析,惊讶的发现古巴正在部署导弹武器甚至可能是核武器。
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除意识形态外,更大的原因是赫鲁晓夫认识到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差距。
据说马林诺夫斯基向赫鲁晓夫汇报导弹研究进展的时候,赫鲁晓夫打断他的话说,我知道,美国和我们的差距再过十年也赶不上。随即,赫鲁晓夫提出,“我们把一只刺猬放进美国人的裤子里怎么样?”
1962年5月,赫鲁晓夫主持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就在筹划这件事情,准备向古巴提供导弹,由于担心古巴人不接受,苏联给了极为优惠的捆绑式条件
免除古巴债务
两年内无偿提供武器装备
对于运送到古巴的导弹,不仅免费提供,而且送货上门,提供一切指导
肯尼迪之所以对古巴如此敏感,除了古巴离美国的距离外,很大原因也在于肯尼迪个人政治前途有很大关系,因为1961年,CIA曾经策划过“猪湾入侵”,希望能够颠覆卡斯特罗的古巴新政权
因此,古巴成了肯尼迪政府的一个软肋,他非常不希望古巴出问题,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安全执行委员会”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同时肯尼迪也很清楚,这次绝不能示弱,一定要释放强硬信号
同时,肯尼迪也清楚,采取强硬措施必然会使危机升级,谁也不能保证期间因为意图误判、政策执行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局势失控,结果很可能是一场使用核武器的世界大战,因此双方都需要“非常谨慎小心却又不失灵活地化解危机”
实际上当时美国政府高层曾经设想过两种方案,鹰派方案是空隙然后入侵古巴,而从14日危机爆发到18日,肯尼迪一直支持鹰牌的空袭方案,而18日后他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转向鸽派方案。即利用美国的海空优势对古巴进行封锁,保证苏联不会继续向古巴运送导弹,而已经安装好的导弹则在联合国监督下进行拆除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展
10月22日,肯尼迪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同时美国进入三级战备状态(22架歼击机升空在佛罗里达待命,防空司令部在9个小时之内把原来相对集中的160架飞机分散到全国16个基地中,且首次全部携带核弹头;战略空军的100多架飞机待命,60架B-52战略轰炸机升空,52架携带192枚核弹头
10月26日赫鲁晓夫再次召集中央政治局主席团会议,准备撤回古巴的导弹,中央政治局主席团同意了赫鲁晓夫的决定,同时赫鲁晓夫草拟了一封给肯尼迪的长信
这封信被白宫形容为“冗长、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信,但“显然是在情感冲动下写的,充满着要避免核战的激情”。最后他说,他深切的渴望和平,让我们不要使这种局面弄得不可收拾吧,只要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就可以收手
看到这封信之后,肯尼迪与国家安全执行委员会的顾问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消息,但是想不到风云突变,27日苏联人又发来一封长信,与前一封相比态度180度大转弯,要求美国人做出对等交换,撤出在土耳其部署的导弹,这在美国人看来显然无法接受,同时美国人也在推断这封信是不是赫鲁晓夫本人的意思,是不是被他已被苏共高层中的强硬分子所绑架
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当时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建议美国假装没有收到27日的信,只回复26日的信件;同时美国通过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向苏共高层传递信息,即准备在半年之后撤除土耳其的导弹,但是条件只是作为一个秘密的协议,不能公开
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
10月28日一早,莫斯科通过电台发表了赫鲁晓夫的声音。赫鲁晓夫表示,让美国人和苏联人一起结束这起危机,将部署到古巴的导弹撤回,同时保证不再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
1962年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古巴导弹危机是战后最接近世界大战的一次危机,被称为“核战边缘的古巴导弹危机”
东西方学者对于肯尼迪与赫鲁晓夫两人评价多种多样,有西方学者认为肯尼迪在危机当中过于软弱,而赫鲁晓夫表现的过于鲁莽
思考:如何评价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个人在这场危机中的作用
古巴导弹危机的缘起
1962年10月14日,两架u2飞机从南到北掠过古巴,拍摄大量照片经过美国情报人员的分析,惊讶的发现古巴正在部署导弹武器甚至可能是核武器。
苏联在古巴部署核武器,除意识形态外,更大的原因是赫鲁晓夫认识到美国和苏联的战略差距。
据说马林诺夫斯基向赫鲁晓夫汇报导弹研究进展的时候,赫鲁晓夫打断他的话说,我知道,美国和我们的差距再过十年也赶不上。随即,赫鲁晓夫提出,“我们把一只刺猬放进美国人的裤子里怎么样?”
1962年5月,赫鲁晓夫主持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就在筹划这件事情,准备向古巴提供导弹,由于担心古巴人不接受,苏联给了极为优惠的捆绑式条件
免除古巴债务
两年内无偿提供武器装备
对于运送到古巴的导弹,不仅免费提供,而且送货上门,提供一切指导
肯尼迪之所以对古巴如此敏感,除了古巴离美国的距离外,很大原因也在于肯尼迪个人政治前途有很大关系,因为1961年,CIA曾经策划过“猪湾入侵”,希望能够颠覆卡斯特罗的古巴新政权
因此,古巴成了肯尼迪政府的一个软肋,他非常不希望古巴出问题,为此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安全执行委员会”解决古巴导弹危机,同时肯尼迪也很清楚,这次绝不能示弱,一定要释放强硬信号
同时,肯尼迪也清楚,采取强硬措施必然会使危机升级,谁也不能保证期间因为意图误判、政策执行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局势失控,结果很可能是一场使用核武器的世界大战,因此双方都需要“非常谨慎小心却又不失灵活地化解危机”
实际上当时美国政府高层曾经设想过两种方案,鹰派方案是空隙然后入侵古巴,而从14日危机爆发到18日,肯尼迪一直支持鹰牌的空袭方案,而18日后他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转向鸽派方案。即利用美国的海空优势对古巴进行封锁,保证苏联不会继续向古巴运送导弹,而已经安装好的导弹则在联合国监督下进行拆除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展
10月22日,肯尼迪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同时美国进入三级战备状态(22架歼击机升空在佛罗里达待命,防空司令部在9个小时之内把原来相对集中的160架飞机分散到全国16个基地中,且首次全部携带核弹头;战略空军的100多架飞机待命,60架B-52战略轰炸机升空,52架携带192枚核弹头
10月26日赫鲁晓夫再次召集中央政治局主席团会议,准备撤回古巴的导弹,中央政治局主席团同意了赫鲁晓夫的决定,同时赫鲁晓夫草拟了一封给肯尼迪的长信
这封信被白宫形容为“冗长、杂乱无章、漫无边际”的信,但“显然是在情感冲动下写的,充满着要避免核战的激情”。最后他说,他深切的渴望和平,让我们不要使这种局面弄得不可收拾吧,只要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就可以收手
看到这封信之后,肯尼迪与国家安全执行委员会的顾问们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消息,但是想不到风云突变,27日苏联人又发来一封长信,与前一封相比态度180度大转弯,要求美国人做出对等交换,撤出在土耳其部署的导弹,这在美国人看来显然无法接受,同时美国人也在推断这封信是不是赫鲁晓夫本人的意思,是不是被他已被苏共高层中的强硬分子所绑架
肯尼迪总统的弟弟,当时的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建议美国假装没有收到27日的信,只回复26日的信件;同时美国通过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向苏共高层传递信息,即准备在半年之后撤除土耳其的导弹,但是条件只是作为一个秘密的协议,不能公开
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
10月28日一早,莫斯科通过电台发表了赫鲁晓夫的声音。赫鲁晓夫表示,让美国人和苏联人一起结束这起危机,将部署到古巴的导弹撤回,同时保证不再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
1962年11月11日,苏联部署在古巴的42枚导弹全部撤走,1962年11月20日,肯尼迪宣布赫鲁晓夫答应在30天内从古巴撤走全部伊尔-28轰炸机,肯尼迪同时宣布取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与此同时,苏联政府命令苏联武装力量解除最高战备状态
古巴导弹危机是战后最接近世界大战的一次危机,被称为“核战边缘的古巴导弹危机”
东西方学者对于肯尼迪与赫鲁晓夫两人评价多种多样,有西方学者认为肯尼迪在危机当中过于软弱,而赫鲁晓夫表现的过于鲁莽
思考:如何评价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个人在这场危机中的作用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