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司法考试建好“十有村” 夯实“十有县”思维导图

建好“十有村” 夯实“十有县”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浪尖 浏览量:02023-03-08 05:35:4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建好“十有村” 夯实“十有县”思维导图

年初以来,我们坚持“两线串并”(国土资源部门的“天线”、基层村居组织的“地线”),“两腿走路”(政府为主导、村居为主体)、“两轮驱动”(国土部门负责指导监督,其他部门全力配合),“两套嫁妆”(水利防汛器材、村居自购器材),“两手并握”(一手抓群测群防,一手抓灾害治理),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为抓手,使“十有县”创建工作进一步得到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今年5月份,《中国国土资源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报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建好“十有村” 夯实“十有县”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建好“十有村” 夯实“十有县”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5eb3213847a0a2da7a4da7ebd18e6e2

思维导图大纲

建好“十有村” 夯实“十有县”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在打造“平安瓯海”的共识中实施“全区覆盖”,进一步确立“十有村”建设思路

近年来,瓯海地质灾害防治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上还不适应形势需要。突出表现为:在思想认识上,把防灾的重点放在防台抗汛上,对地质灾害猛于洪水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认识不够;在组织领导上,由于国土部门属于垂直领导,往往跟地方政府的领导关系脱节,而当灾害发生后,乡镇、村恰恰是最前沿、最直接的战斗堡垒;在防治方法上,由于地质灾害属于新生事物,各种方法都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尚未真正拿出系统科学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全区建立212个“十有村”,就是要以“量变”促进“质变”、以“地线”来链接“天线”、以“村建”细化“县建”。

(一)群众拥护、各级重视、政府支持,是“十有村”建设的坚实基础。瓯海共有251个村,其中212个为地质灾害易发村,地质灾害点92处,威胁人口2500多人,威胁总资产1亿2194万元,且近年来呈现有增无减的趋势。如2008年全区共有79处灾害点,2009年新增了13处,财产损失80余万,是浙江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和重点防范区。瓯海区政府领导按照打造“平安瓯海”的理念,把群测群防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任务,多次带领财政、发改等部门到国土分局调研“十有村”创建工作,并将其列入2010年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划拨了400万元。省厅、市局领导也对“十有村”建设格外重视,并多次派人到分局指导工作。

(二)两腿走路、五个到位、一杆到底,是“十有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十有村”建设总体思路概括为“251”工程,即“两腿走路”:通过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建立起政府为主导,村居组织为主体的“两条腿”走路的基础地质灾害防治新格局;“五个到位”:通过开展“十有村”建设,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基层组织间建立起更紧密的联动机制,全面落实地质灾害“五个到位”;“一杆到底”:开展“十有村”建设,是把国家最高主管机关“十有县”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化细化并一竿到底、落实到村居基层组织的具体行动。

(三)依靠群众、强基固本、全区覆盖,是“十有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实施群测群防是预防地质灾害的坚实基础和有效途径。瓯海着眼地质灾害的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在认真做好“十有县”创建的基础上,以“十有村”建设为牵引,把全区所有的村居都纳入地质灾害预防范围,通过以点带面、无缝链接、扫除盲区,努力实现区域全覆盖、村居为主体、队伍在一线、监测不间断等群测群防机制,建立“基层防灾组织健全,灾点情况、防灾措施明了,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明确,监测、预警措施到位,值班网络、应急系统齐备”等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体系。

二、紧贴实际、因地制宜,在依托“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做好“自选动作”,进一步规范“十有村”建设内容

(一)有机构。为形成联动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瓯海区、乡镇、村居三级都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签订了责任书。其中村居领导小组组长由村主任担任,成员由村委委员组成,各镇(街道)驻村干部负责监督本村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且每村都有1至2名地质灾害防治联络员,其中1名为辖区重点企业单位的员工。

(二)有队伍。各村居建立了巡查队伍、监测预警队伍、人员转移队伍、避灾安置队伍、抢险救灾队伍,并设立综合组、监测组、抢险组、后勤组,组长都由村两委干部担任。同时,瓯海国土分局针对地质的隐蔽性和突发性等特点,把原来80名村级监测员扩大到400多名,实现村村都有监测员,并连续5年为其发放300元至800元的监测补贴。

(三)有制度。制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主要工作职责、抢险救灾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监测人员工作制度、抢险救灾队伍管理制度、灾害灾情速报制度、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制度,绘制了地质灾害防治重点设施分布及人员转移路线图、地质灾害防治组织结构图,并建立了相关台账和考核标准。

(四)有预案。自2005年以来,瓯海区联合国土、水利、民政等部门在郭溪镇三合村等地多次进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演练,摸索出一些较为实用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各村居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预案》,细化了组织指挥和地质灾害防治抢险工作人员的上岗标准,明确了危险区应转移人员,确定了避险预警方式、转移路线、转移方式、转移负责人和安置地点,经区政府批准并向社会进行了公布。

(五)有宣传教育。连续五年开展以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为主题的“冬季大练兵”活动,并充分发挥分局中层干部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展每半年“我为群众讲一课”、每季度“我为村居献一书”、每月“我为创建献一策”活动。截止目前,共购置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类书籍600本,印制《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000本,开展现场设摊咨询活动5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3700余份。

(六)有监测仪器。今年8月份,区政府先行预拨200万元,购置监测仪器和设备。具体标准由国土部门确定,各村自行实施,待验收合格后给予补助。通过细化和硬化,监测器材配备标准达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目前,瓯海依托泽雅镇的监测仪,对全区监测员进行技能培训,下步将对各灾害点进行全部装置。

(七)有抢险工具。各村居充分依托防汛装备优势,通过申请一些、购买一些,发挥“1+1>2”的功效。每个抢险救灾储备物资库里,都有一定数量的铁锹、雨靴、救生衣、应急灯、手提电子喇叭等抢险器材,以及方便面、纯净水等食品。此外各级组织还对辖区可调用的抢险机械、运输工具、救生器材、施工队伍等,建立抢灾应急征用登记制度。

(八)有避险场所。目前,瓯海辖区各村居依托教堂、学校、文化中心等坚实建筑建立起212个固定避灾场所,做到生活、避灾两结合、两不误。如泽雅镇天长村把800多年的祠堂面积扩大至1500平方米,二楼设置了地质防灾指挥部,并储备了充足的食品、药品、照明物等必备的生活用品;一楼有温州祠堂里多见的戏台,现在成了村里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阵地;旁边的裙楼里设有食堂、宿舍,确保平时娱乐、汛期避灾。

(九)有警示标志。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都专门划立了危险区,以漫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设立了警示牌、张贴了大幅宣传画,写明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位置、类型和受威胁区域。在发放到户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上,明确预警信号、人员撤离和转移路线、避灾安置场所、应急联系方式等详细内容,让群众能及时得到预警信息并成功避让。

三、凝神聚力、履职尽责,在历尽“千难万险”的实干中带动“千军万马”,进一步开展“十有村”创建工作

年初以来,辖区村居群众在“十有村”创建过程中,思想高度重视,以打仗的心态做好应对;巡查深入到位,以过细的举措逐一监测;行动提前介入,以冲锋的姿态随时抢险,映射出“小村居连着大安全”、“小岗位也有大作为”的群众风采。

(一)做好避险预警,“土专家”遍布村居一线。实践证明,建立村级巡查队伍,提高监测水平,能够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预警自救。如泽雅镇戈恬村有两处地质灾害点,1984年至1999年曾发生4次滑坡。现年47岁的村委会副主任金秀剑,在做生意的同时当起了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去年8月台风“莫拉克”袭来期间,他4天上山监测了8次,并写了8篇监测情况及时上报。他在三年之间共写20多篇地质情况观察日记,并摸索出通过观察井水是否混浊、照片与实地对比来判断地质灾害危情等简单实用的“土方法”。据统计,目前在瓯海辖区具备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的“土专家”多达80多个。

(二)创新宣教方式,“顺口留”走进千家万户。为使“大老粗”能够听懂“大道理”,各村居依靠群众智慧广泛开展征集“金点子”活动。“山体发现裂缝,立即告知群众”、“发现泥石流,赶快绕道走”,这是谈避灾方法的;“地质灾害像台风,全村紧盯不放松”、“做好群测群防,才能安心上床”,这些明确村居地质灾害监测员职责的;“‘十有’要实现、‘两委’是关键”、“‘村官’不到位,‘十有’没作为,这些勉励村干部的。各村居把征集到的“顺口溜”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类,并制作成宣传牌挂在房前屋后和地质灾害点处。监测员在宣传时坚持不厌其烦和苦口婆心,每逢田间地头相遇或戏剧电影演出,都要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说两句”。

(三)实施快速反应,“突击队”奋战灾情一线。目前,各村居的抢险队伍已成为灾害防治的“桥头堡”、灾情监测的“侦察兵”、抢险救援的“突击队”。如今年7月26下午,位于瓯海区景山街道西山东路178号的商品房后面,一座高25米、宽10米的山体突然发生滑坡,100多立方米的泥土直冲下来,瞬间堵住了两栋四层居民楼的楼梯,19人被困其中,其中包括刚出生的新生儿、孕妇及行动不便的老人。灾害发生后,景山街道将军村的抢险小组迅速赶到现场,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被困人员全部被成功救出,无一人伤亡。据统计,年初以来各村居抢险分队共出动289人次,协助转移群众4621多人次。

四、依托外力、夯实基础,在实施“软硬兼备”的举措中构筑“铜墙铁壁”,进一步深化“十有村”建设成效

面对众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瓯海坚持基础工作和重点防范互为贯通、全员协防与专家参与共同推进、防汛工作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双轨并行,使基层村居在安全无险、其乐融融的环境中,成为地质灾害防治的前沿阵地、灾情抢险力量的突击尖兵、群测群防的神经末梢。

(一)继续加强灾害治理。近年来,在瓯海区委、区府的支持下,分局对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全部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对14处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特别是2005年6月,瓯海区投资237.81万元,集安全、美观、绿化、科技为一体,历时1年对西山东路长约210米、高约25米的75度边坡进行了治理,现已成为瓯海的景观工程和市级地质灾害治理样板工程。2009年8月,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一行,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楼小东等陪同下进行实地察看,充分肯定了工程治理的经验做法。

(三)建立部分教育基地。瓯海区域规模不大,人口较为密集,仅外来人口就达100多万,与本地户籍人口比例为1:2.5,而且还在以每年约20%的速度增长。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乡村和贫困地区,基本不懂地质灾害预防知识。加上居住条件差,约80多万流动人口分布在全区农户出租房屋和其他各类工棚中,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下步拟在人口密集的工厂、企业、学校成立专门的宣教点,并依托西山路沿线治理工程,建立一个规模较大的预防地质灾害教育基地。

五、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在强化“政府主导”的理念中进行“弯道超车”,进一步提升“十有村”建设质量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十有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部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国土部门在“垂而不直”的情况下,必须摆正位置、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切实履行好协调、监督和指导等职能,紧紧依靠政府和各部门的力量,才能搞出特色、抓出亮点、创出成效。

(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搞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必须加大经费投入。瓯海地质灾害点涉及范围大,需投入的资金多,仅靠国土资源部门难以形成力量。面对这种境况,瓯海区委、区政府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前瞻的独到眼光、开阔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地质灾害无小事、保安全就是保民生、再穷不能穷防灾”等执政理念,以大手笔、大投入的气魄,先后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资近千万元。特别是在“十有村”建设中,建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从采矿所得权中划拨400万元,力争在年底前建立200个“十有村”。由此可见,没有政府的重视,没有经费的保障,再好的愿望都无法实现。

(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搞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必须进行分步实施。在实践中,我们感到一些村居干部存在着“没钱不办事、有钱乱办事”等现象,等、靠、要思想也比较严重。因此,我们把“十有村”建设分成“三步走”。首先选择两个经济较好的4个村先行进行试点,着力做好组织制度、工具器材等软硬件建设。然后召集乡镇和村居干部召开现场会,通过观摩学习全面进入展开阶段,并划拨一半经费到位,调动了村居干部的积极性。为了确保村居把“十有”落到实处,最后由国土部门牵头,会同区财政、民政、水利等部门进行总结验收,如果验收合格则剩下的经费才予以划拨,让各村居真正把经费和工作落到实处。

(三)挑重担的人走得快,要搞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必须进行责任问效。“十有村”建设不是一场随机运动,而是一项常态工作。为确保制度和责任等得到落实,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的通知》,对整个建设活动进行了明确,指定整项工作由区纪委全程参与、全程督导、全程问责,并要求各乡镇街道每周上报一次进展情况,对干部提拔任用进行捆绑。各乡镇街道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谁联系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制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村”建设方案》,细化了奖惩措施,通过签字画押、环环相扣的方式让群居干部内有压力、外有动力。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全面监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三大亮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全面监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三大亮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强化全面监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的三大亮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1e3bf5c3fa59a07108e928c0533daca

2024年两个“十百千”目标实施方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24年两个“十百千”目标实施方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24年两个“十百千”目标实施方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5afe069d2a9ae76e12fcb6b49715a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