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试讲1. 题目:寡人之于国也2. 内容: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答辩: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答辩: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7098a063ac0cddcc555937c6af5497d
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答辩: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寡人之于国也》
试讲
题目: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
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
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
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
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设计为第一课时的教学;
(
)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
)适当的板书设计,
分钟之内完成试讲。
答辩题目
请说一下文言文的教学流程。
在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试讲答案】
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高中语文组的
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寡人之于国也》,下面开始我的
试讲。
一、导入
师: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并称为
“孔孟”,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
文中还阐述了他
“仁政”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请同学们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弃甲曳(
yè
)兵,数(
cù
)罟(
gǔ
)不入洿(
ū)池,
鸡豚(
tún
)狗彘(
zhì
)之畜(
xù
),无(
wú
)失其时,谨庠(
xiáng
)序之教,申之以孝悌(
tì
)之义,颁(
)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涂(
tú
)有饿莩(
piǎo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字词句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分析文章主旨
师: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师:对,
“民不加多”。在提出“民不如多”的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为什么说是
“尽心焉耳矣”?其具体做法是什么?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同学的回答十分准确。请同学们再思考
一下,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师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同学回答得非常棒。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同学说得多好啊!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了
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
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
“民不加多”的疑问了。孟子对梁
惠王这个疑问又是如何分析的呢?
师: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
“仁政”思想,
同学回答得很完整。
师:同学们对
“五十步笑百步”喻义是如何理解的呢?
师:没错,孟子不直接回答
“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大家说得非常好。请大
家再想一想,孟子的
“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都包括几个方面?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呢?
师:就是文中写的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可胜用也
”。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哪
位同学先找到了?
同学找得又快又准,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
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
”。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师:对,就是后一段的内容,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的?
师:非常好,后一段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说理。
四、课堂小结
师:课文所讲的
“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
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
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五、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思考孔孟之道及其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和影响。你赞同孟子
256
的观点吗?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六、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部分(第
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第
~
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
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第四部分(第
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第五部分(第
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答辩答案】
首先,题目解说,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作用或概括主要事件,或提出中心,
或交情事情的时间、人物等写作对象,或比较新颖、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或交代文章的线索。抓住
它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师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结合课下注释通读全文,教师顺势进行泛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节奏。
再次,结构梳理,理清课文结构,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同时
有助于学生在习作中布局谋篇。
后,语言品析,
“品味语言”无非是要弄明白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句子有什么特点,句子的这个特点产
生什么样的效果。除了积累要的经验之外,还要结合上下文,结合文章的主题去体味、分析,切忌断章
取义。
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推进全面素质
教育的和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
“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
课堂上的真正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自学、讨论、探究、实践、研究
性学习等形式积极
“参与”,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创新意识,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
“主体性”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教师应本着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
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激
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销售经理半年规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销售经理半年规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614d6bcf03e9318109240a18697c5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