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下篇)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记金华的双龙洞》 试讲片段思维导图

(下篇)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记金华的双龙洞》 试讲片段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何苦孤独 浏览量:22023-03-14 11:13:2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下篇)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记金华的双龙洞》 试讲片段思维导图

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之教学片段-《记金华的双龙洞》记金华的双龙洞一、 导入(谈旅游导入)师:上课。生:起立。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下篇)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记金华的双龙洞》 试讲片段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下篇)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记金华的双龙洞》 试讲片段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2767fdd4bbeb95381194e2cb7a84a26

思维导图大纲

(下篇)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记金华的双龙洞》 试讲片段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2018下半年教资考试:小学语文面试之教学片段-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

一、

导入(谈旅游导入)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呀?你说说。

生:去杭州的千岛湖。

师:你呢?

生:我去北京的。

师:去北京的哪儿呀?

生:哪儿都去的。

师:有什么收获呀?

生:人很多。

师:哦,人很多。你呢,孩子?

生:我去过青岛。

师:好,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观。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生字词和句子

师:

初读课文。

要求: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语段,反复读几遍,好不好?

生:好。

师: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哦,胸有成竹啦,都读好了吗,同学们?

师:谁能读懂这些词。(屏幕打出一组词语: 浙江 仰卧 臀部 稍微 额角 蜿蜒 即使)好,你来。

生: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

师:字正腔圆,没错,谁再读读。

师:好,词语读好了,谭老师出些句子,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谁读这个句子。(屏幕显示: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生再读。

师:哦,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词叫“明艳”,你能结合这句子,说说什么是“明艳”吗?你来。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明亮、鲜艳。我把这两个字分开,明就是明亮,艳就是鲜艳。

师:嗯,这是一种理解的好办法,还有吗?

生:我也觉得是明亮又鲜艳。因为映山红有粉红色的,也有红色的,红色特别鲜艳,也特别亮,所以我认为,明艳是明亮……

师:还有或浓或淡的……

生: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课文知道,叶老先生是四月份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四月份可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同学们,谁能把北山这种景色给我们读一读?你来。

师:真好,同学们,再看看一个句子怎么样?(出示: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试试!好,请你读。

生读“一条迎着溪流……”,老师纠正“一路”,生再读,有些磕巴,老师轻声地跟着读,并提醒“变换这个词不能读错,变换调子”,生重复“变换调子”

师:同学们看看,听听,“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一首溪流的欢歌,谁再读读,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

师:同学们,这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呀。好,同学们的字词

老师放心了,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好,坐好准备,请你在默读的时候边读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师:想好了吗?谁说说。

生:他是按从下到上,从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外洞,然后再写了内洞。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他是按位置顺序写的。

师: 详细地说说。

生2:他先写了洞口,然后再写了洞内,然后再写了内洞。

师:好,中间有一个游览的地点没有找到,同学们找到了吗,还有一个被忽略的,你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洞外到外洞再到中间那个叫孔隙,再到内洞。

师:来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是这样告诉我们游览顺序的。看——

(屏幕出示)

☆出金华成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教师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读标红的文字。)

师:看看,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三)精读课文

师: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写,文章的条理非常清楚,咱们读起来,也好像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所以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写作方法。好,同学们,理清了文章的线索,我们看看,一路游览,你觉得在游览双龙洞的过程当中,惊险的是哪一处?你说。

生:就是在坐船的时候,仰卧在小船里。因为,在外洞到内洞的过程中,他仰卧在小船里,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仿佛上下、左右的岩石都要挤过来,只要头抬一点点,就会碰到岩石。

师:好,孔隙大家看看是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个自然段。

生:第五自然段。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着了吗?边读边想,孔隙有什么特点?

生1:

我觉得孔隙非常小,只能容下两个人坐的小船。

师:还有不同的吗?

我认为孔隙很惊险。因为他说,他说如果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也就是表明这个石头都要掉下来一样,所以就说明很险。

师:感觉到一个惊险,同学们,作者并没有直接点明孔隙的这些特点,可是文章处处让我们有这些感受,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不好?谁能跟老师合作着,读一读描写小船的句子?

师: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艘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生:小船一直小到只能两个人并排仰卧。

生:而且还没办法再容第三个人。

师:好,跟老师合作着来一下。怎样小的小船呢?

生齐读: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写船小,分明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孔隙的……

生:窄小

师:好,作者就是通过小船的窄小来写出孔隙的窄小,同学们,谁能接着往下读?来,你试试!

生:船两头都拉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面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师:嗯,同学们,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啦?在向我们介绍什么呢?

生:它在向我们介绍,船就随着工人随便走动。

生:它是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小船是怎样进出的。

生:小船的两头系着绳子,里外各有一个工人,里面的工人拉这个绳子,往里面拉,小船就进去,外面的工人拉那个绳子,往外面拉,小船就出来了。

师:同学们,有个问题,为什么不划着进去呢?

生:因为像这么窄小的地方,你根本没有人能放桨,就是划桨。还有,你得躺着,稍微起来一点点,鼻子呀、额头呀,就会碰破,你怎么可能站起来划桨呢?

生:我觉得,因为他说人须仰卧在小船里,这说明洞的顶非常矮,如果还能划桨的话,为什么还要仰卧在小船里呢?

师:很好,同学们真会思考。你说。

生:既然是划,就应该是直着身子划,而如果弯下身子的话,划得肯定偏了,如果直着身子的话,就像后面说的,就会撞破了鼻子,擦伤额角。所以说,划着过去是不可以的。

师:好,同学们,作者寥寥数语再一次告诉我们孔隙是多么的矮小。同学们,只有这样的小船才能安全进出。据说呀,我们的领袖毛主席在晚年的时候呀,因为发福,没有能够进入到内洞,被卡在了孔隙的中间,留下了遗憾。这一段话呀,同学们读的时候,可不能着急,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哪些词语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别放过它,画出来,品一品,开始!

(生默读,边读边画。)

师:好了,哪位小朋友愿意给大家汇报?好,请你来。

生:我觉得第一个是仰卧,我就仿佛感觉到自己正仰卧在那小小的船里面。第二个是“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我就仿佛感觉到背部,全身几乎都贴到了船的底下。

师:谁也找到了这一处?举手,给老师示意一下。这么多同学都找到啦,那同学们,“贴着船底”这个“贴”,看看课文,是怎么贴的,谁能读读,你读。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部,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好,从后脑到肩背,再读。

生:从后脑到肩背。

师:看准了,哪位同学还能再读读这句话,来你试试。

生: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师:来,你告诉大家,这个“贴着”,“没有一处不贴着”,是怎么贴着的?

生:就是,因为石头就像人一样压了过来,说明它,这个孔隙很窄,所以他什么地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贴着船了。

师:好,我们一起读读这一句,“自以为从……”齐!生读

师:同学们,这写得多啰嗦呀,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不啰嗦吗?你说。

生:因为肩背是身体比较靠上面的部位,而脚跟是身体下面的部位,从肩背到脚跟,说明他的身体全部都靠着船了,才说了一声“行了”。

师:真的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还有谁来汇报?请你。

生:我要汇报“挤压”,因为船非常小,跟那些钟乳石,和石笋压在一起,所以,就挤压在一起,比喻非常窄。

师:你能读一下这句话吗?

生: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像,都朝我挤压过来。

师:孩子你读的这一部分呀,是叶老先生的真实感受啊。正因为文章有了叶老先生的这些真实感受,我们读起来才能身临其境,所以,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方法。

(四)总结

师:同学们,很遗憾,我们还没有深入的品味叶老的真实感受,那么有一句话说,描述双龙洞,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我们今天领略的是独特的进孔隙的方式,那么,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来了解奇观,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9.战斗的基督教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