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节 我国涉农财政政策的发展与实践【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农财政政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3df39e850769aaffcea0f0b978f7cf1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章节考点【第三章】第二节
第二节我国涉农财政政策的发展与实践
【知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涉农财政政策的历史回顾
第一阶段(1978-1994年)
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改为财政包干体制,并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支出重点。增加和引导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
【治愈懒癌,一起学习】2020中级经济师学习群
部分资料预览
第二阶段(1994-2002年)
财政支出保证范围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三农”支出、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住处逐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点
1994年,国家实施了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000年,率先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这一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较大幅度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趋于合理;财政支农的机制和方式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例如,在财政扶贫领域和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引入了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办法,如报账制、专家评审制、绩效评价制度等。
第三阶段(2003-今)
2003年,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
(1)2004年,中央连续出台12个“中央一号文件”,实施了以“四减免”(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
(2)从政策层面看,财政支农的重点由原来的促进农业生产为目标,转向以促进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财政支农新的着力点。
(3)具体的政策措施:①农业税全面取消;②财政支农力度显著加大;③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断改善;④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⑤逐步将农村事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
目前,以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等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
【例题:多选】我国的涉农财政政策中,对农业先后实施的“四减免”分别指减免了()。
A.农业税
B.牧业税
C.农业特产税
D.屠宰税
E.宅基地流转税
【答案】ABCD
【解析】2004年,中央连续出台12个“中央一号文件”,先后实施了以“四免减”(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支农、惠农政策。
【知识点】涉农财政政策改革的基本经验
涉农财政政策最基本的经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准确地把握了农业财政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财政支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县级以上财政用于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各级财政部门在财政部门在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上必须首先保障农业投入的法定增长。(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长机制)
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
③新增的教育、卫生和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④把来自于土地的收入主要用于“三农”。
⑤运用各种有效手段调动和鼓励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二)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
政府在“三农”发展中的实务逐步清晰,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要求,财政支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转向为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
(三)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日益显现。
大力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财政投入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有力的支持了农村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医疗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农民最低保障制度)、农村文化事业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财政支农机制日益灵活
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支农投入民办公助机制,积极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大力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变单一的直接补助方式为综合性的激励引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