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选修一第一单元中有关中共制度探索的思维导图,包括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历史选修一中共制度探索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历史选修一中共制度探索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4be318a7b1053c78e5cd2bb2b6fc5e0
历史选修一中共制度探索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宪法大纲
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地位
是创立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边区政府
抗日根据地初期称为“边区”,后期称“解放区”
初期的根据地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解放区
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三三制原则
在政府和其他民意机构中,共产党员只占1/3
意义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背景
战局的发展变化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内容
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区
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意义
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建立
1949年,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八字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意义
从根本上解决了民主党派的发展前途问题,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改革开放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1954年9月,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正式建立起来
通过第一部宪法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文革结束后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恢复和完善
改进选举制度
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
扩大人大常委会的权力,固定任期(5年)
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