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法学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法律实施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法律实施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蛋糕店老板 浏览量:32022-10-19 17:31:3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法律实施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有关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法律实施知识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法律实施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法律实施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0f3294427a873c9e627e5f6775ab22a

思维导图大纲

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三章 法律实施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名词解释:

1、法律实施:

又称法的实施,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地贯彻施行。

2、法律实效:

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执行、适用和遵守的实际效应和实际状况。

3、执法:

又称法的执行,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4、司法:

又称法的适用,指司法机关及其司法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5、守法:

又称法的遵守,指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职人员及广大公民都必须自觉遵守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依法享有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

6、法律效果:

人们遵循法律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后果。

7、法律效益:

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用和利益。

二、简答题/论述题:

执法的特征:

1、执法主体的特定性:执法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或经行政机关授权、委托组织的人员。 2、执法范围的广泛性:执法是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组织和管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数量和内容居所有法律部门之首。 3、执法过程的主动性和单向性:执法一般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是单向性活动,它是由行政权的性质所决定的。 4、执法内容的灵活性:为了适应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发展不平衡性,执法活动须具有较大灵活性,来满足社会对它的基本要求,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是执法灵活性的具体体现。 5、执法活动的国家强制性: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而强制他人服从的性质,行政强制力是一种国家权力。是执法有效进行的保证,也是执法权威性的体现。

执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又称执法合法性原则,指一切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越权无效,否则违法要承担责任。(内容包括:执法权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执法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权限、执法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2、执法合理原则:指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应当客观、适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内容包括:执法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目的和宗旨、执法行为必须有合理的动机、执法行为必须建立在正当考虑基础上、执法行为的内容与结果必须公正合理) 3、执法效率原则:又称执法效益原则,指行政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的关系。 4、执法应急性原则:指行政机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没有法律规定甚至在某些方面与法律相抵触的行政行为,以满足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要求。

司法的特征:

1、司法职权的特定性:司法权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程序来行使,具有国家权威性。 2、司法活动的专业性:参与司法活动的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理念、知识、技能,运用独特的语言、逻辑推理规律和职业技巧能力。 3、司法过程的程序性:司法机关在职权范围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4、司法裁决的国家强制性:司法机关在使用法律过程中作出的判决和裁定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一经生效,具有不可撤销性和强制性。 5、司法结果具有文书性:司法必须有适用法律的文书,如法院判决书、裁定书等。

司法与执法的区别:

1、两者的主体不同:司法由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适用法律的活动,主体是由法院和检察院;执法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的活动,执法活动的广泛性使得主体比司法多。 2、两者的对象不同:司法本质是一种判断,对各类纠纷和争端进行判断和裁决;执法是一种管理,对社会全方面的组织和管理。执法对象比司法广泛。 3、两者的程序性要求不同:司法活动要遵循严格的程序法规定,一旦违反即构成犯罪;执法活动追求效率和迅速,使得程序上相对简便。 4、两者的地位不同:司法活动具有被动性,审判活动贯彻“不告不理”原则,裁判时贯彻中立性原则;执法活动具有较强经常性和主动性,处理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司法的基本要求:

1、正确: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要用正确的方法查清事实,全面掌握证据。 2、合法:在司法过程中要贯彻法治原则,严格依法办事,符合法律规定。 3、 及时:司法活动每个环节和全部过程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时间要求,保证法律适用的效率。 4、公正: 司法人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必须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秉公司法。 5、合理:司法机关审理案件要结合社会实际状况,考虑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道德传统等因素,依法作出合乎情理的处理。

司法的基本原则:

1、司法公正原则: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偏不倚地裁判每个案件,维护社会正义,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司法公正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内容,符合法治精神和法律的内在要求,也是法律的精髓和基本价值,属于司法的核心原则。 2、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是保证司法机关正常行使职权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包括司法权的专属性、司法权的独立性、司法权的合法性。 3、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司法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我国法律对于任何公民都是平等适用、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收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平等地受到制裁、任何公民都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 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指司法机关在审理一切案件时,都必须以案件的客观事实作为定性定量处理的基点,而不能以主观臆断为根据;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办事,将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5、司法责任原则: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在职务活动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后果而应承担责任的制度。

影响法律实施的主要因素:

1、法律制定方面:法律创制是部分社会成员参加的活动,对具体法律规定有不同理解。其次,立法质量、法律内容的可操作性等因素也是影响法律实施的实现。 2、法律意识方面:法律实施最根本的保障是所有公民、组织、团体都具有遵守、执行和尊重法律的信念。一个社会的法律是否能很好转化为法律效果,直接反映一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水平。 3、法律制度方面:法律作为良好的社会调整手段通常具备三个标准:低成本高效率,简单有效、更加注重思想精神上的效果,运行上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自愿性、符合人们的理性。 4、法律实施效果方面:法治社会不但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要有法律的崇高权威和社会公平的机制,真正体现法律实施的效果。 5、法律执行机制方面:为了体制改革,需建立新机制,其基本要求:健全机构、分工合理、明确权责、公正程序、规范行为、高效廉洁、足够经费、有效监督。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大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七章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七章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七章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56454d15fa4390af1d7f44bf90408fd

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六章法律关系知识总结树形表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六章法律关系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学法学法理学知识点整理第十六章法律关系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0a443bc9aaeef4df82188db57b99f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