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之秦至清的法家思想知识点相关内容的整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秦至清的法家思想知识点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秦至清的法家思想知识点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d18a5c097501d9941f75955179689db
秦至清的法家思想知识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以儒家学说为主的法律思想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与大一统的思想主张相辅相成。以儒家学说为主的法律思想的发展经历了秦汉礼法合一(儒法合流)的探索时期、魏晋
礼法合一的发展时期、隋唐礼法合一的法典化时期、宋明清礼法合一由完善走向僵化的时期。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本,兼容并蓄”,核心内容是“和谐”。
一是强调儒家学说的主导甚至是独尊地位;汉儒董仲舒将儒家学说的法律规概括为“德主刑辅”,强调立法、司法必须以礼教为原则。
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法律思想融合、吸收了先秦诸子思想中有利于现实社会治理的各种学说。
对诸子百家学说的融合,显示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法律思想的兼容性,而这种兼容性也赋予了它强大的生命力,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法系。
以儒家学说为本,兼容并蓄的思想体系,不仅统一了人们对法律的认识,而且将儒家的理念与法家的制度融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体系,使礼法合一的法律模式在法律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并出现了《唐律疏议》这样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的中华法系代表作。
明末清初是中国古代社会“天崩地解”的时期,延续了数千年的古代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衰退象。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动摇了古代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政治上,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专制主义体制受到挑战。
时代造就了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秦以来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怀疑和批判,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这一时期对传统的反省不同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是场发自内部的几乎没有外界影响的传统更新,启蒙思想家在批判传统的同时,更注意汲取传统的营养,弘扬传统的精华。
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等人。他们直接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继承了孟子“民贵君亲”的民本思想,质疑秦以来皇权至上的制度以及法律对这种不合理制度的维护。启蒙思想家对法的正当性的追问,弘扬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先秦儒家的理想是“大同”之世,即人人自律、各得其所、社会和谐。
儒家之所以不赞成法家的主张,是因为儒家认为法家的主张往往会导致“苛政”,计划社会矛盾。用法家的法治治理国家如扬汤止沸。
儒家的法律主张,如礼治、人治、德治,都强调人们尤其是统治者的自我约束,强调民众自觉守法,即“有耻且格”。儒家认为,法律的目的在于促成而不是破坏社会的和谐。
以儒家为主的法律思想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主张,并兼采道家、阴阳家之说,将和谐主张系统化。其内容如下:
一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先秦儒道两家的“天道观”有相似之处,即将人类社会看作是自然社会的一部分,认为人类社会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之道(天道)。
董仲舒杂糅了儒家“承天道以治人之情”及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天人合一” 的理论。
效法自然思想体现于立法之中,主张法律的宽简,强调法律的规律性和稳定性,反对朝令夕改。
二是民族间的和谐。
儒家主张“王道”,即“以理服人”。民族无论大小强弱,都应该和睦友好地相处,而不应用武力对弱小的国家民族进行征服和吞并。
《礼记》阐述了处理中原地区与周边各民族间关系的原则:中央王朝应该宣扬自己的礼教,但要尊重不同民族和地区的风俗并帮助他们发展。
三是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鉴于秦法激化了社会矛盾,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强调法律对弱者的“保护”作用。中国古代法的“正义观”就是抑强扶弱,对弱势群体给予充分的关注和体恤。
四是以多种治理方式保障和谐,使社会矛盾通过多种渠道得到解决。
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礼乐政刑、综合为治”。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不仅有惩罚的条款,还有旌表制度。这促成了社会“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实际上也是对犯罪的有利预防。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