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法学刑法基础知识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思维导图

刑法基础知识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原来是y 浏览量:22022-10-29 16:05:0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刑法基础知识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思维导图

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大学法律科目刑法基础知识: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基础知识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基础知识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8f07fa4b5d33e8f0d941ecd62e27ac9

思维导图大纲

刑法基础知识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分类

(一)按所起作用的大小

1.主犯

1.主犯

2.从犯、胁从犯

(二)按分工

(三个不能交叉)

1.实行犯

可能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2.教唆犯

可能是主犯、从犯、胁从犯

3.帮助犯

不能是主犯

二、处罚

(一)主犯

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处罚: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负责任。

(1)凡是在犯罪集团总体、概括故意支配下实施的行为,首要分子全部要负责任。

(2)超出犯罪集团总体、概括故意支配的行为,首要分子不负责任,由实施者承担责任。

特殊情形:

①凡是维系犯罪集团生存、发展的行为,首要分子要负责任。如,其他成员发现卧底后杀死卧底的行为。

②当集团成员超出犯罪范围,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后,首要分子并不反对,而是默认,甚至赞同、怂恿,导致集团成员以后实施该种犯罪的,首要分子对成员的“首次犯罪行为”不负责任,但对成员后来实施的相同犯罪行为,要负责任。

③首要分子对集团成员的犯罪内容作出某种程度的确定、指示,但集团成员发生误解,实施了其他犯罪的,首要分子应当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承担责任。

④如果首要分子策划、指挥的犯罪是容易转化的犯罪,当集团成员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转化为另一重罪时,首要分子对转化后的犯罪要负责任。但如果首要分子严令不得转化的,首要分子只对转化前的犯罪负责任。

⑤首要分子对集团成员的犯罪内容作出某种程度的确定、指示,但没有明确限定具体目标、具体罪名,集团成员实施的犯罪行为没有明显超出首要分子的确定范围,或仍然处于首要分子确定、指示的范围之内的,首要分子要负责任。如,盗窃集团首要分子要求成员盗窃,但没限定盗窃的对象,只要成员实施了盗窃行为(盗窃普通财物、盗伐林木、盗窃枪支弹药、盗窃国家秘密、盗窃尸体等等),首要分子都要负责任。

⑥首要分子策划、指挥某种基本犯罪行为,集团成员在实施基本犯罪时造成加重结果的,首要分子对加重结果要负责任。

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处罚:

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二)从犯

次要作用:

实行犯、教唆犯

辅助作用:

帮助犯

处罚: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有主犯才有从犯,但可能主犯不受处罚,从犯受处罚。

帮助犯

1.“帮助”:

物理、精神、心理;事先、事中;作为,不作为。

中立的帮助行为,可能认定为犯罪:明知他人正在或者马上要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力的行为。

2.刑法分则将特定的帮助行为认定为独立犯罪:

(1)假如法条没有规定这个犯罪,这种行为本来就是其他犯罪的帮助犯——它和另外那个犯罪之间是一种共犯关系。

(2)假如法条没有规定这个犯罪,这种行为本来是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和被帮助的人之间不是共犯关系

(三)胁从犯:

被胁迫参加犯罪+起次要或辅助作用

处理: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并非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尚有选择的自由。否则,要么不成立犯罪,要么属于紧急避险。

(四)教唆犯

一、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受处罚的根据:

共犯的独立性说:

教唆行为、帮助行为本身就是值得刑法处罚的行为,所以只要有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就按照其教唆、帮助的行为及其故意的内容认定成立相应的犯罪。

共犯的从属性说:

犯罪的本质是法益侵犯,只有实行行为才能直接的侵犯法益。只有被教唆者、被帮助者实施了值得处罚的实行行为或者是预备行为,教唆行为、帮助行为才构成犯罪。

结论:

甲教唆乙犯罪,乙拒绝甲的教唆。甲、乙无罪 .

甲教唆乙犯罪,乙听了教唆,但什么都没做。甲、乙无罪。

甲教唆乙犯罪,乙实施了不值得处罚的预备行为。甲、乙无罪。

甲教唆乙犯罪,乙实施了犯罪的实行行为。(既遂;未遂、中止)甲构成教唆犯的既遂;未遂。

甲教唆乙盗窃,乙实施了抢劫。甲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乙构成抢劫罪。甲、乙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

甲教唆乙抢劫,乙只实施了盗窃。甲构成盗窃罪的教唆犯,乙构成盗窃罪。甲、乙成立盗窃罪的共犯。

甲教唆乙盗窃,乙实施了强奸。甲无罪。

二、教唆犯的成立条件:

(1)教唆对象:

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否则,成立间接正犯。

(2)教唆行为:

任何引起他人犯意的行为;作为。

(3)教唆故意:

故意教唆他人实施可能侵犯法益的故意犯罪。

①过失教唆不成立犯罪。

②教唆他人实施过失犯罪的,成立间接正犯。

③教唆他人实施根本不可能侵犯法益的行为,不成立犯罪。(未遂的教唆)

三、教唆犯的处罚原则

(一)对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

(二)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1、教唆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任何故意犯罪行为的。

2、教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那8种行为的。

(三)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既遂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未遂)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刑法基础知识点:刑事责任年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基础知识点:刑事责任年龄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基础知识点:刑事责任年龄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a1049152f7d50da575ec1452a9c56d

刑法基础知识点:时效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法基础知识点:时效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法基础知识点:时效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d26bfd225668a1c011b9bca59cf1d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