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刑事诉讼法》第三章强制措施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刑事诉讼法》第三章强制措施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d95acb849088e647e689aaf428e3c87
《刑事诉讼法》第三章强制措施概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概念
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依法釆取的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性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五种强制措施,按照其强制力大小排序依次为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特点:
适用主体具有特定性。有权适用强制措施的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适用对象具有唯一性。强制措施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适用目的具有保障性。本质上是一种诉讼保障措施,而非实体制裁措施。
适用程序具有法定性。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五种强制措施各自的适用机关、适用条件和适用程序,都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性规定。
适用期间具有临时性。一旦发现适用强制措施的必要性减弱或者消除,公安司法机关就应当及时对强制措施予以变更或者解除。
适用手段具有强制性。以强制力的行使为其显著的外在特征。
强制措施与刑罚措施、行政处罚措施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都会导致适用对象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剥夺。
区别
适用目的不同
适用对象不同
有权适用的机关不同
强制措施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决定适用;
适用条件不同
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社会危险性;
适用的结果不同
强制措施的适用结果,仅仅是剥夺或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
. 稳定性不同
只要排除了妨害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强制措施就应当变更、解除或者撤销;
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在诉讼过程中适用的法定强制手段,都以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为目的
区别:
适用目的不完全相同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适用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不具有实体处罚性和制裁性;
.决定的主体不同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依法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决定适用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强制措施则只能由人民法院决定适用。
适用的对象不同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仅仅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适用的条件不同
公民扭送并非强制措施
所谓公民扭送,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现行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公安机关处理的行为。
强制措施法定原则
强制措施的类型、适用条件以及适用程序必须由法律事先作出明确的规定,公安司法机关不得采用法律未明文规定的强制措施类型;
比例原则
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严格遵守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公法上的一项基本法治原则。
适当性原则
国家所釆取的必须是有助于达成目的的措施
必要性原则。
如果有多种措施均可达成目的,国家应当采取对公民侵害最小者
狭义比例原则(衡量性原则)
国家所采取的手段给公民基本权利造成的侵害和所欲达成之目的间应当有相当的平衡(两者不能显失均衡),不能为了达成很小的目的而使公民蒙受过大的损失。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三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三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9abf37e2ea560b84fc85aed8428e06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Coresight功能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Coresight功能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bec87c729f18ad8d2c14f2f9af27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