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法学《经济法》金融法知识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大学法学《经济法》金融法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大学法学《经济法》金融法知识总结树形表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734cedaffe83229d59c4a8faf731377
大学法学《经济法》金融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概念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总称。金融关系包括金融监管关系与金融交易关系。所谓“金融监管关系”,主要是指政府金融主管机关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及金融交易的监督管理的关系。
系统性
金融法调整的关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对多”和“多对一”的关系。由于金融业有“连锁反应”的特点,所以,金融法对金融业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作用。
宏观调控性
金融法是调整金融交易与金融监管关系的法律,所以,比较其他商法和民法,具有更明显的宏观调控性。金融法对金融关系的四大要素进行规范,这四大要素是:市场准入、经营范围、利率及汇率和资格审查。由于上述因素对国民经济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金融法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比其他法律更加明显。
效率性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两句话都将时间与金钱联系在一起,也 反映出金融业中资金融通及效率的重要性。所 以,调整金融关系的法律,也要求特别关注资 金融通效率,也就是特别关注金融关系中的时 间因素。
二元性
金融法体现了一系列二元结构,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的二元结构,金融监管的二元结构和货币政策调控的二元结构。
概念
宏观调控,在字面上反映为宏观领域的调节和控制。具体含义为: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对国民总体的供求关系进行调节和控制
理解:
(1)调控主体:国家是实施调控的主体。具体调控措施的决策、执行是经由各类调控机关如人大、发改委、税务、财政、金融监管部门、国资委等作出的
(2)调控对象:国民经济的总体供求关系,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涵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全局性、宏观性。
(3)调控手段: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手段,体现综合性。(组合拳)主要以间接手段为调控方式,体现间接性。以经济利益为实现调控目标的主要手段,体现诱导性。
(4)调控目标:以总量平衡为主要调控目标。各国均把“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作为调控具体目标。
直接金融:
指拥有闲置资金的主体将闲置资金直接融通与资金的短缺主体,不需要第三方作为中介而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如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
间接金融:
指拥有暂时闲置资金的主体通过存款的方式或购买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有价证券,将其闲置资金先行提供给这些金融中介机构,然后由这些机构再把资金贷放或贴现给资金的需求主体。
包括
银行法
《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证券法
《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
保险法
《保险法》
信托法
《信托法》
概念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依法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实施金融调控与监管的特殊金融机关。
理解
a.性质特征:特殊国家机关。
b.地位特征:居于金融体制的核心,最高的金融监管机构。
c.职能特征:传统三职能: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现代三职能:金融调控、金融监管、金融服务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北京鲁迅博物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6dd5fb39ac0566fc4fa2033f0feb486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113爆卡会总结会会议纪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af6c152a765d5821e8e1787f2b322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