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医学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转型和终结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转型和终结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217001655 浏览量:182022-11-12 18:18:15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转型和终结思维导图

《世界近代史》冷战的转型和终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转型和终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读书笔记《世界近代史》冷战的转型和终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a4f7b7122ba7dd7b1361654acbac267

思维导图大纲

冷战的转型和终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节 美苏缓和与冷战转型

美苏关系的缓和

即是在冷战框架中美苏相互推行的一中缓和政策,同时又是这种政策所形成的美苏关系和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

美苏关系从尖锐冷战时期向有限缓和时期的转变,标志性事件就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双方的对抗把世界推到了核大战边缘,而最后又不得不妥协,从而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

古巴导弹危机使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走上了战略方向相反的道路,苏联决心大力推动其核力量建设,而美国则停止建设其核力量,同时开始削减核项目

洲际弹道导弹的产生使得美国放弃了获得核优势的努力,决定单方面接受战略武器的均势

美苏双方的行为

苏联则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及时调整了对外战略,提出缓和战略。苏联作出如下解释:“缓和是紧张的松弛”,“短暂的缓和作为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通冷战的长期紧张相对立”;它意味着愿意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用武力解决分歧和争端。意味着某种程度的信任,能够考虑彼此的合法利益

1971年,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四大抛出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摆在“巩固和加强苏联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的首位”,从此开展了积极的缓和攻势

1969年尼克松就任总统后,确立了缓和原则下的大国平衡。早在当选之前,尼克松与助手基辛格就系统阐述了“缓和”的政策主张,试图通过有条件承认苏联作为美国平等的战略竞争对手地位,实现东西方关系缓和,以期在一个美国、欧洲、苏联、中国和日本5大力量相互制衡的世界中,约束苏联行为,同时为美国体面撤出越南创造条件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就职演说中表示:“经过一段对峙时期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苏联政府迅速做出积极回应,11月美苏启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

中国在美苏缓和中的外交局面

就对华政策而言,尼克松认为由于中苏对抗,客观上由苏联分担了继续在东北亚遏制中国的任务,中国在陷入国际孤立的状况下,正在改变对外政策,这也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创造了条件

在中美、中苏关系陷入僵局的形势下,尼克松政府承认国际格局演变的新现实,以缓和作为遏制共产主义的新形式

美苏缓和客观上要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由此剥夺了中国继续对美苏“两面开弓”战略的空间

中苏对抗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直接关系到文化大革命的合法性,因此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中国主动放弃中苏关系的可能性

美苏对抗格局的继续存在,将在客观上使得“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的局面难以形成,从而有助于消除美苏联手反华的风险。从而为中美关系打破坚冰、并逐步实现正常化创造了条件

第二节 苏、美、中与越南战争

概述

越南战争简称越战,时间年限是1955~1975年,又称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与法国和越南北方之间进行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相对应,

越南战争是一场多国多方参与的战争,地缘范围上包含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涉及的国家包括北方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和作为南方的越南共和国,同时把世界上几个大国——美国、苏联、中国也一同卷入

越南战争的缘起

在二战胜利之前(1945年),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在二战中被日本所占领。1945年8月,胡志敏带领的越盟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虽然胡志明取得了胜利,但是法国前殖民者并不甘心丧失在越南的势力和影响,想要重返越南,因此历史上称越南北方与法国殖民者的战争为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奠边府战役从1954年3月19日~5月7日,共歼法军1.6万余人,击落、击毁法军飞机62架,俘法军卡斯特里准将及其全部参谋人员,法国宣布从越南北方撤出。

奠边府战役加快了战争进程,对于签订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有重要意义,但是也使得越南以北纬17°线为界,分裂为南北两方;在南方为法国扶植起的保大政权,成为法国殖民者的代言人

1955年,美国扶植的吴庭艳发动政变上台推翻了保大政权,建立了越南共和国;从此,南北以17°线为界,形成了两国对峙的局面,正是这一年越南战争爆发

越南战争的过程

1955~1960年阶段,艾森豪威尔总统通过扶植亲美反共的吴庭艳来对付渗透到南方的越南共产党。艾森豪威尔提出了一个“多米诺骨牌理论”,他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东南亚,如果有一个国家落在共产党手里,这个地区的其他国家就会像多米诺副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去。”

1960年,肯尼迪成为新的美国总统后,改变了越南政策,开始推行“特种战争”。即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军队,来帮助吴庭艳政权对付北越在南方的游击战

在特种战争进行中,美国推出了“战略村计划”,为了对付游击队,美国修了很多战略村,将农村的居民相对集中起来,周围挖上壕沟,拉上铁丝网,以达到将越南南方百姓与游击队隔绝的目的;这个更多的是美国人的设想,但实际上效果非常有限。

吴庭艳政权扶持基督教打击佛教,甚至在1963年还导致了佛教徒自焚事件,引起了国家的动荡;再加上吴庭艳政权奉行家族政权,其弟吴廷瑈与弟媳瑈夫人对佛教徒自焚发表了极为不恰当的言论。1963年11月,吴廷艳政府被军人政变推翻,吴庭艳本人也被杀

11月1日吴庭艳被刺杀,巧合的是三周之后肯尼迪也遇刺身亡,这两件事本来是没什么关系,但是这两件事推动了美国对越南政策转变。继任的林登·约翰逊改变了肯尼迪在任时的越南政策,开始推行直接的政策——直接出兵越南

1964年约翰逊上台后,美国对越南进入了“局部战争阶段”,这个阶段美国采取直接派兵到越南参展的策略,最多的时候一度达到了50万人

1968年初,北方发动“春节攻势”,在64个城市和军事基地对美国人发动了进攻,迫使美国人结束了“南打北炸”的局部战争政策,到68年底,局部战争政策事实上基本结束

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非常希望结束越南战争,到1973年,美国开始从越南撤出,北方随即对南方发起了总攻,一直到1975年的4月份,西贡解放,越南战争宣告结束

苏联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角色

中国实际上从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就成为越南的主要支持者,提供了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

从越南的角度看,非常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援,但是当时苏联在进行“三和战略”,越南十分担心苏联会牺牲越南的利益,特别是1957年赫鲁晓夫曾经建议南北越南同时加入联合国,这件事令北越领导人非常恼火。因此越南把寻求援助的对象放在了中国身上。

彼时中国领导人所带有的“世界革命”的使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而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使得中国在越南加强了同苏联的竞争,因此直到60年代中期,中国都是北越主要的支持者

1964年,美国在越南实行“局部战争”政策,施加给了北越极大的压力,同时赫鲁晓夫被赶下台,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的新领导人,逐步改变了对越南的政策。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越南主要是较少干预政策,而勃列日涅夫发现中国对越南的影响力日益增大(1964年第三季度,中越领导人互访达到32次,而苏越仅有3次),而且由于中越关系紧密,越南领导人中出现了反苏排苏的想法

因此,自1965年开始,苏联主动向越南表态加强对越南的军事、经济援助。同时由于越南经受了美国“南打北炸”的空前压力,越南领导人范文同多次公开表示越南的统一事业要争取更多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家支持

1969年后,中美关系缓和,这时苏联担心中美在越南问题上达成默契会损害苏联在越南的利益,苏联对越南的援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并且取代中国成为主要的援越国家

越战对于越南人本身的意义

对于越南来说,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避免国家分裂,是这场战争的终极目标

越南自身十分清楚,仅凭本国之力,无法与法国和美国对抗,因此中美苏就成为越南南北双方争取国际资源的主要对象。而“美中苏”三角关系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会带给越南很大的冲击

50年代,美苏搞缓和的时候,越南只能求助于中国获得援助资源;而中苏关系恶化时,越南则希望能游走于中苏之间争取更多的国际资源;当6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后,越南又只能从苏联处获得资源

第三节 多方竞逐的安哥拉内战

安哥拉内战概述

“安哥拉内战既是二战后非洲民族与解放运动的活历史,也是冷战时期美苏等国在这个古老大陆乃至第三世界争霸的缩影”

1975年11月10日,葡萄牙殖民当局降下了总督府的国旗,宣告了在安哥拉统治的结束,但是同时也是安哥拉内战的开端

2002年4月4日,长达27年的安哥拉内战终于结束,首都罗安达载歌载舞,在这场当代历史上最漫长、血腥的内战中,150万人死亡,400多万人沦落为难民,75%的工厂矿山被迫关闭,90%的土地荒芜,全国经济凋零

安哥拉内战是一场国际势力、特别是美苏两个大国干涉之下的内战;安哥拉人清晰地认识到:“安哥拉内战就像是两头大象在打架,被踩死的都是蚂蚁”

安哥拉内战的缘起

非洲本来不是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而属于西欧国家,包括英法意大利等,战后前列强实力下降,由此美苏看到机会,希望能够取代殖民列强的位置

二战结束后,斯大林对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并不看好,他不相信这些落后国家能够成功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因此也并没有把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苏联对外政策重点

赫鲁晓夫上台后认为,苏联不应该被动地等待一些殖民地国家送上门来,在他们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过程中,苏联应该主动出击

于是,60年代,苏联成立了非洲研究所和拉丁美洲研究所,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国际部和对外联络部加强对第三世界的联系

1949年1月,杜鲁门总统第二届任期的就职演说中就提出了“第四点计划”,表示要积极援助那些没有力量抵制共产主义渗透的国家;例如1960年,哈佛大学学者沃尔特·罗斯托发表《经济增长阶段论:非共产党宣言》。事实上,从副标题《非共产党宣言》就可以轻松看出这篇文章就是针对苏联与社会主义

安哥拉内战的多方势力

安哥拉位于非洲南部,1975年前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反对殖民者的独立运动中,安哥拉围绕着不同的族群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其中主要有三个派别,是主导安哥拉在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反抗葡萄牙殖民者统治的主导力量

在罗安达地区,以姆本杜人组成的“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简称“安人运”,领导人是内图

安哥拉北部地区和卡宾达省的巴刚果人组成了“安哥拉人民联盟”,后来改名为“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简称“安解阵”,领导人是罗伯托

奥文本杜人则成立了“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同盟”,简称“安盟”,其领导人物是萨文比

这三派之间为了争夺领导权和国际支持,彼此之间的斗争从未中断,这不仅削弱了民族解放运动中应有的政治团结,而且为国际势力介入安哥拉和非洲事务打开了方便之门

苏联、古巴与安人运

安人运的背后,主要的大国支持者是苏联,政策执行者则是古巴

1974年葡萄牙殖民者被赶走之前,10月份苏联就加强了对安人运的支持。根据美国的情报显示,1974~1975一年之间,苏联对安人运的支持达到3亿美元,是过去15年中,苏联对整个安哥拉支持投入的5倍(6000万美元)

美国、南非与安解阵

从1974年开始,最初是CIA为安解阵提供了30万美元援助,1975年开始,从美国而来的国际援助,通过安哥拉的邻国扎伊尔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安哥拉,进入到“安解阵”

安解阵领导人罗伯托个人有比较大的问题,性格独断专行,排斥异己,同时也脱离群众,不在安哥拉国内,而是在扎伊尔指挥

因此美国也并不太看好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而只是因为他和苏联支持的“安人运”相互对立,所以抱持着一种敌人支持的我们就反对的态度而支持安解阵

因此美国也不好直接出面,而是通过南非,由南非直接派遣自己的国防军进入到安哥拉,替美国人卖命

第四节 苏联陷入阿富汗战争

背景介绍

二战结束后,美苏展开了霸权争夺,即冷战。另一方面英国要从印度次大陆撤退。阿富汗作为原英属印度的附属国,英国撤退之后留下的势力真空,美苏展开争夺

1954年,美巴确立同盟关系,而阿富汗达乌德政权则积极靠向苏联

1973年,阿富汗共和国成立,为加大对阿富汗的影响力,苏联支持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

1978年,人民民主党的激进分子一直搞暗杀行动,杀死了阿富汗领导人,扶持塔拉基上台。1979年9月,塔拉基又被其副手阿明所取代

1979年12月,苏联支持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在政变中上台。此时阿富汗国内形势十分混乱,卡尔迈勒推行俄国化的企图遭到武装反对后,他要求苏联援助,对反对派进行镇压。于是勃列日涅夫决定向阿富汗出兵8万人,苏联阿富汗战争爆发

阿富汗战争的实际局面

令莫斯科没有料想到的是,大批反苏势力集结在阿巴边境地区,靠近巴基斯坦一侧,他们在那里接受外援,包括美国、巴基斯坦、沙特、土耳其等多个国家;这批反苏势力在众多境外国家的支持下,与苏军展开了游击战

这些人衣食无忧,接受外国人培训和援助,自由穿越杜兰德线与苏军开战战斗,而苏军则必须遵守杜兰德线为阿巴国际边界,无法过境作战,这种情况下苏联根本无法有效打击反抗势力

同时,在阿富汗境内,因为苏联扶持了卡尔迈勒政府上台,而阿富汗境内的普什图人区部落区,苏军无法进入,大批反苏势力正是在那里,如果打算镇压这批反叛者,苏联只得通过卡尔迈勒政府,故此苏联需要不停地给阿富汗政府提供武器、金钱、粮食等各种援助

一方面,苏联需要在阿巴边境地区庇护的反苏势力展开游击战;另一方面需要不停援助卡尔迈勒政府去平叛阿富汗境内的反苏势力,两边都是无底洞

苏联专家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无论如何,苏联也不可能打赢这场战争,建议及早撤退

苏联对于撤退的考虑

1982年夏,苏联通知美国准备从阿富汗撤退,希望美国给予支持。美国口头上表示希望苏联及早撤退,但是另一方面却继续加大支持在巴基斯坦境内庇护的反苏势力,这批反苏势力很快长大,也就是后来的阿富汗塔利班

撤退方案,莫斯科仅有两种选择:安全撤退与不完全撤退,苏联为这场战争耗资巨大,因此优先选择不完全撤退,即维持自己在阿富汗的势力。而对阿富汗而言,他们优先考虑维持其领土与主权完整

由于阿富汗政府始终不承认杜兰德线,它主张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人和俾路支地区都是前阿富汗领土,因此需要巴基斯坦参与谈判。而巴基斯坦基于杜兰德线建国,它绝不可能重启边界问题谈判以动摇自身的根基。

本来形同尖锐的阿巴边界矛盾被苏联阿富汗战争淹没,而苏联想要结束这场战争,使得阿巴边界矛盾又浮出水面。阿巴无法谈判,导致苏联的阿富汗撤退方案就受到了影响,找不到合适的撤退方案,这场战争就要继续。就这样,自莫斯科认识到需要尽快撤军以来,这场阿富汗战争边打边谈

到1986年,苏联已经被这场战争拖得筋疲力尽,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开会时叫到:“我们已经在阿富汗打了6年,如果不改变,还得打20~30年……我们为什么一方面承认我们的部队没能力控制形势,另一方面又要无休止的打下去呢?……”

当年英国人费尽心血建立的杜兰德线,而今成为保护反苏势力的“科学边界”,他们在这里接受外国援助,生存无忧,装备齐全,自由翻越杜兰德线与苏方展开游击战。而苏房必须遵守杜兰德线为阿巴国际边界,久而久之这里兴起一股反苏势力:阿富汗塔利班

苏联完全撤退阿富汗及影响

最终,莫斯科决定完全撤退,宣布1989年2月15日前完成撤军。撤退前夕,为了留一点面子,莫斯科不惜动用联邦储蓄金来支付阿富汗军队的工资,苏联在从阿富汗撤退之后不久就解体了,因此也被誉为帝国的坟墓

苏联完全撤退阿富汗之后,阿巴边界的“黑洞”完全保留,成为了庇护反政府分子的天堂。之后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也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重蹈覆辙,陷入这场战争泥潭,不仅如此,美国的阿富汗反恐战争、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诞生,带动阿巴地区全局势恶化,直到今天

目前,美国选择了不完全撤退,即留有一定的美军势力在阿富汗

当前,我们提倡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如何避免陷入阿巴边界的“黑洞”,值得深思

第五节 苏东剧变与冷战的落幕

为什么苏联会解体

1991年11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飘扬69年的镰刀加斧头旗帜徐徐落下

二战之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想对苏联僵化的体制加以改动,除斯大林外也都有所行动,但是直到80年代中期,苏联的改革都是修修补补,没有突破

到8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缓慢、同时又深陷阿富汗战争,从上到下都人心思变。此时上任的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打算大干一场

戈尔巴乔夫主导的改革

戈尔巴乔夫存在一些明显缺陷:对改革缺乏科学的思路和全局观念、改革缺少章法,个人的威望不足

首先,他没有从最需要改革的农业领域入手,而农业一直是长期困扰苏联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长期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政策,使得农业缺乏活力,农产品供应短缺,这涉及到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

另外一个缺乏章法和规划的地方是他贸然提出了“加速战略”,即没有改变苏联工业的基本格局下,加快速度。苏联长期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一直没有被打破,而戈尔巴乔夫在原有经济结构没有改变的前提下还要贸然加快速度

1988年经济体制改革成效不足,此时戈尔巴乔夫认为,可能是政治体制的原因,因此他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在他的《改革与新思维》当中,提出公开性,实行“社会主义多元化”和“舆论多元化”,于是苏联一下出现了500多个政党和600多个社团,反而成为人们发泄对改革不满的渠道

此时的戈尔巴乔夫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反而提出了民主化的改革,大力推行选举制度。推行选举使得苏共丧失了掌控力,并使得苏共内部分裂:出现了以叶利钦为首的“激进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保守派”,戈尔巴乔夫本身则属于“温和派”

八一九政变

1989年8月19日发生了一场政变,就是保守派为了保证自己对苏共政权掌控力的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早晨6点,副总统亚纳耶夫在电视中宣布接管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命令国防部长亚佐夫将军队调入莫斯科,此时戈尔巴乔夫正在克里木半岛度假,亚纳耶夫宣布限制戈尔巴乔夫的活动

此时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对抗已经白热化,最终在叶利钦的努力之下,苏联的空降兵司令、空军司令、海军司令和驻扎在莫斯科周围的陆军师都一步一步倒向叶利钦。亚纳耶夫发现大势已去,派亚佐夫去克里木寻求戈尔巴乔夫的支持,目前的档案显示,在最关键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倒向了激进派一边

八一九政变使得苏共中央的权力迅速向激进派手中转移

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与苏联的解体

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趁乱在8月20、21日宣布独立

虽然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但是如果俄罗斯不独立,苏联仍然可以存在,因此戈尔巴乔夫深知此事的态度取决于叶利钦的态度,但是叶利钦已经等不及要埋葬苏共了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宣布独立,并宣布了独联体的建立,同时也宣告苏联的不复存在

东欧剧变

东欧国家巨变从波兰开始,逐渐蔓延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包括东德

在80年代的时候,东欧国家面对的形式同样非常严峻,一旦盖子被掀开则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个盖子恰恰也被戈尔巴乔夫所翻开

1988年波兰发生大规模罢工潮,89年2月与统一工人党进行圆桌会谈,宣布其合法地位,

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第二年两德统一,东德并入了西德

1989年12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天鹅绒革命”,捷克共产党也交出了自己的权力

冷战的结束与之后的结果

冷战以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解体而放弃社会主义路线,退出冷战竞争而结束,这个结果不仅东方国家没想到,连西方国家也感到惊讶

在这个接触上,西方学者抛出“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各国历史发展的最终归宿,目前看来,这个结论明显言之过早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9.战斗的基督教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