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实验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初中化学》实验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初中化学》实验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b8e65c90f59efbc12b08db187a3136f
《初中化学》实验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燃烧实验
硫在空气/氧气燃烧
硫的燃烧化学方程式
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S + O₂ ==点燃== SO₂
在空气中燃烧
持续燃烧,放热,有淡蓝色火焰
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燃烧
持续燃烧,放热,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水的作用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
铁在空气中加热/缓慢氧化/生锈
铁在空气中加热
不反应
铁丝变红(无法燃烧)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生锈
4Fe + 3O₂ == 2Fe₂O₃
4Fe + 3O₂ + nH₂O == 2Fe₂O₃ · nH₂O
铁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装置
集气瓶,铁丝,火柴,镊子,酒精灯
实验药品
铁丝(水,制取氧气的药品)
实验步骤
制取并用集气瓶收集氧气
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
把铁丝前端绑木条,点燃后放进集气瓶中
化学方程式
铁+氧气 ==点燃==四氧化三铁
3Fe+2O2==点燃== Fe3O4
实验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设计等
为什么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铁丝局部的温度以利于铁丝持续地燃烧
为什么让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
引燃铁丝
为什么要等火柴燃烧将尽时,再将铁丝插入集气瓶?
以防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为什么集气瓶内预留少量水?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为什么无法点燃铁丝?
铁丝生锈
氧气浓度较低
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铁丝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碳(其实还包括微量的硫、磷),碳与氧气或熔融状态的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使体积迅速臌胀,推动周围的呈熔融状态的铁及其氧化物向四周飞溅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目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仪器
集气瓶、燃烧匙、橡胶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
使用药品
红磷,(水,空气)
实验原理
利用某些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化学方程式
红磷+氧气 —— 五氧化二磷
4P + 5O₂ ==点燃== 2P₂O₅
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打开弹簧夹,把导管一端放到水中,用手握住集气瓶,看水中的导管是否冒气泡
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红磷燃烧停止,慢慢白烟消失,等瓶内恢复到常温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时发黄白光,放热并产生大量的白烟。
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剩余气体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
实验误差
结果偏小的原因:
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结果偏大的原因:
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改进方案
使用白磷代替红磷
更换不需要点燃的实验装置
燃烧的条件探究
白磷的燃烧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
0.铜片、水、玻璃杯均不燃烧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2.铜片上红磷不燃烧
3.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4.通入氧气后,水中白磷燃烧
实验结论
对比10,可燃物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对比12,可燃物需要达到着火点才会燃烧
对比134,可燃物需要与空气/氧气接触才会燃烧
上述三者缺一不可
装置缺点
(残留的)白磷有剧毒,须小心进行后续处理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
白磷在水下燃烧通入的是氧气,和白磷在空气中的燃烧对比,没有严格地控制变量
改进装置
优点
反应在试管中进行,不污染空气
操作便捷
可燃物的燃烧
实验现象
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
有玻璃罩的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无玻璃罩的蜡烛可在前者熄灭后继续燃烧
小木条可以被点燃;煤块加热一段时间后才会燃烧
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燃烧需要空气
燃烧需要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上述三者缺一不可
粉尘爆炸
实验分析
吹散面粉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塑料盖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
蜡烛熄灭
爆炸消耗了所有氧气
粉尘阻挡了蜡烛与氧气接触
面粉厂严禁烟火,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实验原理
CuO + CO ==高温== Cu + CO₂↑
实验装置
类似于 #实验 碳还原氧化铜
尾气处理装置
酒精灯点燃
气球收集气体
实验现象
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产物是二氧化碳
注意事项
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预热
试验后,先熄灭酒精灯,在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尾气处理——点燃/收集气体
碳还原氧化铜
实验原理
2CuO + C ==高温== Cu + CO₂↑
实验器材
试管、酒精灯、酒精灯网罩(或酒精喷灯)、铁架台、导管
实验装置
类似于 #实验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固固加热型
实验药品
氧化铜、木炭粉末、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
开始时,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加热一会后,部分黑色粉末变红,导管口持续冒出气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分析
开始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空气中二氧化碳较少,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高温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以及无色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
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设计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酒精灯需加上网罩/使用酒精喷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石灰水倒流回试管内,炸裂试管
碳粉过量的目的,:使碳完全还原氧化铜,防止其再次被氧化
反应结束的标志:不再有气泡冒出
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氢气还原氧化铜
类似于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配置溶液
酸碱的化学性质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粗盐提纯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三维条件下高糖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影响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三维条件下高糖对牙周膜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潜能的影响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f458870d476c950178660444fe74687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视觉)表象能力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视觉)表象能力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fbcf3eff9ef20734ebc4a97c875ff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