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宫殿、坛庙、陵墓讲解脑图思维导图

宫殿、坛庙、陵墓讲解脑图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345517445 浏览量:102023-09-26 21:46:5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宫殿、坛庙、陵墓讲解脑图思维导图

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历史全内容讲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宫殿、坛庙、陵墓讲解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宫殿、坛庙、陵墓讲解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5c66109f4930178db9ce77843b03be8

思维导图大纲

第四章 宫殿、坛庙、陵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宫殿(“三朝五门”“左祖右社”东西两侧设太庙和社稷坛)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阶段

“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夏、商

特点:在瓦没有发明以前,茅草盖顶,夯土筑基,结构初步完整,轴线出现应用于群体建筑

实例: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先驱),都只发现了夯土台基却无瓦的遗存

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春秋战国

特点:夯土高台,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陕西岐山凤雏出土了瓦,但数量不多

实例: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含元殿

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汉

特点:前殿规模宏大,形式隆重;林苑格局自由,富有园林气息

实例:未央宫、上林苑

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隋以后

特点: 周礼制度,前朝后寝(商周以来) 横向排列三朝(汉晋南北朝) 纵向布置三朝(隋以后)

实例:隋大兴宫、唐大明宫、明初宫殿

总结:宫殿建筑发展趋势——宫中前朝加强纵向建筑,空间层次,门殿增多;后寝居住方式和宫苑相结合、自由布置、变得规整,采用庭院结合

三朝五门

宫内主要政治活动,分三朝

内朝: 治朝——君臣日常朝会,处理诸臣奏章 燕朝——君王接见群臣,宴饮活动之处 外朝:新王登基,元旦等重大场所

皋(gao):王宫最外一重门 库:库房 雉:双观 应:治朝之门 路:燕朝之门,门内为天子、嫔妃燕居之所

实例

明清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外)中和殿(治)保和殿(燕)天安门(皋)端门(库)午门(雉)太和门(应)乾清门(路)

唐大明宫

唐代朝会之所,政治中心

特点:位处高地,居高临下;总平面为南宽北窄不规则梯形

布局: 面积约为明清紫禁城4.5倍;传统的“前朝后寝”,分外朝、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三殿(南北轴线)—— 大朝-含元殿-三朝中外朝重大仪式,平面为双槽副阶周匝,殿身面阔11间;顶层单层殿,上覆盖重檐庑殿顶,外观尺度巨大气势恢宏 治朝-宣政殿 燕朝-紫宸殿-殿后以太液池为中心内廷,殿阁楼台三四十处,形成宫与苑结合的起居游宴区

评价:建筑造型雄伟、壮丽,表现了唐朝的兴盛与气魄

明清北京宫殿

时间:明永乐年间

布局:外朝+内廷 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居于中轴线上,东西两侧文华殿、武英殿 内廷:中路中轴,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东西两路对称布置东六宫西六宫

特点:周围有护城河;北面(神武门)南面(午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门上设重檐门楼,四角角楼(三重檐、歇山顶、十字脊折角)

设计意匠: 突出一条纵穿南北主轴线与北京主轴线连在一起; 侧轴线起点,大清门到终点景山,主次分明、高低起伏、纵横交错,将帝王宫殿磅礴气势发挥极致; 空间序列三个高潮:大清门-千步廊-天安门 天安门-亭院-端门-午门 太和殿-三大殿 封建礼制伦理纲常贯穿其中,体现“择中立宫”“前朝后寝”“三朝五门”等级观念

风格特征: 三座殿宇立于白石台基上,红墙黄琉璃瓦,色彩分明,建筑体形主次分明,富于变化;宫殿布置附会天象,乾清宫-天,坤宁宫-地,东西六宫-十二星辰,形成众星拱卫的格局;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利用建筑群烘托皇帝的崇高和神圣,达到巅峰造极地步; 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密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烘托出三大殿的威严、崇高

建筑技巧:在建筑处理上,以小衬大,以低衬高的对比手法突出主体;屋顶按照等级次序使用;建筑细部和装饰有繁简高低之别;殿和门旁边有衬托房屋尺度的装饰物,以示皇权神威;建筑色彩采用强烈对比,白色石基,土红墙面,朱色门窗,青绿彩画,黄色琉璃瓦,显得绚丽璀璨,光彩夺目

评价:高度程度化定型建筑单体,通过匠心独运的规划布局,充分满足皇家复杂功能需要,森严门禁戒卫,繁缛礼制等制度需要;表现出帝王至尊,江山永固主题思想,创造富丽堂皇群组空间和建筑形象;是中国大型古代建筑群组的杰出代表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外朝重大仪式用;三重台基,内外装饰繁荣,进深面阔大,一切都是最高等级

中和殿:三开间正方形殿,单檐攒屋顶,皇帝大朝前休息

保和殿:重檐歇山九间殿,宴会场所

坛庙(礼制建筑)

祭祀是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大约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坛庙起源于祭祀

不同时期的庙坛: 新石器时代后期(运用工具)-良渚文化祭坛、红山文化女神庙 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周)-河南安阳殷墟祭祀坑(青铜器、甲骨文)、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 封建社会时期-明清北京的庙坛(左祖右社)对坛庙的祭祀是古代帝王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坛庙的分类

祭祀自然神-天、地、日、月等 “祭天之礼”强调“受命于天”“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祭地之礼”-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分别设圆坛、方坛进行祭祀

汉明堂、武则天万象神宫

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 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先贤祠庙

孔子庙、诸葛武侯祠等

北京天坛

位于北京正阳门外东侧(以东、南为尊)

总体布局:坐西朝东 内外两重坛墙,东南、西南为方角;东北、西北为圆角;整个天埭由三组建筑组成,内坛偏东成一条轴线,南为祭天圜丘坛群组,北为祈求丰年祈年殿组群 ;主轴两侧,供皇帝的斋宫,坐西朝南 ;两道坛墙主路南侧为神乐署和牺牲所

圜丘: 1、帝王冬至日祭祀场所,主体“坛而无屋”,三层露天圆台,周围环境两重低矮院墙 2、色彩:坛身洁白、高雅、端庄;象征性:以圆象天,以方象地,烘托祭天主题 3、圜丘以北小型圆形建筑,配套建筑:神厨神库

祈年殿: 1、祈年门和皇乾殿为明代遗物,皇乾殿供存放天地神主之用 2、祈年门与祈年殿距离为殿总高的3倍,构图视角极为得当,色彩统一为青色,台基高,层层收缩

丹陛桥--连接南北两坛通道 1、把分布在南北两端两组群有关联结成超大整体。 2、天坛地形南高北低,突出丹陛桥。

风格特征:祈年殿3层屋檐用三色琉璃,上层蓝色象天,中层黄色象地,下层绿色象万物;清代三色改为一色青琉璃瓦,消除色调繁杂的弊病,显得格外安定;祈年殿殿顶为三重柱子支撑,位于中心承托殿顶的是4根就高大的龙井柱,象征四季;中间一重12根金柱,外围一重12根檐柱,分别象征十二月和十二时辰

北京社稷坛

方位象征、皇权至上

坛三层,上铺五色土,象征东、西、南、北、中天下五方之土都归皇帝所有; 严整细致的风格特征

北京太庙

供奉先祖

陵墓(选址)

商周时期的“黄肠题凑”——用短方木垒成的墓 战国时期开始用空心砖

代表性陵台:秦始皇营骊山陵——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人格介绍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格介绍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格介绍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1bd2307a155f025df01cdd9f9f530d1

单品设置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单品设置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单品设置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4ca61a162dfc404b3f8dc4d387e9b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