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思维导图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547011003 浏览量:982023-10-05 22:08:37
已被使用10次
查看详情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思维导图

专业能力解读,组织能力训练,表达能力训练等其他能力训练全内容分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b84757e901c30ff5ccf3261ad1c17c2

思维导图大纲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章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解读

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

一、对小学教师职业角色的解读

教师角色意识----就是指教师对自身角色地位、相应角色行为规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认识,理解与体验,不仅包括 动态的教师对角色进行认识、理解的过程,也包括静态的教师对角色认识、理解的结果

(一)小学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 (二)小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小学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四)小学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二 、小学教师角色意识缺失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教育 (二)课堂教学 (三)自身专业发展

三、 强化小学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主要方法

(一)确立新型的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对小学教师角色地位的认识 (二)掌握新时期小学教师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三)培养小学教师对职业角色行为及其结果认识判断的反思能力

第二节 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

一、 什么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专业特征 (二)学校发展与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二 、什么是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影响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

1.学校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支持程度不同 2.教师已有业能力的基础不同 3.教师职业情感和发展动力不同

(二)促进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建议

1.立足学校内部促进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2.立足学校外部促进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第三节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能力训练目标

一、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全方面、深层次

二、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现实意义

(一)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利于真正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 (三)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有利于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我国对卓越小学教师的培养要求

三大职责: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其中培养人才是其根本职责

三位一体: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

必然途径:是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

四、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卓越教师的目标内涵

特点:卓越的小学教师依具有鲜明的教师职业情感与倾向性,有 扎实的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有宽厚的学科基础和执教学科的专 长。

指导思想:立足基础教育实践与改革发展趋势,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 科、强学科和跨学科的资源优势,以推动教师教育创新为基本理念, 以提升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

培养目标: (1)具有积极、明确的专业情感和态度,并能自觉、有效地融于小学教 育教学过程中。 (2)具备基本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多元文化的全球视野。 (3)掌握小学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的特殊方法和和技能,掌握 教育教学的普遍知识和技能,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学并在某一学科方 向上有所专长。 (4)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有效教学环境而实施个性化教学,具有对 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专业上可持续发展能力以 及不断创新能力。

五、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卓越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指标体系

(一)素质结构

卓越小学教师

1.卓越教师精神

2.卓越教育知识

3.卓越教育能力

(二)指标体系

1.专业精神

2.知识结构

3.能力结构

六、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的举措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前提和保障

(二)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工作改革与创新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基础和关键

1.要科学规划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 2.要适当增加专业课的学分比例以及学科教育选修课的内容。 3.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4.要建立健全顶岗实习和实习支教的教师培养模式。

(三)教师自身努力和主动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实践是卓越教师培养的内生动力和关键要素

第二章小学教师教育组织能力训练

第一节 教材解读能力训练

一、教材解读能力训练

1.教材解读现象存在的客观性 2.教材解读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3.教材文本的特点 4.小学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误区 5.小学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6.教材文本解读的具体过程 7.教材解读的基本步骤 8.教师教材文本解读的影响因素及水平的提升

二、教材解读现象存在的客观性 潜意识层面的本能反应提升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三、教材解读能力训练的必要性

四、教材文本的特点

(一)教材是一种文本

(二)教材是一种特殊的文本

1.从文本到教材文本:教材文本形成的特性。 2.教材是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 教执文本地住的特殊性 3.教材具有较强的社会控制功能:教材文本 功能的特殊性 4.教材主要面对特定社会的教师和学生:教材文

(三)教材文本的局限性

1.教材价值取向的偏离 2.教材所涉及主题的局限性 3.教材缺乏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模相性 4.教材知供结构的欠缺 5.教材作为一固定的文本,不可能具有普遍的适切性 6.教材意义的不可控制性

五、小学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误区

(一)作者、编者等外部制约因素为中心的“作者中心”的解读。 (二)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读者中心”的解读

六、小学教师对教材文本解读的基本原则

(一)教师教材解读应关注开放性、多元性. (二)教师对教材解读应关注历史性 (三)教师教材解读应兼具创造性与生成性 (四)教师教材解法应具有反映个人体悟的个性化设计 (五) 教师对教材解读应兼顾现实性和长远性

七、教材文本解读的具体过程

(一)教师对教材内化解读

1.教师对学生“先入之见”的感知 2.教师对教材内客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 3.教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彰显

(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共读

1.通过教师的“读”为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课堂对话情景 2.教师“读”要体现学生在课堂对话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 3.教师的“读”要不断修正、重组、完善师生的“前理解,实现视界融合

八、教材解读的基本步骤

1.系统备课 2.对当前文本进行解读 3.发扬独立钻研的精神

九、教师教材文本解读的影响因素及水平的提升方法

(一)教师教材文本解读的影响因素

1.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生发展的影响 3.教学目的的影响 4. 教学理论的影响

(二)教师教材文本解读水平的提升方法

1.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2.提升教师自身的主体意识 3.建构与时俱进的价值体系 4.形成新的知识观,优化知识结构

第二节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训练

一、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内涵

1.课堂教学组织:指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管理效能,调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实行的一系列组织管理手段。 3.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操作能力。 4.课堂教学流程三环节:备课、上课、评价 5.三个主要组成因素(成分):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对教学活动起控制作用)

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具体构成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1.教学工作是按一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计划地进行的。 2.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3.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教学内容安排的层次性十分重要。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1.教学活动组织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的设计、二是教学活动的操作 2.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种有秩序的教师工作方式和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总和。

(三)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

1.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案具体落实的过程 2.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控制,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适时课堂教学活动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向展开 ②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 ③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反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调控 3.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是对教学活动实行控制的工具,操作(组织)和控制都离不开教师的语言

三、组织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1.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还必须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二)组织课堂教学应坚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原则

1.静中有动:课堂必须有一个宁静的自学氛围,由教师组织安排,对影响教学气氛的不良因素,应主动排除,保证学生安静的学习。 2.动中有静:可以克服''满堂灌''的盲目训练的弊端,而且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坚持''放中有收,收中有放''的原则

1.放中有收:指在知识领域内的“放”,在教学过程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放”。 2.收中有放:是指教师所控制的知识范围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以根据教学进展的情况,适当放宽或缩小知识尺度,同时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冲破知识“禁区”,向更广泛更深入的领域探索。

四、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阶段的组织管理

1.课前做好充分准备是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二)启示课阶段的组织教学

启示课阶段的组织教学,是整个组织教学的关键环节。 1.恰当提问法 2.使用眼神制止法 3.突然沉默警告法

(三)授新课阶段的组织教学

授新课是一堂课教学的核心,组织教学围绕这个核心进行。 1.要组织全体学生都参加获得知识的实践 2.留心观察法 3.课堂间隙过渡的组织法 4.应变式组织教学法

(四)结束课阶段的组织教学

总结课是一节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本节课和下节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课后复习及作业起重要作用。

五、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课堂组织管理

1.管理是一种特殊行为,会实现目标而实施的组织、控制、协调、促进的行为。 2.管理行为三要素: ①目标 ②组织人员 ③人员的协调配合 3.课堂教学和管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课堂组织管理的有效性

1.有效课堂管理的本质是对“管理”行为的管理,是“通过运用行为管理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方法,促进课堂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规范行为的基础上的创造性”。 2.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行为的区别: ①目标不同 ②行为方式不同 ③实施对象不同 3.措施: ①教师要加强对时间的有效管理 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③教师要加强自我教学的有效管理 ④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三)课堂组织管理有效性的特征

1.课堂严谨科学 2.课堂教学过程完整、生动、流畅,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 3.教学结果实现师生双赢,教学相长。

(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1.课堂教学方法都有效性

2.课堂时间管理的有效性

(1)课堂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时间分配不合理 ②学生注意力集中、专注时间不足 ③不必要时间消耗过多 ④时间利用效率偏低 (2)时间管理对策 ①科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②专注学习时间 ③无谓消耗的教学时间要最小化 ④既定教学时间利用要高效

3.课堂组织的有效性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 (3)注意赏识、鼓励学生

4.课堂规则制定的有效性

(1)减少组织教学的时间 (2)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3)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4)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组织能力训练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现实反思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的方法及程序

(一)主题确定阶段的组织形式及教师指导 1.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2.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主题 3.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然分组 (二)活动策划阶段的组织形式及教师指导 1.指导学生了解活动方案的基本格式 2.让学生明确活动方案撰写的具体要求 3.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 4.指导学生制订活动方案 5.方案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三)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教师指导 1.在学生们进行总结交流时,教师指导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怎样指导学生多样化表达活动结果? 3.怎样组织总结交流的课堂? 4.怎样指导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档案袋?

第三章小学教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第一节 语言表达基本能力训练

教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履行教育职能、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不规范 二语言表达不清晰 三语言表达不流畅 四语言逻辑性不强

一、语言表达基本能力训练的意义

1.教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课堂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 3.教师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新课标对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口语主要是组织、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能调控课堂的学习节速度和节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更强的教师口语技能,才能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相关前期研究

分为两类: 1.关于教师口语整体的研究 2.关于教师口语教学的其中一部分___普通话教学的研究

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1.不断丰富文化底蕴,具有广博的知识 2.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与哲学修养 3.吸取文学艺术营养以滋润语言 4.学习语言发声知识,提高语言表达技巧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语言训练

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特点

1.规范性 2.科学性 3.简明性 4.教育性 5.激发性 6.鼓励性 7.趣味性

二、教师课堂语言应用的基本类型

1.引入阶段的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讲解阶段的课堂教学语言 讲解阶段是课堂的核心部分,是整节课最重要的组成,学生所学的全部知识都在这一阶段。 3.课堂小结的课堂教学语言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误区

1.言而不精 2.少而不精 3.多而不当 4.快无节奏 5.慢无要领 6.乱而无序 7.淡而无味

四、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的主要原则

(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

1.语言的“甜”源自对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爱。 2.要注意心理修养,善于控制和表现自己的情绪。 3.注意揣摩语言技巧,运用语气,语调,节奏等把话说的更“甜”一些。

(二)教学语言的速度要得当

考虑因素: 1.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 2.教学内容因素 3.教学环境因素

(三)教学语言的响度要适当

对有声语言来说,响度合理是保证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效果的最重要条件之一。

(四)讲课要有节奏感

语言节奏是指讲课时语音、语调的高低和说话的速度。 1.语音要清楚流畅 2.语调要抑扬顿挫 3.说话要快慢适度

第三节 教育活动语言训练

一、表扬用语方法及技巧

(一)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表扬滥用及错用的一些现象 1.现象一:对表扬的滥用 2.现象二:对表扬的错用

(二)表扬的正确运用方式 1.能力观的影响 2.内外部动机的影响 3.表扬类型的影响

二、批评用语方法及技巧

(一)批评教育口头用语的重要作用

(二)教师的口头批评教育语言

(三)批评用语的使用误区及原因分析

1.消极语言的主要表现 2.学生对消极语言的态度与采取的应对方法 3.消极语言对学生的危害性 4.消极语言存在的原因

(四)批评用语的使用方法及基本原则

1.加强教师职业修养 (1)思想修养 (2)角色意识 (3)文化知识修养

2.注意批评教育的效果 (1)批评不是侮辱,不是恐吓,不是强迫,不是挖苦 (2)批评教育不应该过多地涉及学习方面的问题,大都是针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 (3)批评教育要公平公正 (4)应该认识到批评是应该有的一种教育方式

3.必须充分了解批评教育的具体情景 (1)教师作为批评者应有足够的感情投入 (2)对问题深刻而准确地把握 (3)较多的相互了解

4.必须十分讲究批评教育的技巧,正确把握教育原则

5.培养语言修养 (1)用表扬代替批评 (2)批评应注重给学生''良性刺激'' (3)批评学生要坚持说你与动情相结合 (4)批评的方式要有针对性,注重灵活性 (5)批评的对象应指向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本身

6.批评教育学生时必须正确对待批评教育对象 (1)尊重学生就是意识到学生是人 (2)尊重学生就是要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 (3)尊重学生就是教师要正确认识自身的教育功能 (4)教生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7.热爱学生是批评教育学生的重要条件

8.社会全面为教师执教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第四章 小学教师教学书画能力训练

第一节教学书写能力训练

一、用笔知识

(一)对毛笔的认识

1.毛笔的种类 2.毛笔的构造 3.毛笔的选择 4.毛笔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二)执笔法(擫、押、钩、格、抵)

(三)书写方法 1.用腕法 2.发力法 3.执笔 4.身法

二、毛笔字训练内容(毛笔字基础)

第二节 小学课堂简笔画训练

一、教学简笔画及其主要功能

二、教学简笔画的表现范围

三、教学简笔画的造型特征

1.简略 2.概括 3.夸张 4.变形 5.快捷 6.线条流畅明朗

四、''教学简笔画''在教师教育中的意义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拓展想象空间 3.抽象具象结合 4.促进理解领会 5.活跃课堂气氛

五、教学简笔画的练习与有效训练方法

(一)教学简笔画的绘制工具 (二)教学简笔画的主要技法 1.线描法 2.线面法 (三)不同种类的线条练习 (四)对形的观察与认识 (五)以几何形为基础的静物练习 (六)交通工具及部分机械的简笔画练习(七)风景简笔画 (八)鱼、虫、动物简笔画 (九)人物简笔画

第五章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训练

第一节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情况概述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对比分析

(一)多媒体教学的正负效应 (二)传统教学的正负效应 (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

二、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应用的探索

1.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2.教学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3.素质教育和技能、智能训练 4.多媒体教学设计与教改创新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1.正确认识教学''课件'' 2.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3.利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现双向互动教学

第二节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对于新时期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育形式及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1. 教育形式迫切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2.新课程改革使教师面临挑战 3.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相互依存

(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二、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提高教育队伍中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2.转变教师观念 3.采取措施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二)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制

1.职前培养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2.在职培训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要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实践

(五)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试、技能比赛或课题研究等活动

1.通过参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来提高水平 2.通过举行计算机应用技能比赛和研讨活动来提高水平 3.通过课题研究来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素养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分析

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三)指导教学改革实践

二、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1.萌芽阶段 2.发展阶段 3.推广阶段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一)掌握学习理论 (二)混合学习理论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策略和评价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步骤

1.课前准备阶段 2.课中教学活动设计阶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学生学的策略 2.教师教的策略 3.教学相辅的策略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

1.教学评价的作用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第六章教育偶发事件应变处理能力训练

第一节 教育机智解读

一、教育机制的内涵

二、教育机制面临的现实困境

三、教育机制的分类

四、教育机制的影响因素

五、关于教育机制与教育智慧、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关系

第二节 教师应对偶发事件处理方法的选择

一、小学教师应对课堂偶发实践方式的分析

(一)应对学生因素引发的课堂偶发事件的方式 (二)应对环境因素引发的课堂偶发事件的方式 (三)应对教师因素引发的课堂偶发事件的方式

二、小学教师应对课堂偶发事件方式对学生影响的分析

(一)压制性的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1.教师的想法 2.学生的看法 3.对学生的影响

(二)不作为的方式对学生有影响

1.教师的想法 2.学生的看法 3.对学生的影响

(三)爱心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1.教师的想法 2.学生的看法 3.对学生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机智的培养方法

一、小学教师教育机制的特点

(一)小学教师面对的教育突发情境更加复杂多样 (二)小学教师渴求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 (三)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时机的把握时常是直觉性的 (四)小学教师教育机制的发挥受教学经验的影响

二、小学教师教育机制的养成路径

(一)以关心学生为情感指向 (二)融入儿童生活,并对其保持敏感性 (三)对教育情境进行全身心的关注 (四)在实践中形成反思力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和写论文(岭南师范学院 刘惠卿)2023.01.26   彭深惠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和写论文(岭南师范学院 刘惠卿)2023.01.26 彭深惠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和写论文(岭南师范学院 刘惠卿)2023.01.26 彭深惠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2910525142de5e474dd0386e2319ca8

唯物辨证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唯物辨证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唯物辨证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9fae2a8c4bb36b6a21867327eb889b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