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医学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思维导图

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二硫碘化钾 浏览量:22023-07-13 20:42:5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思维导图

讲述了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3bbe21d3a4e03755d3547e7017bb330

思维导图大纲

神经病学课堂笔记之运动系统、反射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运动系统的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

症状: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

2.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是指大脑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第五层的巨锥体细胞(Betz cell),及其下行轴突形成的纤维称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功能。

下运动神经元

是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大脑皮层→锥体束(包括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放射冠→内囊→【皮质脑干束:在脑干交叉至对侧→脑神经运动核→脑神经(除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俱接受双侧支配)】·【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交叉→(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皮质脊髓侧束→对侧脊髓前角细胞→前根→周围神经→肌肉)·(少部分不交叉继续在同侧下行→皮质脊髓前束→同侧脊髓前角细胞)】

鉴别

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elysis):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硬瘫。

①分布→较广、偏瘫、单瘫、截瘫、四肢瘫痪;

②肌肉萎缩→无;

③肌束震颤→无;

④皮肤营养障碍→无;

⑤肌张力→增高;

⑥反射→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⑦病理反射→阳性;

⑧肌电图、肌活检→正常。

弛缓性瘫痪(flaccid parelysis):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周围性瘫痪,软瘫

3.脑干损害的特点

脑干解剖:①脑干网状结构(参与运动、感觉、睡眠觉醒、生命体征和内脏功能等全部神经系统重要活动);②传导束(运动、感觉);③颅神经核。

特点:交叉性障碍,同侧脑神经周围性瘫痪、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偏侧感觉障碍

Weber综合征:大脑脚病变,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偏身包括面部、舌肌中枢性瘫痪。如果累及到黑质则出现对侧肢体震颤和强制。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脑桥前下部综合征Millard-Gubler:脑桥腹外侧综合征,表现为①病灶侧展神经麻痹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②对侧中枢性偏瘫;③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闭锁综合征:脑桥基底部病变,三叉神经、展神经以下颅神经的运动神经瘫痪、四肢瘫痪。上行网络完好,感觉保留。表现为①病人完全处于缄默不动状态,无自发语言,貌似昏迷; ②眼睑及眼球能垂直运动,以睁闭眼动作或眼球运动与外界交流; ③病人面无表情、不能张口伸舌,四肢瘫痪,病理征阳性; ④有正常睡眠周期; ⑤大小便失禁; ⑥脑电图正常。

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①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神经核); 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疑核、舌咽迷走神经); 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 ④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额部无汗,交感神经); ⑤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三叉神经脊束)、对侧偏身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侧束)。

延髓旁正中综合征Dejerine:①同侧舌肌瘫痪及萎缩(舌下神经); ②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锥体束); ③对侧肢体深感觉障碍(内侧丘系)

脑桥被盖下部综合症:①同侧展神经、面神经麻痹; ②眼球震颤、同侧注视不能(内侧纵束); ③同侧偏身共济失调(小脑中脚); ④对侧痛温觉障碍(脊髓丘脑侧束); ⑤触觉、位置觉、振动觉减退(内侧丘系)

红核综合征Benedikt: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累及黑质见对侧震颤、强直,累及红核见对侧舞蹈、手足徐动及共济失调。

4.共济失调的概念及小脑性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指运动时动作笨拙而不协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随意运动协调障碍(速度、节律、幅度、力量),表现为①姿势和步态的改变、②肢体协调运动障碍、③吟诗状或爆破性语言、④眼球震颤、⑤肌张力降低。

5.反射的分类、记住反射弧、反射改变的意义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联络神经元→传出神经→效应器。

分类

深反射

是指肌肉、肌腱等深部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一般由叩击肌腱引起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C56-肌皮神经;肱三头肌反射-C67-桡神经;桡骨膜反射-C56-桡神经;膝反射-L24-股神经;跟反射-S12-坐骨神经)。

减弱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肌肉病变、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增强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正常情况下,锥体束对深反射的反射弧起抑制作用,锥体束发生病变时,这种抑制作用解除,故表现出深反射的增强)。

浅反射

是指皮肤、粘膜、角膜等受到刺激引起的肌肉急速收缩反应(角膜反射-桥脑;咽反射-延髓;腹壁反射-上T78中T910下T1112;提睾反射-L12;跖反射-S12)。

上下神经元瘫痪均可引起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有神经冲动经脊髓至脑,再由锥体束下传到前角细胞)。

病理反射:一般指babinski征,婴儿可见,在锥体束损害时可见。

反射亢进:阵挛,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使被检查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发生节律性收缩,称为阵挛。(踝阵挛、髌阵挛)。

意义

反射弧中任何一部分有病变,都可使反射活动受到影响,出现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反射活动是受高级中枢控制或称易化的,如锥体束以上有病变,则会使反射活动失去控制,而出现反射亢进。两侧比较,一侧反射变化意义大。

6.各脑叶病变的临床表现、内囊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

额叶在大脑半球表面前1/3,是皮质运动区、运动前区(锥外)、皮质侧视中枢、书写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排尿排便中枢、并与精神情感活动相关。

顶叶在中央后回,司感觉、复杂动作技巧、视觉语言。

颞叶在外侧裂下方,是听觉中枢、感觉性语言中枢、嗅觉中枢、并与记忆联想比较相关。

枕叶司视力。

失语症:意识清楚情况下由于优势大脑半球语言中枢病变导致语言表达或理解障碍。运动性失语见额下回后部,感觉性失语见颞上回后部,命名性失语见颞中回后部,失写症见额中回后部,失读症见顶叶角回。

失用症:意识清楚、无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或轻微情况下丧失完成有目的复杂活动的能力。肢体运动使用见顶叶下部、观念性失用见顶叶广泛损害、结构性使用见顶、枕交界病变。

失认症:意识清楚、基本感知功能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特定感觉辨识以往熟悉的物体。视觉失认见枕叶、听觉失认见颞叶皮质下白质、触觉失认见顶叶角回和缘上回、体像障碍见顶叶。

边缘叶为杏仁核、隔区、丘脑前核、乳头体核、丘脑下部,见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内脏活动障碍。

内囊前肢为额桥束、丘脑前辐射;后肢为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后回辐射、视听辐射;膝部为皮质延髓束。损伤见三偏征,优势半球表现。

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松果体。

7.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下运动神经元定位:脊髓前角细胞及前根(运动受损、肌肉节段性瘫痪)、神经丛及周围神经病变(运动+感觉+自主神经障碍)、脑神经(相应脑神经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定位:皮质(单瘫、jackson癫痫)、内囊(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体征)、脑干(交叉性瘫痪伴感觉障碍)、脊髓(横贯性分段瘫痪、半切综合征见同侧瘫痪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

锥体外系:旧纹状体(苍白球)→肌张力增高与运动减少;新纹状体(壳核、尾状核)→肌张力降低与运动增多。(静止性震颤: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

肌张力增高:肌肉变硬,肢体被动运动时阻力上升。锥体束损伤见折刀样肌张力↑,锥体外系损伤屈伸肌肉张力均↑,被动运动时见铅管样(不伴震颤)和齿轮样肌张力增高(伴有震颤)。

静止性震颤:手指有节律、4-6次/s的快速抖动,安静时明显,活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运动性震颤多见小脑病变。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一、研究内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北京鲁迅博物馆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北京鲁迅博物馆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6dd5fb39ac0566fc4fa2033f0feb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