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行业/职业模板其他社会学概论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社会学概论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847839290 浏览量:762023-12-30 03:31:30
已被使用10次
查看详情社会学概论思维导图

社会学理论相关内容内容讲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社会学概论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社会学概论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e8ce72731aee62c404a219fa1368014

思维导图大纲

社会学概论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

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社会变革的需要

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社会研究先驱的奠定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孔德(法国) 社会学之父

代表作《实证哲学教程》1838年

实证主义实证方法:观察、实验、比较和历史法

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科之皇后

把社会学分为:静力学-秩序;动力学-进步

马克思(德国)

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划时代著作

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创立了社会学基础理论;理论注重实际

斯宾塞(英国)

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社会有机体论;进化论

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涂尔干(法国)

代表作《社会分工论》《社会方法的准则》《自杀论》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理论 机械团结:社会分工不发达,具有相同性与相似性 有机团结:社会分工发达,具有个人异质性

失范理论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韦伯(德国)

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理解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对社会行动研究的根本方法就是理解。

合理性-核心概念

理想类型-关键性概念工具

科层制度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1.芝加哥学派

起源于欧洲,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

著名的社会学家斯莫尔189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

2.结构功能论

帕森斯

著有《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

AGIL功能分析图式

他认为生存必须具备一般条件:适应、达鹄、整合、维模

默顿

著有《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社会安排通常发挥着各种功能

显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

潜功能:是社会所不期望或尚未认识到的

3.冲突理论

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理论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代表作:《冲突的社会功能》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代表作:《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4.交换理论、符号互动论和社会批判论

交换理论

建立者:霍斯曼

修正和发展者:布劳,代表作《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口诀“布劳”而“霍”是交换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默和戈夫曼。

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

5.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奥地利

艾尔弗雷德-舒茨

现象学社会学

《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构》

法国

米歇尔-福柯

关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

《规训与惩罚》《性史》

英国

安东尼-吉登斯

结构化理论

《第三条道路》

德国

尤尔根-哈贝马斯

沟通行动理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法国

皮埃尔-布迪厄

结构主义

《区隔》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百年

1.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康有为开设“群学”

谭嗣同《仁学》中首次提出“社会学”之名

严复最早译介四方社会学论著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

章太炎翻译出版日本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2.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队伍和制度化建设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制度

社会学队伍的形成-专家

学术团体的建立-东南社会学会

期刊和论著的出版-传播

社会调查的兴起

费孝通,抗日战争时期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实地调查

成果:《禄村农田》《云南三村》《昆厂劳工》《个旧旷工》《内地女工》

陈瀚笙,三次大规模的农村调查

成果:《亩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和实践

3.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1979年在北京的召开“社会学座谈会”胡乔木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

“五脏六腑”说,由费孝通提出,借用中医学的术语

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

六腑:六门基础课程,指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国外社会学说

口诀:组织五大业出书,论文理、查城外

4.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

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ze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基本任务: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

积极的态度

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齐美尔)

社会学的特征

整体性

综合性

应用性

经验性

社会学的功能

研究功能

描述性功能(是什么)

解释性功能(为什么,因果联系)

预测功能 (未来会怎样)

规范性功能(应该怎样)

教育功能

帮助人们自觉完成社会化

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社会管理功能

建立规范

提供模式

反馈信息

社会批评功能

实事求是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通过矛盾的分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对各种社会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必然会涉及社会结构和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

敢于拿起批评的武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1.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涵义

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社会现象的性质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含义: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

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一书的论述为代表,并经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等著作系统阐述后走向成熟

基本观点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于研究社会学现象

因果做出说明,在此基础上对现象未来做出预测

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以数字和统计学为取向

3.人文主义方法论

含义: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研究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主要代表: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基本观点

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主要观点

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5.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后实证主义

新人文主义

批判诠释理论

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1.统计调查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统计报表

2.问卷调查

含义: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

问卷类型:自填式、代填式

3.实地研究

含义

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资料进行定性分析

类型

个案研究

典型调查

访谈法

观察法

怎样做好实地研究

要有准备,搜索相关文献,了解研究对象的背景

制定方案

定性访谈

尊重对方,忠实研究问题,认真记录

分析,写报告,总结

4.实验法

含义

根据一定研究假设在有控制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以发现或证实变量间或社会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作用

通过实验判断现象和变量的因果关系,为某一理论提出假设

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或尚未解释的新事实,建立新的理论

类型

从实验环境上划分: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从方法上划分: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和双盲实验

优点

把实验变量与它带来的影响分离开

省时、省力、省钱;并可重复实验。增强效度和信度

缺点

实验环境:人为性

实验过程:反应性

实验对象:有限性

实验结果:适应性

5.文献法

含义

(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 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

三大文献的来源

官方文献

个人文献

大众传播媒介

优点

资料信息恒存不变

费用较低

可研究历史现象

适于作纵贯分析

缺点

真实性难以考证

隐私保护不容易获取

部分文献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编录和分析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

1.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筹划阶段

选择研究题目

初步探索

建立研究假设

制定研究方案

组织工作

实施阶段

总结阶段

2.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

定性分析

对某个或某类现象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 (偏重人文主义)

审查、分类、汇总和编辑

定量分析

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偏重经验实证主义原则)

审查、分类和编码、汇总

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统计分析系统(SAS)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区别

着重点不同

依据不同

手段不同

学科基础不同

结论表述方式不同

 关系

定性和定量是互补的,经常配合使用

定性是定量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1.社会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社会 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基本特征

以人为本

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以人与人交往为纽带

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2.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

社会结构: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

社会结构的类型

关系性

实体性

规范性

3.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社会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采用此概念) 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社会管理:协调运行,在社会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

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内涵

十六届四中全会由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全面更完善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1.人口

含义: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两重属性

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

人口数量:人口规模

人口质量:人口素质

人口问题

老龄化加速

人口性别失衡

人口素质问题

人口流动迅猛

人口分布失衡

2.自然资源

含义: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类型

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特点

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不均匀性

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资源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有依赖

提供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速度

3.环境

含义: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功能: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启迪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1.文化概念

含义:人类 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1871年,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1936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文化论》中推进了泰勒文化定义的表述

1920年,蔡元培指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2.文化结构

文化特质

最小单位(单独发挥一项功能)

文化集从

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文化模式

文化整体

文化规范体系包括: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3.文化交流

含义: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文化传播:指某种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是文化固有属性,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元素,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文化冲突:指异质文化传播、接触中出现的相互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4.文化多样性

文化震惊:是指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并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文化

文化中心主义:常将自己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他族

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5.文化自觉

费孝通提出

含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由“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意义

自知之明 识人之明

创造中华文化 认识他人文化

经济转型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意识

文化进步很重要 关系到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内容

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

第四章 社会化和社会角色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1.社会化概述

概述:是社会对个人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内涵:

时间方面,设计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内容方面,关注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关系方面,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2.社会化的类型

基本社会化(一级)

“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

继续社会化(二级)

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

再社会化(重新)

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的知识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

反向社会化: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又称文化反哺

3.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说

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库里和米德 自我理论

库利认为,自我作为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提出了镜中之我理论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

科尔伯格 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1)前常规水平:服从和惩罚、相对功利主义

2)常规水平:好孩子阶段、法律秩序阶段

3)后常规水平:社会契约合性阶段、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1.社会化的条件

生物因素

上代为下代提供的、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环境因素

家庭、学习、伙伴群体、工作单位、社区和大众传媒

互联网

全球性信息系统,网络

社会实践

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观察学习

角色扮演

知识积累

2.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开阔青少年的视野

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第三节 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的概念

含义:是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涵义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

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社会角色的类型

获得方式:先附角色,自致角色

规范化程度:规定性,开放性

追求:功利性和表现性

2.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期待

指社会对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

对角色的规范和要求的理解

角色实践

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

3.社会角色的失调

角色中断

一个人所承担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角色失败

无法成功的扮演角色

角色不清

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

角色紧张

扮演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

角色冲突

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

4.社会角色失调的调试

中断:提前为未来新角色做好铺垫与准备

紧张:合理安排工作生活

不清:讨论,澄清人们对社会角色的理解

冲突:正确处理角色关系

失败:及时调换角色扮演,减少损失和不利影响。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每个人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就开始产生一种美好向往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含义与形式

1.社会互动的界定

概念: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互相影响的过程

构成因素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形式的接触

各方有意识考虑到行动“符号”代表的“意义”

2.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暗示

直接暗示

间接暗示

自我暗示

反暗示

模仿

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交换

目标

付出

回报

效益

竞争

较量、争夺。是社会互动的最普遍可见的

合作

自发性合作

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指导性合作

契约式合作

冲突

反对或阻止对方意图

调适

由冲突引起

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

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1.符号概念及类型

概念:大家共同认可、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象征

三种符号类型

语言

身体语音

个人空间

2.个人空间

理论:霍尔提出

四种距离

亲密距离 45cm

个人距离 18英寸到4英尺

社会距离 4英尺到12英尺

公众距离 12英尺以上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又称符号互动主义或现象相互作用论。指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

2.拟剧论

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人与人的互动

提出者:戈夫曼

最重要特征:印象管理和自我呈现

3.常人方法学

人们日常生活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

发明者:加芬克尔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1.社会网络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

社会网络的特征

普遍性

多重性

多向性

隐蔽性

滚珠性

2.社会网络的形态

难易程度

封闭和开放

紧密程度

稳固和松散

获得的利益

互利和互补

3.强关系和弱关系

格兰诺维特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

强关系: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 弱关系: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不紧密

关系的强弱决定获得信息的性质以及达到目的的可能性

格兰诺维特研究发现,美国劳动者经常通过弱关系获得工作渠道

边燕杰对天津研究表明,中国的劳动者更经常通过强关系寻找工作渠道

4.社会资本

含义: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分类

布朗: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宏观层次

社会资本的性质:同质性,异质性

罗伯特·科利尔:政府、民间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与婚姻

1.什么是家庭

含义: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群体形式

家庭特征

至少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住在一起

成年人与子女有亲子关系

孩子之间存在兄弟姐妹关系

他们共享许多事物

他们之间存在某种劳动分工

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

2.什么是婚姻

定义: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结为夫妻关系

3.家庭与婚姻理论解释

结构功能分析(强调家庭的功能)

经济合作

性规则

社会化

情感和陪伴

社会冲突论(强调两性竞争)

两性竞争冲突

批判男权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和类型

1.家庭的功能

规范性行为

人口在生产

抚养、赡养

教育

经济生活

精神生活

2.家庭的结构类型

核心家庭

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最稳定)

主干家庭

一对夫妇与父母与未婚子女生活

联合家庭

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辈组成

其他不完全家庭

残缺家庭、断代家庭、单身家庭

重组家庭

离异家庭组成

失独家庭

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

同xing恋家庭

同性组成

丁克家庭

主动不生育

留守家庭

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或双方在外打工

第三节 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

1.家庭形态的变化

家庭规模小型化

家庭离婚率上升

经济因素的考量下降

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

离婚手续简化

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

改善婚姻生活质量或考虑离婚的要求越来越多由妻子一方主动提出

离婚人群婚龄变小

家庭类型多样化

2.家庭功能的变化

经济功能弱化

家庭不再是生产的主要单位,而是消费为基础

抚育和社会化功能外移

对于子女的社会化,是学校,专业服务及社会机构的责任之一

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

“男女都一样”

养老功能的挑战

机构养老等新模式在逐渐弱化和取代家庭的赡养功能

3.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地位平等化

性观念多元化

行为理性化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1.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涵义:群体是通过社会关系联结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特征

有一定数量成员

有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

时间上有连续性

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2.群体的类型

互动关系

初级群体

库里,首属群体 (最古老、最基本)

次级群体

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梅约)

正式群体

有组织有纪律

非正式群体

自发组织

心理归属(萨姆纳)

内群体

外群体

群体成员的归属 (海曼)

成员群体

参照群体

群体的规模

大群体

小群体

3.初级群体

涵义:作为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最基本)

特征

规模小

有长期,经常面对面互动

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重大作用

第二节 组织和组织理论

1.组织的涵义

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的建立起严密结构制度化的群体

2.组织的过程

组织决策

组织沟通

组织控制

3.组织科层制理论

合法性统治的三种类型

超凡魅力型

传统型

法理型:典型形式就是科层制

科层制的特征

含义: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具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又译为官僚制,韦伯提出)

特征

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照章办事

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优点:行政效率高

弊端

用人困境

形式主义

繁文缛节

人情味缺乏

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4.组织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代表:泰罗、法约尔

人际关系理论

代表:梅约、罗伊斯里斯伯格

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逐步形成

组织行为理论

巴纳德:组织平衡论

呼吁组织采取民主而非集权专制的领导方式

麦克雷戈:X理论和Y理论

权变理论

观点:情势理论、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的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

代表:摩尔斯、洛斯奇

洛斯奇提出超“Y”理论,是对X和Y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集体行为

1.什么是集体行为

含义:是指在缺乏确定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的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的行为

特点:群众性、自发性、非组织化、非制度化

2.集体行为的传统解释

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释)

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六个因素

结构性助因

结构性紧张

一般化信念

促发性因素

行动动员

社会控制

3.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理论

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

社会运动的资源动员理论:麦卡锡、扎尔特

社会运动有明确的变革社会的目标组织程度高的集体行为

传统理论中,社会运动的关键因素是社会中遭受结构性问题而引发的怨恨情绪

资源动员理论认为更有关键性意义的是社会运动是否能动员带足够的资源而集体行动

社会运动所需要的资源

时间资源

参与者规模

金钱与物质资源

外界支持

理念资源

第八章 教育、劳动与消费

第一节 教育

1.教育的概念与类型

概念

广义的教育: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类型

根据教育发生的场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早教育形态)

根据个体对教育的需求:生存教育和地位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约翰·杜威:教育首要功能是社会化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改造

学校即社会

儿童中心论

默顿:社会现象存在显功能和潜功能

显功能

社会化

人口选拔

提高人口素质

知识技术创新

潜功能

建立未来关系

减少就业压力

社会控制

3.教育的社会分析视角

功能论

为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

冲突论

学校成为统治阶级用以特殊地位与利益相吻合地位的工具

互动论

人与人互动

4.教育与社会不平等

教育不平等现象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教育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向上社会流动

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

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伊凡-伊利奇

教育与文化资本的再生产 布迪厄

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 保罗-威利斯

第二节 劳动

1.劳动的概念与类型

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交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脑力体力劳动)马克思《资本论》也对劳动有深刻论述

类型

有薪劳动、无薪劳动

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2.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

福特主义

指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动方式

后福特主义

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

特征

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标准化的生产

减少不能增加产品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

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

劳资关系变成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3.失业

残余性失业

无就业能力

结构性失业

产业机构和产业技术的改变

摩擦性失业

转换工作

周期性失业

经济周期波动

季节性失业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

第三节 消费

1.消费的概念与特征

含义: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

特征:经济 心理 社会 文化属性

2.消费社会

含义: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

特征

消费成为社会核心

消费水平和规模不断扩张

消费主义盛行

3.消费社会学理论

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

阶级差别显性化,地位通过特定生活风格限制他人进入作为与他人区分和认同

凡勃仑的炫耀性消费理论

荣誉准则和竞争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论

消费构成了社会的主导性逻辑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的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1.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含义: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涵义

是一定地理区域的空间

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网络

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

功能

经济生活功能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

社会化功能

设有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社区成员

社会控制功能

偏离社会规范及制裁

社会参与功能

提供生活和交往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

社会保障功能

以社会互助为核心

2.社区的类型学理论

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类型学研究,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分析了“社区”和“社会”两种对立社会联系类型

3.人文区位学理论

同心圆理论-伯吉斯

分五个同心圆区域:中心、过渡、工人居住区、较高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

扇形理论-霍伊特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 厄尔曼

4.社区全貌研究

林德夫妇《中镇》

第二节 社区类型

1.农村社区的概念

也称乡村社区,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群

2.农村社区的特点

人口密度低

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3.城市社区的概念

非农业生产

4.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分工复杂

组织取而代之

人际互动趋向于功利、理性、和肤浅

文化差异

第三节 社区发展

1.什么是社区发展

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结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划的变迁,改善经济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2.社区发展的原则

民主的原则

民众需要的原则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自力的原则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

3.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社区建设的含义:基层社区为载体,共同合作,建立一个社区支持系统

第十章 城镇化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

1.城镇化的概念: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

2.世界城镇化演进两个模式

欧美模式

市场主导型

墨印模式

政治主导型

“无工业化的城镇化”

3.城镇化的类型

同步城镇化

过度城镇化

滞后城镇化

低度城镇化

逆城镇化

4.城市群研究

田园城市-霍华德

组合城市-格迪斯

区域整体发展理论-芒福德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柯布西耶

城市群理论-戈特曼

城乡融合区-麦吉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1.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平稳起步(1949-1957) 第一阶段

大起大落(1958-1977) 第二阶段

加速发展(1978年至今) 第三阶段

2.中国城市群演进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形成过程人为因素过大

形成和发展受限于现存行政体制的束缚

人口和经济比重还不高

内部结构不完善

空间分布不均衡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的建设

1.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不同观点

大中城市论

均衡发展论

多元模式论

小城镇重点论

2.中国城镇化的方针

1978年“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镇”

1980年控制、合理、积极

19.89年 严格控制 合理发展

1994年 《中国21世纪议程》 适当控制大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

3.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1.社会不平等

概念:即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首先对社会不平等的产生和发展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卢梭

2.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

种姓: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

种族(人种):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等级: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

3.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

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

“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

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分工导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

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发展具有矛盾性质

4.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阶级分析

社会不平等既是阶级斗争的结果也是阶级斗争的原因

分层研究

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

第二节 社会分层

1.社会分层的概念:社会分层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

2.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

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戴维斯和摩尔

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内容

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缺陷

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

能力较强的人未必能得到高报酬

教育不均导致地位获得的未必是均等的

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以职业为标准划分

达伦多夫

冲突论社会分层理论

伦斯基

折中的社会分层理论

3.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

毛爷爷把农民阶级分为4个阶层:富农,贫农,雇农,中农

新中国成立前

根据毛爷爷撰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分为7个阶级

改革开放前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

1977年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

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将全国社会成员划分成10个阶层

第三节 社会流动

1.概念: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外另外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变动

索罗金于1927年发表《社会流动》一书

2.社会流动类型

垂直流动(纵向流动)

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

水平流动(横向流动)

在同一个层内部

代内流动

工作生涯中的社会地位变化

代际流动

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变动

结构式流动

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

自由流动

个人特殊原因(个人努力)

竞争式流动

公开竞争目标,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

赞助式流动

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既定的人授予

3.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社会流动的典型特征

1949-1956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重塑

1957-1965

多维二元身体体系

1966-1977

严重偏离正常轨道

1978-1991

初步转换

1992年至今

初步确立

4.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包括先赋因素与自致因素,大致受三个层面因素影响

宏观: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

中观:依赖于工作单位和家庭

微观:取决于个人后天努力(党员)

可从理论上将导致社会流动的机制分为四种主要类型

制度安排本身导致的社会流动

制度安排与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混合导致

制度安排抑制先赋因素或自致因素而导致

制度安排中存在的漏洞,被一部分成员所利用

5.当前中国社会流动的特点

社会流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社会结构从封闭迈向开放

社会流动呈现向上流动

明显的转型

当前社会流动正在表露出一些不利于社会开放、公正的消极趋向

阶层流动的代际继承性在增强;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等主要资源出现向上层集聚;一些阻碍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1.概念:偏离或者违反了社会规范的行为

2.偏差行为类型

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

偏差习惯

偏差心理

偏差文化

行为所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

违法行为

违章行为

违规行为

3.偏差行为的功能

负功能

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正功能

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有助于社会预警

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失范理论

观点:默顿认为存在两种社会规范,一种是社会对个人追求目标的规范;一种是个人追求目标所使用手段的规范

由来:成员接受了目标吗,社会为其提供追求目标的手段,这时目标和手段是平衡的;问题在于成员接受了目标却无法获得实现目标的规范手段,这时产生了失范

遵从着、革新者、形式主义,退缩主义,反派

文化传递理论

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样

标签理论

观点:权力集团给这行为贴上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为偏差的行为

第三节 社会控制

1.什么是社会控制

广义的社会控制

社会行为、社会关系,价值观的引导和约束

狭义的社会控制

对偏差行为给予惩处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2.社会控制的特点

普遍性

多重性

规范性

3.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人与人,人与社会目标不一致上

稳定各种社会关系

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

4.社会控制的类型

宏观控制

微观控制

制度化控制

非制度化控制

外在控制

内在控制

积极性控制

消极性控制

5.社会控制的方式

法律 道德 习俗 宗教

社会控制适度问题

社会控制

是对人们社会行为加以指导和约束的过程

社会过控

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忽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社会失控

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自由散漫性提高

合理适度的社会控制有助于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以及创造性的发挥

第十三章 社会问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的含义

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社会进程发生障碍或社会环境失调,造成成员正常生活的问题

社会问题要经过三个阶段:警觉、政策制定和改革

2.社会问题与个人困扰的区别

个人困扰只涉及个人;社会问题涉及公众

个人困扰必须和个人的自我联系在一起;社会问题所牵涉的事情超出个人的局部

个人困扰只发生在个人与他人的区域里;社会问题具有公众的特点,结构上制度上的危机也常常包含马克思所说的矛盾,斗争

3.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

社会性、普遍性、特殊性、集群性、复杂性(普特会杂技)

4.社会问题研究的几个理论

社会病理学r

人的社会化失败,加强社会对人的道德教育

社会解组理论

规则对约束个人的行为失去了效力;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尽快建立社会规范和秩序

价值冲突理论

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行为偏差理论

失范理论

社会构建理论

社会问题仅仅是人们对社会情况界定过程的主观产物

第二节 当代社会问题

1.结构性问题: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腐败、贫困、人口、失业、恐怖主义问题等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历史因素

自然因素

地区发展不平衡制约

制度政策影响

家庭以及个人原因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这是根本原因

中国农村与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历史因素

人口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低,“多子多孙多福气”思想观念影响

社会经济原因

国有企业的制度缺陷,社会制度改革滞后

收入分配原因

行业分配不公与分配要素发生变化

失业原因

收入来源的丧失

个人及家庭原因

单亲家庭、有残疾人、孤儿、孤寡老人。。

2.偏差性社会问题

含义: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行为规范造成的社会问题

毒品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赌博问题

3.自然性社会问题

自然灾害

第三节 社会问题的防治

1.含义:避免、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或社会问题得以缓解和解决的治理过程

2.社会问题防治意义

维护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民众安全感

避免和减少社会问题给社会造成的损失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善、提高机构应对能力和效率

3.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思想

全球性思想

全局性思想

长期性思想

4.社会问题防治的战略措施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发展科学技术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社会预警系统

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第十四章 社会变迁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变迁

1.社会变迁的涵义与特征、

含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特点

必然性

前进性

非直线性

全面性

2.社会变迁基本类型

社会变迁发展方向

社会进步

社会倒退

社会变迁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

社会变迁的规模

整体变迁

整个社会体系

局部变迁

社会要素

社会变迁的人为参与与控制程度

自发变迁

有计划变迁

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3.有计划社会变迁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对社会运行过程进行干预,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内部关系进行调整,对社会发展方向进行修正,对社会实践与社会问题进行控制

社会发展计划

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被动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

第二节 社会现代化

1.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含义: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特征

是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

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

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

2.社会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帕森斯...

依附理论-霍布森...

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

信息社会论

法国施赖贝尔《世界面临挑战》

美国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美国学者 奈斯比特 《大趋势》

后工业社会论

丹尼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3.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起步阶段 1840-1911

局部现代化阶段 1912-1949

全面现代化探索期 1949-1977

全面现代化发展期 1978年至今

第三节 全球化

1.全球化的涵义与特征

涵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同时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关系进一步加强

特征

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

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2.全球化与中国

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和挑战、

经济:过于依赖贸易

政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动摇了西方霸权的地位

文化:一是西方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二是一些腐朽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国家安全方面:目前还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所以面临环境并不乐观

面对全球化的应对策略

必须明确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

要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发展自己

增强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

要以客观务实的精神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线尚线思维脑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线尚线思维脑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线尚线思维脑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18ab228102bb24c74e3227330b6849e

工程项目文档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工程项目文档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工程项目文档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18a88d0c4fb7156de16d684c08f2d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