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适用于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根据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系统地组织和编排内容,通过详实的步骤、流程等方法介绍,全方位展示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基础知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章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章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272fe6089813c7751daad407ea6774e
《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十章归纳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学习的实质
学习的心理实质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人的学习
学习产生的条件
个体:人+动物
经验:后天习得的
行为和行为潜能:现在能表现出来的以及以后能表现出来的
相对持久—非药物刺激:不是由于药物、疲劳引起的暂时的变化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人类的学习
以语言为中介
积极主动的掌握学习经验和知识
具有社会意义(本质)
学生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策略的掌握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学习
培养正常的道德、健康心理
学习的一般分类
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
言语信息:语言表达的知识(是什么、为什么)
智慧技能:运用符号与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做)
认知策略:调控认知活动
动作技能:习得整体动作模式(通过练习)
态度:对人、事、物的内部状态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知识
技能
行为规范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分类
是否理解: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材料意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论
实验
铃声——不分泌唾液
食物——分泌唾液(无条件反射)
食物+铃声——分泌唾液(无条件反射)
铃声——分泌唾液(条件反射)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获得: 条件反应的建立
消退:条件反射消失
泛化和分化
泛化: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分化: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桑代克的尝试 —— 错误说 “ 饿猫迷笼 ” 实验
地位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
观点
学习实质
刺激-反应联结 S-R
学习主要规律
准备律:准备状态——准备好了再去学习,没准备好让你学习就很烦恼
练习律:重复练习,加大联结——练习会增强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效果律:满意的效果会增加行为;厌恶的效果会减少行为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迷箱实验
两种行为
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特定的刺激引起本能的反应
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
两种条件作用
经典性条件作用:由应答性行为所导致的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作用:由强化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基本规律
强化
正强化:给予想要的,增加
负强化:撤销不想要的,增加行为
惩罚
正惩罚:给予不要的刺激,减少行为
负惩罚(撤销性惩罚)
结论:强化=增加行为(增加了行为/为了增加行为)
结论
强化=增加行为(增加了行为/为了增加行为)
惩罚=减少行为(减少了行为/为了减少行为)
正=给予刺激(刺激从无到有)
负=撤销刺激(刺激从有到无)
特别注意:正 ≠ 表扬、奖励,负 ≠ 批评、惩罚
消退:冷处理
例子:学生求关注的调皮捣蛋,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理他。
程序教学
小步子:将材料分为若干个小步子;
自定步调:学生自定步调,循序渐进;
积极反馈:对学生的积极反应及时给以反馈;
低错误率:高效快速降低错误率;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实验,观察学习
学习分类
参与性学习:做中学
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
观察他人行为以及他人行为的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的 学习过程 :注意-保持-再现-动机
直接强化:对学习者作出的行为反应当场予以正负的刺激
替代强化: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自我强化: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的强化或惩罚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 —— 顿悟说
布鲁纳 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观
实质
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的环节包括
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转化:转换形式,适合新的任务
评价:评价转换是否恰当
教学意义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观目的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原则:激发动机
结构原则:最佳的知识结构:动作、图像、符号(语言)
程序原则:由易到难、由浅到深
强化原则
发现学习
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奥苏伯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认知同化理论)
主要观点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条件包括
学习材料,学习者本身(认知结构和学习心向)
学习的分类
是否理解:接受学习(老师讲)、发现学习(学生自己学)
材料意义:机械学习(死记硬背)、有意义学习(理解学习)
实质
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已有旧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
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有逻辑意义
主观条件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原有观念和新观念之间有三种关系
上位学习:先学习概括程度低的,再学习概括程度高的。 下-上
下位学习:先学习概括程度高的,再学习概括程度低的。 上-下
并列结合学习:并列关系
先行组织者(选择,重点)
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目的是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起桥梁
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
知识是人的认识,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动态的
学生观
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走进教室的,学生经验世界丰富性、学生有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社会互动性和情景性。
学习观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有互动
学习的情境性:知识有适用的范围
教学观
情景式教学、合作学习。和学习观对应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人的发展潜能
罗杰斯的有意义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