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医考医师资格考试备考:Ⅰ型超敏反应思维导图

医师资格考试备考:Ⅰ型超敏反应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定格苍凉 浏览量:162023-04-06 18:09:26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医师资格考试备考:Ⅰ型超敏反应思维导图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其主要特征是:①超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②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医师资格考试备考:Ⅰ型超敏反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医师资格考试备考:Ⅰ型超敏反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e28f0d1eeff929cfbbbc387d07d202a

思维导图大纲

医师资格考试备考:Ⅰ型超敏反应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Ⅰ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其主要特征是:①超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②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一) 变应原

变应原(allergens)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下图为常见植物变应原)

(二) IgE及其两种不同的受体

Fc蔚R袉:高亲和力受体,主要表达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与IgE结合引发袉型超敏反应

Fc蔚RⅡ:低亲和力受体,分布广泛,表达于B细胞、T细胞、单核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等。

膜型Fc蔚RⅡ:与 IgE结合,抑制抗体的产生。

可溶型Fc蔚RⅡ:与B细胞表面CD21结合可促进IgE合成。

(三)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过程:

(一) 机体致敏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应答。IgE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蔚RⅠ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表面结合特异性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的肥大细胞和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

(二) 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处于对某变应原致敏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活化信号通过ITAM引发,通过多种酶的刺激,使NFAT和AP-1转录因子活化,导致细胞生物学活性介质的释放。

(三)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的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包括两类,即预先形成储备在颗粒内的介质,以及细胞活化后新合成的介质

1. 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及其作用 此类介质是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后脱颗粒释放的,主要为组织胺和激肽原酶。(1)组胺:组胺一旦释放出来就会与组胺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2)激肽原酶:激肽原酶可作用于血浆中激肽原使之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肽。

2. 新合成的介质及其作用 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可新合成多种介质,主要有LTs、前列腺素D2(PGD2)、PAF及多种细胞因子。

三、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性反应

1.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发最为常见,此外头孢菌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等也可引起。2.血清过敏性休克

(二)局部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2.消化道过敏反应3.皮肤过敏反应

四、防治原则

(一)远离变应原 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发生最有效的方法。临床检测变应原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皮肤试验。

(二)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三)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四)免疫新疗法 根据IgE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和细胞因子对IgE产生调控作用,近年来应用一些免疫学新方法对Ⅰ型超敏反应进行治疗。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燃烧与爆炸基础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燃烧与爆炸基础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燃烧与爆炸基础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3677235e91c7211455b42eb8a4b0c6f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0e26314557ca06732430b8173a6c6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