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笔灵Logo笔灵AI论文写作三步搞定,GO>>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感觉的规律思维导图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感觉的规律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待我归兮 浏览量:102023-04-12 11:53:22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感觉的规律思维导图

为帮助考生备考,树图网特整理了感觉的规律知识点。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感觉的规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感觉的规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2fc731828b71e2ad48d065eab19ac97

思维导图大纲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整理推荐:感觉的规律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在《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中,感知觉的规律作为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中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区分感知觉的规律,全国树图网特整理了感觉的规律相关知识点,具体如下: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感受性:指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比如,被针扎了一下,感觉到疼,那么就说明具有感受性。

(2)感觉阈限:由于每个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较迟钝,有些人较灵敏——用什么来测量感受性的不同?于是就有感觉阈限,就是对于刺激的量的大小,多少的把握。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两者呈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比如,将针轻轻地放在A,B两人的手上,A可能在放到5根针的时候就感受到了针的存在,说明他的感受性就较高;而B则需要放到13根针才察觉到,说明感受性较低。

二、适应现象

指的是长时间刺激在某一器官,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嗅觉适应。那么在考试过程中,更多考察的就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1)明适应:由暗→入明对强光的感受性降低

(2)暗适应:由明→入暗对弱光的感受性提高

三、对比现象

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对比。我们将感觉对比划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这是根据刺激呈现时间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比如,"我于茫茫人海中一眼就看到了你"体现的就是同时对比,在人海这样一个广泛的范围中同时呈现时,将他人作为背景,与我们关注的对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像"冬天吃完冰棍再立马喝温水,会觉得这水格外的烫"体现的就是继时对比,也就是冰棍和温水这样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我们的口腔从而产生的对比。

四、联觉

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是感觉相互作用的表现。比如色听联觉,听到《黄河进行曲》这样激昂热情的音乐时所产生的咆哮奔流而去的黄河水流形象。

感觉的补偿作用指的是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弥补的现象。比如,盲人虽然目不能视,但是他们的听觉一般非常灵敏。

以上为感觉的规律相关知识点,该知识点为常考知识点,考生可结合历年真题进行练习掌握考试规律。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2024年8月--2023年8月时政整合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24年8月--2023年8月时政整合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24年8月--2023年8月时政整合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212d18ea45f416edca4ef534194fc99

网上租房系统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网上租房系统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网上租房系统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ea2c6899371b79a47eacdb8b287d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