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树图网整理教育的概述一文,供广大考生复习!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教育的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教育的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1ac8a14dfb4068d7dcd6229890aef6e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教育的概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当教师的第一步就要对教育的概念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保教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教育的概述是历年的考点之一。
教育的内涵就是教育所具有的本质属性。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1.按照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照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1.导向作用:教育对社会性质的导向作用;对人培养的导向作用;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导向作用;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3.评价作用: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以此为依据评价教学工作的得失。
1.神学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雅克·马里坦、小原国芳
主张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的目的,其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做准备,主张回归宗教教育,以培养青年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教育为最高目标。
2.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赫钦斯、巴格莱
主张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认为,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3.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
主张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因此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
4.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
主张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它的教育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
树图网通过整理,教育的概述相关考点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