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第一节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079af96d8a6d2c63fdb4a78b57b2066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词的由来
最早来源于《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概念
广义
被称为“教育三合力”或教育的基本形态,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其中,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狭义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有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者
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和中介,是进行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的共同的认识对象和客体,主要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相关的电视影像资料、报刊等。
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例:讲授法、演示法等)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例:父母教育子女要尊敬老人)
社会属性 (6个)
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例: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历史性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不同,教育也就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例:秦代崇尚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汉代崇尚儒家思想,独尊儒术。)
继承性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后相继,后一历史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历史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例;“长善救失”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并未因为时代的变迁而过时。)
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周期上,时间比较长。(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相对独立性
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和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可能超前,也可能滞后。(例:教育并不完全是政治经济的附庸)
生产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潜在的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例: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
概念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
主要表现
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化社会功能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和社会标准的过程,即由“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个体个性化功能。个体个性化功能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社会发展功能
概念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主要表现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能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例: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之间转换和调动,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二)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例: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政治民主和文化发展等)
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例:过度强调分数的教育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例;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指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例: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神话起源说
最古老的起源说。教育是由(上帝或天)创造的,体现了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所有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不科学的。
生物起源说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 · 能
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孟禄
承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这是进步的一面。但“无意识模仿”实质也是先天的即本能的。因此该理论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不科学的。
劳动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原始社会的教育
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原因
人类自身生存及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条件
人类劳动的出现,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从劳动是人类最基础的社会活动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它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经验的相互转化提供了载体,使人类的思维和交流成为了可能。
特点
无阶级性、公平性
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由此决定了儿童是公有的,也是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教育内容以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习俗为主,教育方法也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古代社会的教育
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总体特征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印象性。
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与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近代社会教育(19世纪以后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特征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逐步建立公共教育系统,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德国是最早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教育的世俗化。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对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从宗教中分离出来。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宗教、政党不得干预学校教育。
教育的法制化。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障。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征
教育的终身化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一些教育家的推动,终身教育思想逐渐被各国普遍接受,成为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其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和手段现代化、教育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教育素质现代化等。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战斗的基督教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战斗的基督教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3d168acd0cd9f767f809c7a5df86e3a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_副本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672f555831e7d9a3bb2cf2fb792cb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