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上古男污神 浏览量:02023-03-14 18:31:30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744f87ef92af2c384482f60bb2bb65a

思维导图大纲

高中音乐-《问》-教学设计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反帝反封、国土沦陷的忧虑情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理解讽刺政治的社会现象。

2.采用聆听、视唱、讨论的方法,了解萧友梅的音乐贡献以及歌曲《问》的旋律特点。

3.初步掌握萧友梅的生平以及歌曲创作风格,并了解《问》旋律和歌词的创作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萧友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了解歌曲旋律发展特点。

【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初步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1927年建立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图片,并提问学生“图片展示的是哪个地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是由萧友梅担任教务主任,建立的中国第一所专业的音乐高等院校“上海国立音乐院”,并引出本节课题《萧友梅与黄自——问》。

(二)初步感知

1.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并介绍萧友梅生平。

萧友梅先生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开基创业的一代宗师、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的音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萧友梅先生先后在日本、德国等地求学,吸取了中西方音乐的精华,并在学成后归国,创建学校专心研究音乐教育,并在其创作当中改变了学堂乐歌时期的“旧曲填词”的方式

2.整体聆听歌曲《问》,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歌曲情感。这首歌曲当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无限的感叹和凄凉之感,是因为在萧友梅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正是内有军阀混战时期,外有帝国主义欺凌和压榨,百姓民不聊生的时期。

(三)深入学习

1.再次聆听,提问学生“歌曲在旋律上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①旋律发展简单规整,一段体结构。

②萧友梅先生的求学经历,歌曲创作的主要风格是古典主义,歌曲主要在和声功能上运用Ⅰ级和Ⅴ级。

③音乐伴奏上大多运用柱式和弦,准确表达歌曲无限慨叹的情感。

2.分段欣赏歌词,理解歌词所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①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提问学生,并总结歌词可以分为两段。

②小组讨论每段歌词内容:第一段在歌词上我们可以看出讲的是祖国山河的垂危,唱出了对当时内忧外患、国家沉沦的忧虑感慨之情,特别是当中歌词“垂、垂、垂、垂”部分,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第二段歌词的内容更加体现的是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叹,更是运用设问句,“你知道你是谁?”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你知道年华如水,是在提醒人们莫要使光阴虚度,你知道今日的江山,有多少凄惶的泪”,是在启示人们在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关头,应勇敢地站起,承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来。歌曲最后出现的沉吟似的尾声,耐人寻味,增强了歌曲的艺术感。

③整体演唱歌曲,深入理解歌曲情感及创作手法。

(四)拓展欣赏——对比《五四纪念爱国歌》

1.讲解萧友梅先生的创作领域,并欣赏群众歌曲《五四纪念爱国歌》。

2.提问学生“歌曲情感和内容与《问》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主要是所写歌曲背景不同,《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五四运动时所创作歌曲,歌曲的内容及情绪更加激昂,也富有群众性。

3.教师总结两首歌曲鉴赏分析方法。

(五)小结作业

1.学生自主进行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布置作业。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牙小新363舒适洗牙接诊流程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牙小新363舒适洗牙接诊流程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牙小新363舒适洗牙接诊流程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45860df24de9e99464516d79c918cc2

中考分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考分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考分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eb34724595145b8c944d511aee4d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