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精神药物治疗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839422486 浏览量:12024-06-22 07:59:41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精神药物治疗思维导图

精神疾病,药物治疗,药理分析等内容讲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精神药物治疗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精神药物治疗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787ec5baa1c549ecb64de0f20c7f040

思维导图大纲

精神药物治疗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抗 精 神 病 药

分类

典型抗精神病药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相对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而言,它们主要通过作用于脑内多巴胺(D2)受体,阻断多巴胺受体的作用而发挥其抗精神病作 用,在临床上能有效地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 状,如幻觉、妄想、兴奋冲动等。但是典型抗精 神病药有较高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别是锥 体外系不良反应;

化学结构分类

酚噻嗪类

氯丙嗪、甲硫达嗪、奋乃静

硫 杂 蒽 类

氯 普 噻 吨 ( 泰 尔 登 ) 、氯哌噻吨(高抗素)、氟哌噻吨(复康素)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二苯丁哌啶类

五氟利多

苯甲酰胺类

舒必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所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由许多不同的临床前和临床药 理特性确定的。它除了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有效外, 对阴性症状也有作用;同时能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障碍; 对典型抗精神病药无效的病人或难治性病人也有相当的 疗效;较少或不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和迟发性运动障 碍;血清催乳素升高不明显。

代表药物

氯 氮平 、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

2.作用机理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 受体产生,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除了对多巴胺系统有 抑制作用外,还对5-HT 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是 阻断5-HT2A受体。由此降低了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同时对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3. 临床应用

急性期治疗

首先保证药物能进入体内。口服、肌内注射和静脉给药, 一般为6~8周。

恢复期治疗

急性期患者经上述治疗有效,继续以该有效药物和有效剂量治疗;合并适当的心理治疗, 疗程至少3~6个月。

维持治疗

患者精神症状消失至少3个月以上(慢性 复发性患者精神症状消失6个月以上)患者自知力恢复,对自己精神状态认识客观,对将来有适当的计 划,可以考虑降低药物剂量。减药过程需缓慢,维持剂量为最小有效剂量,继续治疗不少于2年,多次 复发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4.副作用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类帕金森症:表现为运动不能、震颤、肌强直三大症状。

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为某个部位个别肌群的持续痉挛;身体向一侧扭转过去(扭转痉挛);头部向后仰(角弓反张);双眼球向上看(动眼危象)。 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以缓解此症状。

迟发性运动障碍

:通常在长期用药后出现。临床特点为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 一旦出现TD应首先减药或换药;停用一切抗胆碱能药物;对症处理。

对内分泌的影响:泌乳素的升高

与肾上腺素能有关的不良反应:直立性低血压

与胆碱能有关的不良反应:口干、便秘

其他:

·恶性综合征:是指一组以急骤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木僵缄默及多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大量出汗、流涎、心动过速、尿潴留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

癫痫:能诱发癫痫大发作,以氯氮平和氯丙嗪较为多见

粒细胞缺乏症:氯氮平时特别需要注意

抗精神病药的联用

加强疗效和减轻药物副作用。常见的有同类抗精神病之 间的联用,如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长效和短效、典型 和非典型药物之间联用,也有不同类型药物之间联用, 如抗精神病药物和苯二氮草类或碳酸锂联合,来控制急 性高度兴奋躁动病人,与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联合以控制攻击冲动行为等。

抗抑郁药

作用机理

几乎所有的抗抑郁药都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主要是NE和5-HT)而发挥抗抑郁作用的。

分类

三环类抗抑郁剂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是最早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且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

1.抗胆碱能不良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2.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是主要的不良反应,可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3.神经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能降低抽搐阈值而诱发癫痫,精神方面最常见的是嗜睡、失眠。

5-HT再摄取抑制剂

代表药物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

作用机理

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神经元对5-羟色胺(5-HT,亦称血清素)的再摄取,从而增加突触间隙中的5-HT含量。

5-羟色胺综合征

中毒性5-羟色胺能亢进状态。

主要表现是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轻躁狂),肌阵挛,反射亢进、出汗、寒战,腹泻和运动失调等。在精神科,SSRI与MAOI合用是产生5-羟色胺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因此在上述两药换用时应间隔2~5周的时间。如服用氟西汀时拟换用MAOI,则须停服氟西汀5周后方可服用 MAOI。如果怀疑有5-羟色胺综合征的可能,应立即停药并对症处理。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多年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D)在临床的应用并不广泛,这 主要是因为它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复杂关系,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肝脏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不明确的疗效。目前,虽然新一代选择性的可逆 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克服了许多不良反应,但仍不被作为一线抗抑郁剂来使用,只用于那些对其他抗抑郁药和ECT无效的病人。

常见的不良反应

口干、尿频、直立性低血压、头痛、头晕、震颤、手脚麻木、便秘等。

常用药物有吗氯贝胺是一种新型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逆性地、选择性地作用于MAO-A, 作用时间较短。规格每片150mg,常用剂量300~450mg/d, 分2~3次口服,最大剂量600mg/d。

其他抗抑郁药物

抗焦虑药

抗焦虑药是主要用来减轻焦虑、紧张和恐惧,稳定情绪的药物。主要分为苯二氮草类、非苯二氮草类和其他抗焦虑药。

分类

苯二氮草类抗焦虑药

苯二氮草类药物作用于GABA受体超大分子复合物上的特殊位点,从而产生药理作用,苯二氮草类通过增加GABA的传导,间接改变其他神经递质的活性,如去甲肾上腺素和5-HT。苯二氮草类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肌松和抗痉挛作用。

临床上应用苯二氮草类抗焦虑药应根据需要和间 断给药的原则使用。常用药有安定、阿普唑仑和 劳拉西泮等。药物选择应根据焦虑性质、药代学 知识和病人的反应及副作用而定。如持续高度焦 虑以安定较适宜,可间断或必要时给药。如为发 作性,最好用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在应激事件 发生或预期将发生前服用。阿普唑仑是一种高效 苯二氮草类,可用于惊恐障碍,其他高效药如氯硝西泮对惊恐障碍也有效。

非苯二氮草类抗焦虑药物

已在国内外上市的有丁螺环酮 (buspirone) 和坦度螺酮 (tandospirone) 。 此类药物克服了苯二氮草类药物的过度镇静、肌松和抗痉挛作用。缺点是起效慢,对重度焦虑效果差,不适用于惊恐发作。

丁螺环酮

1.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点 该药对苯二氮草受 体没有亲和性,而是作用于5-HTlA受体而产生抗焦 虑作用。该药血浆达峰时间为40~90分钟,蛋白结 合率95%,分布广泛。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半衰期是2~3小时。由于丁螺环酮有很强的“首过 效应”,所以它的生物利用度差,食物可降低“首 过效应”,提高生物利用度。

不良反应

不同于苯二氮草 类,没有肌松和镇静作用。主要不良反应是头晕、 头痛、紧张、口干、便秘、失眠、恶心、呕吐和 食欲减退等。迄今为止尚没有关于耐药性和依赖 的报道。值得注意的是,既往对苯二氮草类药物 疗效好的病人,丁螺环酮治疗效果较差。丁螺环酮也不能用于治疗苯二氮草类药物的戒断反应。

其他抗焦虑药

镇静催眠药

能够改善睡眠的一类药物。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

一 、镇静催眠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巴比妥类

例如异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速可眠)、水合氯醛等,60年代使用的新一代巴比妥类有甲喹酮(安眠酮)、格鲁米特(导眠能)、甲丙氨酯(眠尔通)等。由于这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及药物依赖,故已基本上不再使用。

苯二氮草类

是目前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

作用机制

作用于脑内苯二氮草类受体的不同亚型,提高了GABA 的抑制作用。

非苯二氮草类

近年用于临床,有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

作用机制

通过选择 性地作用于GABA 与苯二氮草类受体复合体的不同位置,或结合方式与苯二氮草类不同而发挥药理作用。

优点

与苯二氮草类相比,非苯二氮草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宿醉效应轻微,较少改变睡眠结构, 一般不出现耐药性和药物依赖等特点。

不良反应

1.宿醉效应:病人在服药后次日感到困倦、迟钝、疲乏无力、头晕等。

2.药物依赖:长期大量服用苯二氮草类药物的病人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一旦停药就会产 生戒断症状,包括失眠、恶心、震颤、激越、抑郁等,严重时会出现癫痫样抽搐。

3.精神症状:有极少数病人出现精神症状,例如敏感多疑、敌对、攻击行为等。

4.记忆损害:服用大剂量的镇静催眼药会影响认知能力,可产生遗忘症状。

5.其他:长期用药会导致食欲改变、便秘、体重和性欲 变化。月经不规律等,还可出现排尿困难和小便淋漓;老年人可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6.服用非苯二氮草类镇静催眠药也有不良反应,服用佐匹克隆的病人会感到口苦、口干。思睡、肌无力、遗忘等。服用唑吡坦的病人常有嗜睡、头晕头痛、恶心、腹泻和眩晕等。

心境稳定剂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境稳定剂有三种:锂盐、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它们能够治疗急性躁狂,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预防反复发作的心境障碍。

3种

碳酸锂

总的说来,锂盐的治疗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初步研究认为,它对细胞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抑制对去甲肾上腺素敏感的腺苷酸环化酶,可以重新调节钙通道,可以降低多种神经递质(多巴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阿片类)受体的敏感性及神经传递系统的受体密度。

临床 应 用

1.适应证碳酸锂是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有效率约60%~80%;同时碳酸锂还有预防躁狂和抑郁复发的作用,尤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碳酸锂与抗抑郁剂合用对部分难治性抑郁也有效。

副作用:

神经系统:震颤、无力、记忆受损、共济运动失调、构音 障碍。

泌尿系统/液体平衡:排尿增加伴尿浓缩能力下降,烦渴, 水肿。

消化系统:味觉改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体 重增加。

内分泌系统:伴TSH增加的甲状腺素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 进,甲状腺肿。

血液系统:白细胞数增高。

皮肤:痤疮,脱发,银屑病加重。

锂中毒

血锂浓度超过1.5mmol/L, 即可出现锂中 毒。临床表现有反复出现的呕吐和腹泻,手由细颤变为 粗颤,无力,困倦,典型的锂盐中毒的临床特征是急性 脑器质性综合征。严重时可出现昏迷、血压下降、心律 失常、肺部感染、少尿或无尿。

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解毒剂,治疗措施是立即停药和清除过多 的锂,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茶碱和甘露醇。 病情危重时应血液透析,必要时反复应用,使血锂保持 在1.0mol/L 以下。同时每4~6小时监测血锂浓度以检验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其他为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最早引入临床是作为抗抽搐药,目前仍是广泛使用的抗癫痫药物。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文献报道,卡马西平对锂 盐无效或无法耐受锂盐不良反应的躁狂病人有效 , 此后逐渐作为心境稳定剂而用来治疗急性躁狂和双相情感障碍。

药理机制和药代动力学特点

与其他抗癫痫药一样,可以阻断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但其心境稳定的作用机制不清。口服卡马西平吸 收较慢但完全,分布广,肝脏代谢,且至少有一 种代谢产物有药理活性。卡马西平的消除相半衰期是25小时左右,原药及代谢产物均经肾脏排泄。

.临床应用

2通常卡马西平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预防性治疗药物,尤其是那些对锂盐治疗效果差的和无法耐受锂盐不良反应的病人;对快速循环型,卡马西平的疗效比锂盐更好;卡马西平还可以作为锂盐治疗的辅助药物来增加前者的疗效;卡马西平也可替代锂盐治疗急性躁狂。 一般以小剂量(100~200mg/d)开始,根据病人的反应和耐受程度逐渐加量,最大量可达800~1200mg/d, 分2~3次口服,进餐时或餐后服用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通常卡马西平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的预防性治疗药物,尤其是那些对锂盐治疗效果差的和无法耐受锂盐不良反应的病人;对快速循环型,卡马西平的疗效比锂盐更好;卡马西平还可以作为锂盐治疗的辅助药物来增加前者的疗效;卡马西平也可替代锂盐治疗急性躁狂。

3.不良反应

常出现在治疗的早期,包括困倦、头晕、共济失调、恶心 和复视,这些不良反应随着治疗的进行会很快消失。比较 严重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缺乏症,但发生率极低。较多见 的是白细胞减少症,尤其是在治疗的最初几个星期内。其 他不良反应有皮疹,肝转氨酶增高,心脏传导异常,血浆甲状腺素浓度下降,低钠状态。

丙戊酸钠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肺癌骨转移的预测预后生物标志物及治疗价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肺癌骨转移的预测预后生物标志物及治疗价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肺癌骨转移的预测预后生物标志物及治疗价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3939400c44b2c7c42700531b140c5af

中学生心理辅导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学生心理辅导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学生心理辅导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8fb0079f4d4726b6783773cc0d759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