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白斑病是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口腔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口腔白斑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口腔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口腔白斑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口腔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口腔白斑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1d089bd8b1dbdd3ac4e5ba1e29f8bba
口腔实践技能病例分析口腔白斑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根据口腔白斑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非均质型又分为疣状型、溃疡型和颗粒型
(1)均质型
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均质型较硬的斑块,质地紧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轻度隆起或高低不平。表面呈皱纸状,或出现细小裂纹
(2)颗粒型
亦称颗粒结节状白斑,颊黏膜口角区多见
白色损害呈颗粒状突起,黏膜表面不平整,病损间黏膜充血,或出现红色颗粒。本型白斑多数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型
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
(4)溃疡型
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出现糜烂或溃疡,常有明显疼痛
根据临床表现,确诊依靠组织病理诊断。组织病理检查可为单纯增生或异常增生
1.白色角化症
长期受明显的机械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好发于双颊,表现为灰白、浅白或乳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出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无结节且无自觉症状
2.白色水肿
一般无自觉症状,发生于双颊咬合线附近。呈半透明或乳白色,牵拉时变浅,扪之柔软
3.异位皮脂腺
常见于颊部及唇部,是皮脂腺在黏膜上的异位
常表现为针头至粟粒大小的淡黄色斑丘疹,有些也可融合成片状或不规则的黄色斑块。触之有粗糙感。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少见,随年龄增加更为明显
4.白色海绵状斑痣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除了口腔黏膜外,还可发生在鼻腔、肛门与外阴。损害呈灰白色或乳白色,表现为皱襞状、海绵状、鳞片状粗厚软性组织
触诊时,这些部位虽仍保持黏膜的柔性与弹性,但状如海绵。颊黏膜损害较多见,其他部位也可罹患,甚至波及整个口腔黏膜
5.扁平苔藓
斑块型扁平苔藓与白斑有时难以鉴别,特别是舌背上的扁平苔藓与白斑鉴别时较困难,有时需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来确诊
通常情况下斑块型扁平苔藓多伴有口腔其他部位的病损,可见白色花纹,常有充血、糜烂。扁平苔藓常伴有皮肤病损
6.黏膜下纤维化
主要与咀嚼槟榔有关。以颊、咽、软腭多见,初期为小水疱与溃疡,随后为淡白色斑纹,似云雾状,并可触及黏膜下纤维性条索,后期可出现舌运动及开口受限,吞咽困难等自觉症状
7.梅毒黏膜斑
Ⅱ期梅毒患者颊部黏膜可出现“梅毒斑”
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随后表面糜烂,周围出现乳白色斑片,直径约0.5——1cm,稍高出黏膜表面,中间凹陷,表面柔软,基部较硬
同时可伴有皮肤梅毒疹一玫瑰疹的出现。实验室检查,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快速试验(RPR)及苍白螺旋体血凝素试验(TPHA)阳性可确诊
8.口腔念珠菌病
急性假膜型口腔念珠菌病表现为白色凝乳状斑块,拭去留下充血的黏膜面
慢性增殖型口腔念珠菌病的白斑样病损,涂片可发现菌丝,病检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法,上皮内见念珠菌菌丝和上皮浅层微小脓肿
1.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首先应去除可能的致病因素,例如戒烟和去除不良修复体
2.对于小面积的病损,可手术切除。大面积主要是定期复查
白斑区发现溃疡或基底变硬、表面增厚显著时,应及早予以手术切除。术后必须定期复查
3.对伴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损可配合抗真菌治疗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分析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优秀作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分析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优秀作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10e0023950f5b8b1cd58ca2e19944c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全面准确把握“一取消三不再”的主旨要义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全面准确把握“一取消三不再”的主旨要义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37eda4c07aeeae84605a7a15a5a2e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