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读书笔记个人成长读书笔记《北大经济学》需要协调思维导图

读书笔记《北大经济学》需要协调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ZYJ 浏览量:22022-10-29 11:53:2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读书笔记《北大经济学》需要协调思维导图

北大经济学当中的需要协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读书笔记《北大经济学》需要协调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读书笔记《北大经济学》需要协调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ed867c11043b194467dab5699163e81

思维导图大纲

读书笔记《北大经济学》需要协调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需要协调

公司的结构

有限责任

129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兴起

我来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讲了股份有责任限公司的兴起,这种制度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它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是股份的可转让性;第二是公司的经营期是无限的;第三是每一位股东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实践下来它有三个非常大的优点:第一,它能够筹集到巨额的资金;第二,资金的来源非常可靠;第三,公司可以追求非常远大的事业。

130 刺破公司的面纱

今天我给你讲的是,虽然有限责任制是一种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我们应该采取相反的原则,那就是“刺破公司面纱”的原则。每当我们采用这种原则的时候,都是我们觉得个人而不是公司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的时候。

131 M&M定律:邀人入股还是问人借钱?

这些内容都非常复杂、非常好玩,而且它会严重地影响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财富状况。但它的起点,不要忘记,很简单,就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它的解决方案。

132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讲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一个天然缺陷,那就是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问题。经营者不拥有或者拥有很少公司的股权,而公司的所有者他们的股权是非常稀薄的,他们既没有积极性,也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来监管公司日常的运作。

133 股东文化和利益相关者文化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了公司治理的两种流行文化:一种叫股东文化,一种叫利益相关者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有它的市场,都有它流行的区域,哪种文化好呢?这取决于你是谁,你站在什么立场上看问题了。同时我们也讨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到底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担负怎么样的社会责任。

公司治理

134 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

今天我给你讲的是两个概念,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这两个原则分别是针对企业的经营者和企业的所有者提出来的。我们也讲了跟利益相关者文化相比,在股东文化下,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能够更自然地被经营者和所有者执行,他们之间产生的官司更少。而如果因为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产生了很多的官司,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企业的会议室转移到法庭去解决,那将会是一个更糟糕的结局。

135 清官难理家务事:环联公司案

今天我给你讲了范高科的案子,这是一个很难的案子,众说纷纭的案子,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到今天还没结束。

136 恶意收购的重要性

今天我给你讲了恶意收购的实际功能,它是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但这里我们要说明,要解决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问题,到今天都没有确切的答案,这仍然是一门开放的学问。

竞争的逻辑

商业模式与竞争政策

137 法律经济学的缘起

今天我给你讲了法律经济学这门交叉学科的缘起,讲了它的创始人戴瑞德的故事,讲了他如何用纯真的眼光、天真的发问来改变人们对反垄断法的传统看法。这里面有一个解释,法律经济学的含义(law and economics ),它的含义不是法律再加一点经济学,它也不是经济法,它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    

138 反托拉斯法:是否有罪取决与如何解释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美国最重要的反垄断法《谢尔曼法》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含义。根据这部宪法,凡是限制竞争的,或者垄断和企图垄断的行为就是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应该受到制裁。但问题是怎么样才算限制竞争,怎么样才算垄断和企图垄断,重点不在证据,而在于不断翻新的理论和视角。    

139 美国铝公司案:做大就是错?

今天我们讲了美国铝业公司案,在这个案子里面,法官认为美国铝业公司本身做大就是错。他的判决很引发我们思考。我们很多同学都担心企业做大了以后,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如果你看汉德法官的判决,又似乎觉得他是明晃晃地反对创新、反对企业家精神、反对商业行为、反对竞争,那些通过不断创新而做大的企业,到底应不应该因为做大本身就是错,而遭到分拆的惩罚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40 相关市场规划分从无定责

今天我给你讲了市场集中度的计算方法,那就是跟企业相关的数据除以跟市场相关的数据。在这里面,跟企业相关的数据——分子是比较清楚的;但跟市场相关的数据,也就是怎么才能正确地划分相关市场,这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有些人希望把相关市场说得大一点,有些人则想把相关市场说得小一点,这当中并没有科学的标准。用美国巡回法院法官伊斯特布鲁克(Frank Easterbrook)的话来说,寻找正确的相关市场是一种徒劳无功的游戏,它通常是你定了要什么样的结果才有什么样的论据,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这种方法。而经济学家科斯(Ronald H. Coase)则说,这种划分相关市场的游戏,使经济学家变成了那些“假装有本事去回答其实没有答案的问题的人”。

大的也是美的

141 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的概念。我们还仔细分析了一个抽象的、关于具有网络效应的方案A和方案B,产生路径依赖现象的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暂时得出的结论是,市场会失败,政府应该对不恰当的路径依赖做出引导。

142 市场是有效的:键盘布局的神话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为什么路径依赖的抽象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成立,我也给你讲了IT公司提前宣布自己产品的作用,我还给你讲了键盘布局故事背后的真相。

143 自然垄断的难题:电话公司越多越好吗?

我自己的回答,也就是加里·贝克本人的回答,他说:我们不应该花那么多钱去对付这些企业,就让竞争来对付这些企业吧。好的竞争政策应该依靠动态的竞争,而不是这种静态的诉讼。今天我给你解释了自然垄断的问题,也解释了如何在自然垄断的行业里面引入竞争的办法。

144 勾结定价如何可能

今天我给你讲了勾结定价所面临的种种障碍,自然的勾结定价总是趋于瓦解,只有通过行政力量支持的勾结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两家企业哪怕是在进行勾结定价,也不能确保它们获得的是最大的利润。

倾销与捆绑

145 倾销策略--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简单地说,他的意思是,巨大的市场份额本身不是错,但取得这个巨大市场份额的竞争手段却是错的。今天我给你介绍了洛克菲勒发家的故事,也讲了他为什么触犯了美国的反倾销法。

146 倾销策略--松下公司倾销案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为什么在现实生活当中,掠夺性定价或者说倾销的策略实际上很难实施。它是一种阴谋论,也是一种贸易保护的借口。

147 捆绑销售--IBN案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捆绑销售的经济学分析。捆绑销售并不能够帮助卖家增加他的垄断收入;也不能帮助卖家把他的垄断地位,从一种产品扩充到另外一种产品。卖家进行捆绑销售有其他目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对待,进行价格歧视。而这么做我们前面已经解释过了,是能够促进生产、促进交易、减少无谓的损失的。

148 捆绑销售--微软案

今天我给你分析和回顾了微软捆绑案的过程,这可是一个世纪大案。人们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垂直限制

149 垂直限制行为(1/4)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在1911年迈尔斯博士案当中最低零售价限制的做法,以及美国最高法院认为它违反《反垄断法》的理由。接着我又告诉你,在2007年美国最高法院,又推翻了自己当年的判决。

150 垂直限制行为(2/4)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最低零售价限制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最低零售价限制确实能够显著地,甚至完全地消灭它们之间的价格竞争。但是竞争是无所不在的,减少了价格维度上面的竞争,零售商之间就会在价格以外的维度——也就是服务的维度展开竞争。所以这种做法,会促进零售商之间提供服务的积极性,而这是厂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最低零售价限制,在削弱了同一个品牌不同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的同时,增强了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利远远大于弊的。简单地说,最低零售价限制这种做法,历史上早就有了,但是在1911年被美国最高法院判作违法。经历了49年,也就是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经济学家终于给出了理由充分的解释。又再经历47年,差不多也是半个世纪,美国最高法院才接受经济学家的建议,正式修正自己的错误,让最低零售价限制变得合法。一个认识上的错误,要经历差不多100年才得到纠正。

151 垂直限制行为(3/4)

今天,我给你系统地串讲了垂直销售限制之争的三场战役:第一场是关于销售区域划分的;第二场是关于最高零售价限制的;第三场是时间跨度最长的,关于最低零售价限制的。三场战役打下来,垂直销售限制算是在美国合法了。

152 垂直限制行为(4/4)

今天我们讲了垂直销售限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具体应用。我们把它用到了书店的例子、买服装的例子、茅台酒的例子。我们还对中国的《反垄断法》当中,对垂直销售限制的规定做了一个简单的评论。

市场深意

153 执法的标准: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

法律的条文是静态的,层出不穷的案件是动态的;法律约束了人们的行为,但层出不穷的案件,又会倒过来影响法律的改变。今天我给你讲了本身原则和理性原则之间的区别,讲了这两种原则在美国反垄断实践当中的进退过程。

154 两种司法错误:假阳性和假阴性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普遍适用的一个统计学概念,第一类错误、假阳性的错误和第二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的概念。我们说任何人犯判断的错误,实际上指的是这两种不同的错误,这两种不同的错误发生的概率是不一样的,而且它们之间有取舍的关系,有此消彼涨的关系。而把这个概念运用到反垄断法的实践,以至对商业行为的监管,得出的结论就是政府应该尽量减少犯第一类错误的机会,让行业有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子弹飞一会儿。

155 反思反垄断法

今天我带着你跟随几位经济学家,对《反垄断法》进行了反思。《反垄断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内,把犯错误的可能性考虑在内,把动态的竞争过程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就要对《反垄断法》实际上起到的积极效果,做一个重新的评估。

156 对反垄断发的四重认识

第一层认识,是哈佛学派的认识。他们从静态的数学模型出发,特点是简单易懂,而且容易出成果,缺点是跟现实相去甚远。第二层认识是,芝加哥学派的认识。他们深入到过去没有深入到的细节当中去,包括企业内部的结构、产品的质量、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整个市场的商业结构等等,从而对许多常见的商业模式做了新的解释。这个学派的工作,如果说它有缺点的话,那就是比较繁琐。第三层认识,是奥地利学派的认识。他们认为竞争本来就是开放的,竞争本来就是多元的,竞争模式的涌现本来就是不可预测的,学者和官员都是后知后觉的,最好不要管那么多。第四层认识,是弗吉尼亚学派的看法,也就是公共选择学派的看法。他们换了个角度,要解释为什么错漏百出的反垄断法,竟然在世界各地还那么受欢迎,原因是有很多人都从中得利了。

趋势与调控

货币的作用

157 小心思和大现象--宏观经济学为何难

今天我们讲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我们也讲了宏观经济学之所以困难的五个原因:第一,它研究的是加总的变量,加总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第二,微观动机和宏观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不那么显著,不容易一眼就看出来。第三,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太多了,但可得的案例和数据太少了,结果是理论多、共识少。第四,经济现象和政策措施之间存在着时间的滞后,要评估一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往往会遇到测不准的困难。第五,政府就在市场当中,很难把自己当裁判员的身份和运动员的身份截然分开,这也增加了形成有效政策、评估政策的困难。1、宏观经济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研究的是加总变量之间的关系。它所考察的变量是由无数具体的交易汇总起来的抽象概念。2、宏观经济很难研究的第二个原因,是在于宏观的数量变化和人的微观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那么显著。有时候你看到一个宏观现象,并不容易马上就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3、不管宏观经济学有多难,宏观经济都是跟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今天就接受这个挑战,看看我们从中能够学到什么。

158 货币的起源

第一,货币像语言一样,是一种自发秩序,货币最大的作用在于人们相信它有用。第二,货币可以避免我们在交易的时候对双重偶然性的要求。第三,货币可以降低质量检验的成本。第四,货币增加了交易。而正因为这样,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都会采用这样那样的商品来作为货币。1、货币之所以有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只要别人觉得它有用,只要别人愿意接受它,它就起作用了。2、门格尔说货币的起源、货币的形态,跟语言的发展非常相像,一句话、一个词能不能流行开来,不仅仅在于说的人,还在于听的人,在于别人接不接受。3、我们今天在社会上看到的秩序,不是由哪一个个人或者哪一个权威机构主动设计出来的,它是由无数人的行动汇合而成的。

159 商业银行与创造货币

今天我们首先讲了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我们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是存在的,但往往劣币,也就是使用真实资源比较少的货币,本身就是有效率的货币。今天我们已经不用金银铜铁这些真正的资源来做货币了,我们用纸币更省、更有效率,只要人们相信它有用它就有用。今天我们还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跟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任何一家商业银行都有可能遇到两类困难:第一是流动性的困难,那是商业银行体系本身所固有的;另一类的困难是资不抵债的困难,那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的。对第一类困难我们应该出手相救;对第二类困难我们可能应该让它自生自灭。但是要区分到底是哪种困难,在现实中并不容易。这是为什么学者和官员,经常就金融问题进行争论的原因之一。1、货币之所以有用,就在于人们相信它有用。只要人们相信它有用,它就不需要用那么高质量的商品来充当。也就是说劣币驱逐良币是对的,是符合经济效率的:“劣币就是有效率的货币(Cheap money is efficient money. )。”2、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跟法定准备金率成反比,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它能够创造货币的倍数就越低。

160 中央银行的作用

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是这个国家发行的负债证明书;谁发行货币谁就能够凭空地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经济学上称为铸币利差或者铸币税;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有一个基本的任务,那就是控制和调整一个国家货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同时还要充当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1、货币是发行货币的人所发行的负债证明书,发行货币的人能够无中生有,凭空地占有一些好处,就是实际上只要货币在流通,他永远不需要兑换他发行货币的时候所承诺要兑换的那些资源。2、谁发行货币谁就能够凭空地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经济学上称为铸币利差或者铸币税。

宏观调控

161 通货膨胀的根源

今天我们讲了通货膨胀以及恶性通货膨胀的概念。我们介绍了经济学家一直以来,分析通货膨胀的一般性理论框架,那就是货币数量论。我还给你介绍了关于通货膨胀成因的两个经济学派:一派认为通货膨胀是由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他们提出来的对抗通货膨胀的措施也是各种各样的;另外一派经济学家,他们一成不变地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发多了,解决的办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减少发钞,控制货币发行量。1、有经济学家会争议,说哪怕货币流通总量根本不变,但由于技术的变化使货币流通的速度发生了改变,比方说今天大家都用信用卡了、都用网上支付了,一块钱在社会里面流动的速度、换手的速度大大增加,这也会产生通货膨胀,不能只怪那些印钞票的人造成了通货膨胀。2、另外一派的经济学家,他们一成不变地认为通货膨胀的成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印多了,货币流通量太大了。

162 通货膨胀的过程

今天我给你解释了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我们说在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当中,每个人都很难判断,这究竟是相对价格的变化,还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由于他们很难做出判断,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就会失误,而同时在通货膨胀的过程当中,也会发生大量的财富转移。不同资产配置的人之间会有财富转移,私人和政府之间也会发生财富转移。1、在整个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而财富主要以物的方式保存的人会相对得益。2、那些靠已经约好了的、以固定金额的收入来过日子的人会受损;而那些靠不断出售他们的资产兑现现金的人会得益。

163 通货膨胀与失业

今天我给你讲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所谓的替代关系,人们曾经相信它们之间是有替代关系的,到今天大家相信从长期而言是没有这种替代关系的。1、每当发生通货膨胀的时候,新增货币的扩散是需要时间的,人们对通货膨胀来临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在这个过程中,就会迷惑一些人,让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2、一个社会如果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测的能力在提高,那么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减少失业率的努力,就会越来越失效。

164 通货膨胀与汇率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讲了汇率的三个决定因素:第一,国与国之间对真实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第二,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变化;第三,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外币兑换所施加的各种管制。接着我给你介绍了经济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不可能三角定律”,这个定律是说,任何一个国家在三个可取的选项当中,也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的稳定性和本国货币流通量的控制权这三者当中,只能任意选择两个,不能三个兼有。1、汇率的确定有几个关键的因素,最重要、最根本性的一点,就是国与国之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2、如果一个国家不断地增发自己国家的货币,这种货币和其他外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就会贬值。3、有时候一些国家的政府就会强令,通过行政的手段,去控制他们国家货币汇率的变化。

宏观学派

165 对抗经济周期--货币政策

我给你总结一下,我们今天讲了人们希望能够逆经济周期而行,提出了宏观调节的四大目标。而要实现这四大目标——低的经济波动,低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就业率以及高的生产力、增长率——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两大类的政策:一类叫货币政策,一类叫财政政策。而我们也分析了货币政策当中,哪些方式是真正有效的,哪些只不过是人们误以为它有效的。1、好的学术问题都是由现实的困难激发的,经济学家在理解分析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源、发生的过程以及应对措施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学派。2、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经济学家们为了达到这四个目标,进行学术讨论和政策实践而逐渐形成的。

166 对抗经济周期--财政政策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介绍了财政政策的含义,同时也讲了财政政策遇到的四个重要的困难:第一是时间滞后的困难;第二是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和私人支出之间互相排斥的关系;第三是政府的效率问题;第四是政府资金来源的问题。我还给你介绍了著名的拉弗曲线。

167 奥地利学派看经济周期(上)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的兴起以及它的基本观点,包括只有个人才能做选择;研究市场上的各种约束条件,应该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交易总是在市场当中完成的,而市场当中的各种具体约束条件,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人的动机是我们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内涵。同时,我们也讲了,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周期的一些独特看法,那就是货币不是中性的,资本是异质的,不是同质的;而且各种社会机构和安排,是人们共同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计划的结果。奥派看经济周期的特别之处:第一,它主张货币不是中性的,如果政府发行货币的数量和过程不得当的话,它对人们的行为就会有误导的作用。第二,奥地利学派认为资本是异质的,不是同质的。一种资本形成了,它就只能用在具体的用途上面,不能随时地转到其他用途上面去。第三,奥地利学派认为,社会机制是人们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事前计划的结果。

168 奥地利学派看经济周期(下)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讲了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周期发生过程的理解,那就是由于政府过度发钞,在短期内误导了人们对未来的决策,从而产生了暂时的繁荣景象。但当政府停止过度发钞以后,泡沫就会破裂。而为了抑制政府过度发钞,奥地利学派提出两个基本的解决办法:一个是金本位;一个是自由发钞制度。金本位的想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在于:第一,经济体在发展,用金子所衡量的货物和服务本身在变化,所以物价不可能稳定。第二,金子的数量本身也在变化,如果黄金是作为货币的本位,人们去发现、开采,甚至人工合成黄金的积极性就会大增。

学术的运气

169 凯恩斯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

我给你总结一下凯恩斯主义是怎么看经济周期的。简单地说,凯恩斯学派是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姑且称之为动物精神,人们的消费忽然减缓了。人们本来是应该通过价格来调整的,但价格的调整非常迟钝和缓慢,所以就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和产出。要抵抗经济周期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逆经济周期而行,在人们不愿意消费的时候替人们进行消费。钱从哪来?主要靠政府举债。美国总统林肯的名言:“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永远地欺骗一些人,但不可能永远地欺骗所有人。”

171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回顾一下这两个礼拜的内容,不同的学派对经济周期产生的过程,以及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都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理论。这些不同的理论有时候是互补的,有时候是针锋相对的,但有意思的是,这些理论的领军人物都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耶克(F.A. Hayek哈耶克)在1974年获得诺奖;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翰·希克斯(John Hicks)在1972年、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在1981年获得诺奖;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1976年、埃德蒙·费尔普斯(Edmund Phelps)在2006年获得诺奖;理性预期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在1995年、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在2011年获奖;最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Prescott)在2004年获奖。八仙过海,百花齐放,这就是今天宏观经济学的局面。你也可以有你的看法。几大学派都指出了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1)奥地利学派认为,那是乱印钞票造成的;2)凯恩斯学派认为,那是因为人们忽然不消费、总需求不足引起的;3)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不仅是政府印钞过多而引起的,而且认为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反经济周期措施是无效的;4)理性预期学派更进一步认为,政府对抗经济周期的行动本身可能就增加了经济的波动;5)真实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自然的事情,政府不应该去管。

172 聪明人为什么会彼此不同意

1. 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三大原因。2. 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八大问题。3. 宏观经济学家的六大共识。今天我给你解释了宏观经济学为什么这么困难,为什么使得这么多经济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还仍然彼此不同意的原因。当然我也给你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当今取得的一些基本共识。

政治与法律

官僚体制

173 公共选择学派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开始讨论一个大的新的模块,那就是政治和法律,它研究的是人们在非市场决策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经济规律。我们讲了公共选择学派两位创始人布坎南和图洛克的故事,我们也讲了公共选择学派最大的学术特点,以及它遵循的最基本的方法论。

174 官僚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官僚体制的经济学分析。我们特别提到了一本汉译世界名著,图洛克在1965年发表的《官僚机构的政治》这本书。我们对官僚体制做了一个定义,官僚体制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它泛指那些机构活动本身跟收入没有直接的关系,机构里面工作人员的升迁跟他们赚钱多少的能力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组织。而在这些组织里面,约束条件跟在市场里面的约束条件不一样,里面人的行为方式也就跟市场里面人的行为方式不一样。但不管怎么样,最后能在这个系统里面存活下来的,都是具有相同特质的人。官僚机构的特征:1、这个机构的雇主和雇员不从这个机构所获得的收入当中直接分配收入。2、这种机构至少有一部分的营运资金不来自于他们的营运活动,钱是从别的地方划拨过来的。3、每一个在官僚体制下面的人,他的绩效评估基本上是由他的上司决定的。

175 选举由中间派说了算

过去人们以为,政治家是为了实现他们远大的理想而参加竞选;现在人们明白,政治家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去刻意剪裁他们的远大理想,只有讨好中间投票人,他们才能获得选举的成功。今天我给你介绍了当人们只有一个单一偏好的情况下,选举结果所要依从的经济规律,那就是中间人说了算。这种看法让人们看清楚了政治当中不浪漫的一面、现实的一面。1、在任何的选举当中,不管那些参选人的政治理想原来是怎么样的,只要他们还想获得胜利,能够在竞选当中存活下来,他们就必须选择那些能够讨好中间选民的政纲。2、这就是政治选举的经济学分析当中,非常重要的中位数投票原理,也就是说,你要获得最大多数的支持,你就要去迎合那些中位数者的偏好。

176 阿罗不可能定律

今天我给你讲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律,它的含义是,在人们有多种不同选择的情况下,选举不一定能够反映出大多数人的意愿。选举会出现议而不决、循环不已的情况,而要阻止这种情况,要么是由议程决定人决定会议的程序,要么把选票改成钞票。阿罗不可能定律的含义:1、多峰偏好或多议题导致选举循环的产生;2、议题设置和选票交易是两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打破这一循环;3、”人民的意愿“可能是个无意义的概念;4、会议召集人和会议议程至关重要。

投票的规律

177 选票交易的经济学分析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讲了选票交易,我们说选票交易有时候能够使得选举结果更有效,有时候又使得选举结果变得低效。这两种看上去截然不同的结果,共同点在于只要进行选票交易,那么选举的结果就会从选举人的中位数偏好向平均数偏好偏移。在没有选票交易的时候,选举人的中位数说了算;在有选票交易的情况下,选举人的平均数说了算。所以选票交易最后的结果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取决于选票交易之后,选举人偏好的平均值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1、选票交易有时候能够使得选举结果更有效,有时候又使得选举结果变得低效;2、这两种看上去截然不同的结果,共同点在于只要进行选票交易,那么选举的结果就会从选举人的中位数偏好向平均数偏好偏移;3、在没有选票交易的时候,选举人的中位数说了算;在有选票交易的情况下,选举人的平均数说了算;4、选票交易最后的结果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取决于选票交易之后,选举人偏好的平均值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178 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的经济政策(上)

今天我给你提出了一个我们连续用三讲来回答的问题,民主为什么会一再产生错误的经济政策。而今天这一讲我给你介绍了两个可能的理由:第一是选民的无知;第二是选举的机制本身决定了选举容易被利益团体操控。中间选民投票才有意义,要成为中间选民有两个途径:1、参选人赢得大选的几率,他们赢得大选的概率越接近,你成为中间投票人的机会就更大;2、选民的人数,如果选民只有两三个人,比方说几位同事决定去哪儿看电影、去哪儿吃饭,这时候你成为中间投票人的机会是挺大的。

179 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的经济政策(中)

我先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把人们在政治领域做选择的过程,跟人们在经济领域、在市场领域做选择的过程作了一个比较。根据经济学家唐纳德·威特曼的意见,在这两个不同的场景里面,人们都通过本质上非常接近的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占有比较少的有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了有效的选择。唐纳德·威特曼得出了一个传统公共选择学派学者都不喜欢的结论:1、人没问题,机器也没问题,所以决策没有问题;2、珠宝进,机器是好的,所以出来的就是珠宝;3、民主制度下面产生的经济政策就是好的政策,因为它恰恰反映了聪明的、有理智的人们所需要的经济政策。

180 民主为何会产生不良的经济政策(下)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介绍了经济学家卡普兰(Bryan Caplan),对于“民主制度下面为什么会产生不良经济政策”的解释。他的解释是,人们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经济学训练,对经济问题存在着四大偏见,而同时,人们由于在政治选择的程序当中,不需要直接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所以他们就会选择放纵自己的偏见,从而持续产生了不良的经济政策。普通人对经济学问题的四大偏见:第一,排外偏见。大多数人都认为,很多经济问题是由于外人造成的,要么是一个城市里面的外来人口,要么是一个国家以外的其他人。第二,职位偏见。人们普遍欢迎那些创造就业机会、把就业机会留在本地的经济政策。第三,反市场偏见。人们对供求的关系、对价格的作用理解往往不够深。第四,悲观偏见。总觉得今天不如昨天,明天可能会更糟。

观念的外部性

181 赤字中的民主

今天我给你讲了民主制度和政府赤字之间的关系。过去100多年来,民主国家的政府赤字都有大幅增长的趋势,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民主制度。政客为了赢得选举,往往要采用避重就轻的办法讨好选民,把好处留到今天,把负担推到明天。民主伴随着赤字,这很可能是制度决定的。游戏规则当初这么定下来的时候,结局也已经定下来了。面对高失业率,经济学家们通常的几种解释:1、由于信息不对称,买方和卖方、雇主和雇员之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撮合;2、经济体本身就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失业率,那叫自然失业率;3、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的。劳动力被节省下来本来是件好事,只不过是人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已;4、经济政策可能出了问题,让人们做了错误的决策。

182 关于收入再分配的戴维德定律

我给你总结一下,今天我给你介绍了关于收入再分配的戴维德定律。它说的是在一个民主投票的国家里面,政府的再收入分配政策既不是让社会最穷的人得益,也不是让社会中最富有的人得益,而是会让那些中等收入的人得益。原因是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有更大的话语权、有更多的能力,在政治决策过程当中为自己说话、为自己谋利。最后我也给你介绍了弗里德曼关于通过负所得税来帮助穷人的建议。戴维德定律常见案例:1、政府对教育的资助,往往帮助了那些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而不是最需要帮助的赤贫家庭的孩子。2、那些交税的比例比较少,但又接近这些医院的中等收入阶层,能够享受到好医院的服务。3、社会保险制度使得财富从穷人那里转移到比他们更富裕的阶层那里。4、政府资助建设免费的高速公路,是那些有私家车的人得益,经常开车去上班、出去旅行的人得益。5、廉价房也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才能买得起。

183 陪审团能否带来真相和公正

今天我从成本效率的角度,给你分析了大家都认为挺好的陪审团制度当中所存在的缺憾。 案件审理两大类:抗辩制与纠问制:抗辩制(adversary system):是通过正方和反方的辩论来厘清事实。纠问制(inquisitorial system):是由专家型的法官,通过不断地追问来寻求事实的真相。

184 解构公共选择过程

我来给你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回顾了我们开学以来分析问题所采用的几个维度,从单人的维度到多人的维度,再到时间的维度、信息不对称的维度,以及从市场活动到非市场决策的维度的扩展。我们也总结了公共选择给我们几个重大的启示,包括人们是怎么选择理由的,管制所造成的赢家和输家的格局是怎么变化的,政治候选人是怎么剪裁定制他们的政纲的,以及从逻辑的角度看,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什么是一句含糊其词的话。学习公共选择的三大重要启示:1、制度和理由之间的关系:人们在不同的制度下,很自然地就会喜欢不同的理由,喜欢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追求。2、管制的结果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的赢家是谁、输家是谁,往往跟原来预想的不一样。3、候选人的政纲和大众利益之间的错位。一个政纲要获得支持,它一定是根据选民的偏好分布来定制的、来投其所好的。

国家发展

185 人的理想都是相近的

今天我给你讨论了人类理想的共同性。我们说人的理想都是相近的,而要享受美好的生活,追求物质享受跟追求精神享受至少是一样重要,而在很多时候,追求物质享受的本身其实也就能够提高精神享受。从这个角度看,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GNP或者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幸福的一个虽然粗糙,但非常简洁而有力的指标。GDP与GNP指标的4个局限:1、忽视了所有非市场形式的生产;2、忽视了大量非法的生产和地下经济;3、忽视了结构、质量、代价等等属性;4、当前的生产未必是适销对路的,未必能够满足人们真实的需求,未必能够反映个人真实的估值。

186 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既有联系又互相独立的关系。同时我也给你介绍了美国传统基金和《华尔街日报》,自从1995年至今连续22年所编制的经济自由指数的编制情况,它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以及它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我们把经济制度看成是原因,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结果,要探索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规律,要完成这个任务,要做的事情还很多。1、自由比民主更能够消除暴力冲突,也就是说那些经济自由程度高的国家,往往是那些更和平的国家;而那些在民主程度上排名比较靠前的地区,却往往和暴力冲突相伴相随。2、一个国家如果兴办企业非常的难,行政限制非常多,企业家精神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那么很难想象一个国家有走向富强的可能。3、政府从来都是经济体当中举足轻重的一员,他做错一点事情可以对经济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他做对一点事情也能对经济带来很大。

187 脱贫致富之路知易行难(上)

今天我给你再一次讨论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我们讨论了两套把公平置于效率之上的理论,包括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和伊斯特林悖论。我的看法是,这些理论与现实当中人们真实的追求是有很大差距的,它们并不能如实地反映真实的生活,更不能指导真实的生活。对无知之幕的4个批评:1、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风险厌恶型的;2、是人们对由分工而带来的知识增长是看重的,有没有知识这本身是很重要的;3、人的积极性对财富增长至关重要;4、真的平均分配也做不到绝对的公平。

188 脱贫致富之路知易行难(下)

今天我给你介绍了经济学家对各种脱贫致富方法的研究,与其说我今天告诉你答案,不如说我告诉你为什么还没有答案。经济学家本身就还没有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更重要的答案可能根本不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回顾整个人类的历史,贫困、野蛮、战争、饥饿是常态,富裕、和平、文明是奇迹。中国公路系统在20年间赶超美国的原因:1、中国修筑高速公路的融资方式和美国的不一样,美国的方式是更大锅饭的方式,而中国的方式是更加符合用者自付的方式。2、越是用者自付,用者就会越小心。到底该不该用这一程,司机心里面会有盘算。3、在制度上少许的那么一点区别,就能够使得结果产生重大的变化。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锻炼锻炼》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锻炼锻炼》读书笔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锻炼锻炼》读书笔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d8335d39619791ab879357298c266b9

《笑傲股市》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笑傲股市》读书笔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笑傲股市》读书笔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a400c74bd4cb4015d53c520fb93d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