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教育学中国教育史思维导图

中国教育史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佳豫很纠结 浏览量:1252023-11-14 20:34:30
已被使用32次
查看详情中国教育史思维导图

中国教育史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中国教育史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中国教育史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e323912b64bfe356c9c4bb40d61c194

思维导图大纲

中国教育史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章 教育起源奴隶社会的教育

一、我国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本能起源说(生物学角度)

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法国)《各人种的教育演化》

沛·西能(英国) 《教育原理》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动物为保存物种而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幼小动物的本能。

2、教育的模仿起源说(心理学角度)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

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古代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哲学和社会学角度)

代表人物

苏联学者

主要观点

既然直立行走、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等都是劳动的产物(恩格斯),那么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无疑也起源于生产劳动

4、教育的需要起源说(即起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代表人物

杨贤江

主要观点

我国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些社会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经验、知识技能和生活规范等并非天生就有,而是经过后天习得的。如果没有教育活动,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延续。教育方式是通过言传和身教。

二、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

生产劳动教育

生活习俗教育

原始宗教教育

原始艺术教育

体能和军事训练

三、原始社会末期学校的萌芽

生产力的较大发展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

科学文化的较大进步(文字的产生)

阶级的形成(教育的分化)

四、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

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

教育活动在实践中进行,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由于分工不同,男女教育有所区别

教育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奴隶社会官学制度的建立

一、夏朝的官学

1、“序”

“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

2、“校”

“校”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

二、商朝的官学

商代的教育内容

(1)思想教育

(2)政治教育

(3)军事教育

(4)礼乐教育

(5)书数教育

三、西周的官学

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

在农业上实行井田制

在思想意识上遵守礼制

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

第二章 伟大教育家孔子

一、论教育作用

一是“庶”

即充足的劳动力

二是“富”

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三是“教”

“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

二、论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意思是指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

三、论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四、论教育内容

《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献、品行、忠诚和守信教育学生。文献主要指传统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

五、论教学方法

1、学、思、行并重

2、启发诱导

3、因材施教(即“量力性”原则)

4、不耻下问、虚心笃实

5、博约兼顾(或由博返约)

六、论道德教育

1、立志

2、力行(重视道德实践)

3、中庸

4、克己内省

5、改过迁善

七、论为师之道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爱护学生

4、温故知新

5、教学相长

八、简评

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

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先驱

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下移

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

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

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结合,首倡启发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等

他重视道德教育,把“仁”作为最高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立志、中庸、自省、改过迁善等

他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经济上

政治上

文化上

二、私学的兴起

1、士阶层的崛起

2、养士之风盛行

3、百家争鸣

三、私学的发展

1、儒家私学

注重孝悌、名分、宗法、井田、仁义等

2、墨家私学

提倡贵俭、兼爱、舍己为人、抑强扶弱

3、道家私学

提倡消极隐遁

4、法家私学

提倡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

四、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教育上,它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和咨政为一体的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讲学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方针,以及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等,都为当时树立了一个教育典范,对后世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也有启发意义。

五、私学的特点(与西周官学相比)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其阶级基础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

2、私学是根据社会或个人的需要而设立,它是分散的,即“学在四方”,而非“学术官守”

3、私学是政教分离,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政治活动和教育活动分开。

4、私学向平民开放,教育对象广泛,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下移。

5、私学是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人才为谋生的途径

6、私学是学术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园地,各学派自由讲学,各有所宗。

7、私学的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六艺”教育,它可以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和道德思想,乃至新的知识和技能。

8、私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不要求固定的场所,可以自由流动,设备也简单。

9、私学培养目标多样化,培养多种规格人才。

六、私学的意义

1、私学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保存、传递、发展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民族道德水平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由国家垄断教育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学术下移运动,以及百家争鸣时代的来临。

3、私学的产生和发展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和具有各种专长的学者、教育家和政论家,如儒家的孔孟荀、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庄、法家的商鞅和韩非等。

4、私学的产生和发展使得私人办学形式一直保持下来,许多私学大师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积极研究和探讨,为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中庸》《学记》 教 育 思 想

一、《大学》

1、三纲领

大学做学问的目的是发扬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旧的思想和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2、“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项被称为大学的“八条目”

1、格物、致知

2、诚意、正心

3、修身

4、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中庸》

广泛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坚定地执行

三、学记

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教育学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一、论教育作用与目的

实施教化和治理国家

把教育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二、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学年与考试

2、学校管理

三、论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育教学原则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有张有弛才能感到学习的乐趣。

2、教学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练习法

论教师

第四章 秦汉魏晋时期的教育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罢黜百家,推崇儒学

兴太学以养士

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太学

(一)教师

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

(二)学生

汉代太学学生,西汉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称“诸生”和“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

(三)教学内容

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术流派,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被拒之门外。

(四)教学形式

这种提倡自学、鼓励自由探讨、褒奖学成通才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仍有启发意义。

(五)考试与出路

这种养士与选才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以及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对隋唐科举制的诞生有很大启示。

颜之推

也暴露了诸多弊端,如选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按门第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滋生腐败,阻塞贤良。种种因素使得“九品中正制”流弊百出,招致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到魏晋南北朝后期,随着士族大地主的势力减弱,以及社会批评的越来越激烈, “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废除,一种新的选士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文教政策

1、崇儒兴学

2、提倡佛、道

3、儒、佛、道的融合

二、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

国子寺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

国子祭酒

三、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教育行政体制

2、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

3、扩充教育内容和知识范围

4、教育等级性明显

5、学校类型多样化

6、学校布局较广

7、重视医学教育

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合为一体

四、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一)考生来源与报考办法

科举考试分两级进行:即预试和省试。考试程序是:乡试(州县的地方考试)——省试(尚书省的礼部考试)——吏部考试。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

(1)秀才科

(2)明经科

(3)进士科

(4)明法科

(5)明字科

(6)明算科

(三)考试方法

(1)帖经

(2)口试

(3)墨义

(4)策问

(5)诗赋

(四)及第后的荣耀

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翰林院修撰);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翰林院编修或翰林院庶吉士)

(五)科举制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将育人和选士制度紧密结合

2、科举制和学校教育之间相互制约

3、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

(六)简评

积极方面

1、科举考试把选举大权集中在中央吏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2、科举考试使士子获得参政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 3、科举考试要求统一的内容和标准,有利于思想的统一,有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正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科举制的原因所在。 4、科举考试使选士与育人紧密结合,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5、科举考试重视学生的学识和才能,而不是出身和门第,使人才选拔较为客观公正,对后来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作用

1、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科举考试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尽管科举考试有一套完备的制度,表面看来很客观公正,事实上评分时主观因素往往影响其客观性。 3、科举考试使 “通榜”(主考官)和“行卷”(考生)等舞弊现象滋生。 4、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束缚人们的思想、败坏学风,使知识分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重权威轻创新、重继承轻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依附性强、独立性差的性格特征。 即思想控制、文化控制、精神控制。 5、科举制是儒家“学而优而仕”原则的主要途径,在其影响下士人读书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严重影响了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七)影响

科举制度产生后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如西方国家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是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建立起来的。在东亚,日本早在公元7至8世纪就实行了科举制度;韩国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时间最长的国家(958—1894,共936年);越南是东亚三国中最迟实行科举也是世界上最晚废止科举的国家(1075—1919)。可见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文化水平的提升。

第六章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

一、文教政策

(1)“庆历兴学”

第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第二,改革科举考试

第三,创建太学,聘请名儒大师到太学任教

(2)“熙宁兴学”

第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3)“崇宁兴学”

*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 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制系统; * 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发展太学; * 创办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 * 废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这三次兴学是宋朝“兴文教”政策的具体表现。

(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这一政策使儒、佛、道在长期激烈的斗争中逐渐走向融合的道路,最终孕育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佛、道思想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理学。

二、学校教育

提举学事司

三、学校教育的特点

1、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管理地方官学,这样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2、官学类型的多样化。中央官学除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医学外,还创立了武学和画学,并且在地方也设置了武学、医学和道学。 3、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有所放宽。 4、学田制的确立。

四、辽金元的教育简况

升斋等第法

社 学

五、宋朝的书院

六所著名的书院,分别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六、书院在组织管理和教学方面的特点

1、书院组织机构简单,专职管理人员少。

2、利用学规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3、管理原则具有民主色彩。

4、书院经费以自筹为主。

5、书院既是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6、书院教学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允许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这是书院的显著特征。

7、书院以自学读书为主,讲学指导为辅。

8、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第七章 宋明时期的教育思想

朱熹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作用和目的

教育作用

就在于改变“气质之性”,发扬善性,祛除污点。

教育目的

而当时的学校完全违背了“明人伦”的本意,而是以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声名利禄为目的。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教育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教育内容是以“教事”为主,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事情来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初步的文化知识。

教育方法强调三点:一是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是力求形象、生动,激发兴趣;三是通过制订《须知》《学则》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教育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以精雕细琢,把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

教育内容是以“教理”为主,重在探究事物的道理。

教育方法强调两点:一是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研究;二是提倡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交流。

(三)论道德教育

1、立志。

2、居敬。

3、存养。

4、省察

5、力行

(四)论读书方法(“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王守仁

提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认为“心”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应“求理于吾心”。为学之道就是“致良知”。后人称之为“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和“陆王心学”是理学的两大学派,合称“宋明理学”。

(一)论教育作用

王守仁不赞成有客观存在之理,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他继承和发展了孟子的“良知、良能”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是“心之本体”。

(二)论道德教育

1、静处体悟

2、事上磨练

3、省察克治

4、贵于改过

(三)论儿童教育

1、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征 2、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内容包括歌诗、习礼和读书 4、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即“随人分限所及”

蒙学

宋朝的蒙学

蒙学内容包括初步的道德行为训练和基本文化知识技能学习。教学方法是读、写、作,即读书、识字、习字、背书、作文等。

蒙学教材分为五类:识字教学的教材、伦理道德的教材、历史教学的教材、诗歌教学的教材、自然常识教学的教材。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

第八章 京师同文馆

1862年由洋务派创立于北京,最初办学目的是培养翻译和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初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学生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分馆教学。后增设天文馆、数学馆、德文馆、博物馆、格致馆、翻译处、天文台、日文馆等,课程内容不断扩充。使得同文馆由最初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也是第一次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尝试。京师同文馆为涉外工作、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实业部门和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

第九章 中国近代史教育改革

1、清末学制的建立

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

2、废科举,兴学堂

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定教育宗旨

4、留学教育的勃兴

“庚款兴学”

第十章 中国近代史教育思想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首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高远的见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人之心理,附丽于神经。

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本观点是: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独立

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民国教育方针,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

陶行知

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从事生活教育理论实验,希望从乡村教育入手,寻求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出路,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和兴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1932年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力图将工场、学校和社会连成一片,实现普及教育;1939年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培养有特长的儿童;1946年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进民主教育运动。

陶行知在教育理论方面进行了开拓和创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把生活教育定义为“生活的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

陈鹤琴

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开创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1941年创办《活教育》杂志,标志着“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晏阳初

中国现代史上著名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1943年被美国百余所大学学者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人”之一,与爱因斯坦、莱特、劳伦斯、杜威等人齐名。1929年中华平民教育总会迁居河北定县,晏阳初担任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院长,进行了著名的“定县实验”,他在河北定县乡村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即“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梁漱溟

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他试图通过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的方式达到改造社会和建设中国的目的。在他看来,“中国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中国的建设问题便应当是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乡村被破坏而激起的乡村自救运动,是重建我们民族和社会组织的运动。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密不可分。1931年他在山东邹平县创办了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指导乡村教育实验。

梁漱溟在邹平实验区设立乡农学校,其组织原则是:“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乡村建设的政治、经济措施都通过乡农学校;学校式教育与社会式教育融合;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注重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结合农村生产生活需要。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虽然并不成功,但它对农村教育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善等作出了贡献。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这种可贵的探索精神给后人有很多启示。

辜鸿铭

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恢复。吏部尚书张百熙任管学大臣。吴汝纶和辜鸿铭任正副总教习,严复和林纾分任大学堂译书局总办和副总办。创办於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成为北京大学的首任校长。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如何从大历史观学习中国历史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如何从大历史观学习中国历史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如何从大历史观学习中国历史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a22832470b2860422e8670dd76372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