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流感传染病学内容,如常见疾病关键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常见流感传染病学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常见流感传染病学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3ea563d43e523c2530dac576a5762e5
流感传染病学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白细胞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比率20%—40%
增加提示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男:50-70%;女:50-70%;新生儿:50-70%
增加:提示细菌感染
生理性:下午>早上,心情,饱餐,运动,劳动,经期,妊娠,分娩,新生儿
病理性:感染,出血,肿瘤,中毒,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等
减少
如伤寒,副伤寒,原虫,自身免疫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脾肿大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传染病,血液病,恶性肿瘤
血小板(PC/PLT)
脑脊液
菌痢
志贺菌;内毒素;粪口传播;弥漫型纤维蛋白渗出性炎;乙状结肠,直肠(左下腹压痛)
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不洁食物、肠鸣音亢进
WBC⬆,中性粒⬆
喹诺酮(沙星)
霍乱
霍乱弧菌O1,O139;内毒素;水、食物污染
无痛腹泻多次,米泔水样便,便后可喷射状呕吐,脱水,不发热
WBC⬆,RBC⬆
喹诺酮类
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大滋养体;经口;右下部结肠(右下腹压痛);烧瓶样溃疡
肠:粪检滋养体,包囊;暗红腥臭果酱样便,里急后重,夏科-雷登结晶
肝:组织检滋养体;肝痛,巧克力酱坏死
WBC⬆,中性粒⬆
甲硝唑
伤寒
伤寒杆菌;水、食物传播;回肠下端(右下腹压痛)
慢热白肝毒玫瑰、不洁食物、肠出血、肥达阳性
WBC⬇,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
喹诺酮、三代头孢
疟疾
疟原虫;雌按蚊;血液母婴
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贫血、脾大、脑膜刺激征、黄疸、黑尿热(酱油尿,腰痛)
WBC正常或稍低,初发时可稍高
青蒿素衍生物+抗疟药(氯喹、伯安喹啉等)
细菌性食物中毒
集体,夏秋季,暴发,不洁食物,海产品
呕吐,脐周压痛,阵发性剧烈腹痛,黄色水样便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波摩那群/洪水雨水,黄疸出血群/稻田);猪、鼠源;疫水接触;全身毛细血管中毒型损伤+器官损伤严重
发热酸痛一身乏,眼红腿痛淋结大
WBC轻度增高或正常,血沉快
青霉素
出血热
汉坦病毒;鼠源,多途径传播
急发热,三痛(头,腰,眼眶),三红,三肿
WBC⬆,RBC⬆,Hb⬆,PLT⬇
恙虫病
恙虫病立克次体;鼠源;恙螨传播
热毒焦红脾疹,外斐试验
氯霉素、四环素
感染: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中5种表现包括: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隐性感染:病原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显性感染:病原体入侵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机体免疫能力足以局限病原而无法清除,病原体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特点:无明显临床症状却携带病原体,在体内繁殖而一般不排出体外
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症状却携带病原体,在体内繁殖且可以排出体外
传染源: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或动物
流行:当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发病率水平或为散发病发病率的数倍时称流行
大流行:当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或洲境时称大流行
暴发: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期内突然出现许多同一疾病的患者,大多是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染途径,如食物中毒,流行性感冒等
再燃:指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在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再次出现的状况
复发: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状况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疫苗接种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就是采用人工方法向机体输入由他人或动物产生的免疫效应物,如免疫血清、淋巴因子等,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达到防治某种疾病的目的
Ig分为:IgM、IgG、IgA、IgD、IgE;其中能通过胎盘的是IgG,能作为早期诊断的是IgM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影响传染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