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思维导图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落花凄凉 浏览量:12023-03-14 09:40:34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思维导图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知识点七十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巴甫洛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6c987e7232cd6d8b62ae0fd37d87b347

思维导图大纲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2018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学习理论(三)

知识点七十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通过对狗的消化腺分泌变化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形成过程分为两步:

(1)第一步是巴甫洛夫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2)第二步是华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领域,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不需要学习,这种反应叫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在狗每次进食时发出铃声,一段时间后,狗只要听到铃声也会分泌唾液,这时作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作用”。

华生相信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模式适于用来建立人类行为的科学,如果将这种模式加以扩展,可以解释各种类型的学习和个性特征。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过程。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怒、爱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新的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1.获得与消退

(1)获得: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须同时或近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以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消退: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削弱,并终消失,即条件反射的消退。

2.泛化和分化

(1)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

(2)刺激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即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刺激泛化和分化的联系: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泛化和分化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论)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他把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形成的。他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小猫“迷箱”的动物实验基础上的。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禁闭于迷笼之内,饿猫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的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饥饿的猫第一次被关进迷笼时,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做对了打开迷笼门的动作,逃出笼外。桑代克重新将猫再关入笼内,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做出打开笼门的正确动作所用的时间。经过上述多次重复实验,桑代克得出猫的学习曲线(如图1)。该曲线表明猫逃脱迷笼潜伏期与实验次数的关系。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因此,有人将桑代克的这种观点称为学习的“尝试错误说”,或简称为“试误说”。

(二)观点:

1.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而且这种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效果律

所谓效果律是指,在试误过程中,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若学习者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那么反应与这一特定的刺激之间的联结便会增强;若得到烦恼的结果,这种联结便会削弱。也就是说,满意的结果会促使个体趋向和维持某一行为,而烦恼的结果会使个体逃避和放弃某一行为。

(2)练习律

在试误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逐渐增大;而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弱。也就是说,对于已经形成的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的联结,正确的重复会增强这一联结。

(3)准备律

在试误过程中,当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时,事前有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实现则感到满意,否则烦恼;反之,当这一联结不准备实现时,实现则感到烦恼。也就是说,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三)尝试——错误说的教育意义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虽然是从动物实验推导出来的,但对于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一理论特别强调“做中学”,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技能和策略等。具体而言,对教育有以下指导意义:

(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效果律)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

(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是后期行为主义对学习心理学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他坚持了科学、客观、控制的行为主义传统,继承了刺激——反应的学习观,以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在桑代克等前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试验中在箱内放进一只白鼠,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二)斯金纳的观点:

1.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因而条件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应答性行为是由先前特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如眼睛遇强光时,瞳孔是马上收缩等,是经典条件作用论中研究的对象。

操作性条件作用是通过对人或有机体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而发生的学习。其基本原则是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就增加;如果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发生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今后发生的概率就降低,甚至消失,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过程。

2.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斯金纳提出了强化理论。

(三)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1)正强化

正强化是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得到正强化物,那么此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正强化在塑造行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负强化

负强化是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负强化作用的类型分为: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①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之为逃避条件作用。它揭示了有机体如何摆脱痛苦。

②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之为回避条件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是在逃避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经历过厌恶刺激的痛苦后,学会了对预示厌恶刺激的信号做出反应,从而避免痛苦。

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都是在反应后撤除了厌恶刺激,加强了同类反应发生的概率,属于负强化的原理。

2.消退

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3.惩罚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四)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在教育上的应用: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

基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积极强化原理设计的教学模式“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了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程序教学的基本做法是:将教材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反应,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学生的错误率降低。在20世纪60年代,程序教学空前流行,许多教科书都是以程序化的方式编写。但到了70年代,人们的热情降低,并逐渐放弃了程序教学。不过,程序教学的合理部分被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一)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1.参与性学习:通过实做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

2.替代性学习:也叫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上述实验就是一种替代性学习)。

(二)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三)在动机过程中,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1.直接强化:在社会认知理论中,直接强化的作用并不是增强行为,而是提供了信息和诱因。观察者对强化的期望影响了他注意榜样行为,激励他编码并记住可以模仿的、有价值的行为。

2.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3.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四)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观察学习。教师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对本学科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热情等将感染学生。

重点例题点拨

1.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去主动钻研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A )。

A.联结学习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D.显性课程

2.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 C )。

A.强化法B.脱敏法

C.消退法D.惩罚法

3.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C)。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

4.【辨析】负强化等同于惩罚。

【答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负强化和惩罚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频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频率。负强化不等于惩罚,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一、研究内容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