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十五)思维导图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十五)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峡路再相逢 浏览量:12023-03-14 10:00:37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十五)思维导图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 依从依从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十五)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十五)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899ac0d8cbb4a196e9f054c8fad458dd

思维导图大纲

2018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考前突击教育学(九十五)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

是社会规范的接受和内化

大致经

历三个阶段

依从

依从

即表面上接受规范

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

但对规范的要性或根据缺乏

认识

甚至有抵触情绪。 它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

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 依从包

括从众与服从。

依从阶段的特征

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

随着情境的变化

而变化。

认同

认同

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

从而试图与之保持一致。 认同

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包括偶像认同或价值认同。

这是服从所产生的直接结果

也是服从的进一步发展。 认同阶段的特征

认同更深入一

它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

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167

内化

内化

即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

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内化阶段的特征

个体的行为具有高

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并具有坚定性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时

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外部条件

(1)

家庭教养方式

;(2)

社会风气

;(3)

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

态度定势。

(3)

道德认知。

四、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有效的说服

(1)

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

教师好只提供正面

论据

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考虑提

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

从而相信教师所言

改变态度。 当

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

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

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以免转移学生的注

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 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

教师应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

以增强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

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

应只提出正

面观点

以免延误时间。 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

应提出正反两方

面的材料。

(2)

发挥情感的作用

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

(3)

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

努力去发

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给予奖励时

应注意

:(1)

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

;(2)

应选择恰当的奖

励物

;(3)

应强调内部奖励。

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的看法

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

惩罚还是有

要的

也是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形成的。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

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

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的概念

学生的不良行为可分为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两种。

学生的过错行为是指那些

168

不符合道德要求的问题行为。

如调皮捣蛋、恶作剧、起哄、无理取闹、作业和考试作弊

等。

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则是指那些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

经常违反道德准则

损害

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客观方面

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1)

庭教育失误

;(2)

学校教育不当

;(3)

社会文化的不良影响。

主观方面

学生的不良行为主要受这些因素的影响

:(1)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

信念

;(2)

消极的情绪体验

;(3)

道德意志薄弱

;(4)

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

;(5)

性格上的缺

陷等。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要经历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和自新阶段三个过程。

不良行为矫

正的心理学策略

:(1)

改善人际关系

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2)

保护自尊心

培养集

体荣誉感

;(3)

讲究谈话艺术

提高道德认知

;(4)

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

巩固新的行

为习惯

;(5)

注重个别差异

运用教育机智。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科教频道2024年第21周收视情况概要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9da8df0545bc292acd77571903f35c57

经验与教训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经验与教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经验与教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77a0c80d028e75ba247385489d0f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