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思维导图主要总结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知识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02f964cdde476528b712e6100b1fdea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2)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1、农业: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手工业:
规模扩大。
3、商业:
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1、原因:
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2、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
(2)诸侯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3)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导致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
3、结果: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背景: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展开争斗;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
2、经过: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3、影响(结果):
(1)消极影响:
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2)积极影响:
①在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②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01d709e40b8c59d634dbca5bca0e5d9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九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badfdf4664e417231129c22d1ac9b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