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思维导图

《分析化学》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divlo_ 浏览量:412022-11-16 23:22:25
已被使用10次
查看详情《分析化学》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思维导图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用K2Cr2O4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分析化学》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分析化学》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d4ab0d129c126da220f73649b221add

思维导图大纲

《分析化学》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沉淀滴定法基础:沉淀反应

沉淀滴定反应的条件

沉淀的组成要恒定

沉淀溶解度小,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吸附小

有适当的指示剂

反应快

银量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是用K2Cr2O4作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l-(或Br-)

根据分步沉淀的原理,首先是生成AgCl沉淀,随着AgNO3不断加入,溶液中Cl-浓度越来越少,Ag+浓度则相应地增大,砖红色Ag2CrO4沉淀的出现指示滴定终点。

应注意以下几点

必须控制K2Cr2O4的浓度。实验证明,K2Cr2O4浓度以5×10-3mol/L左右为宜

适宜pH范围是6.5~10.5

含有能与CrO42-或Ag+发生反应离子均干扰滴定,应预先分离

只能测Cl-、Br-和CN-,不能测定I-和SCN-

滴定条件

酸度

① pH=6.5~10.0 (中性或弱碱性)

②有NH4+ pH=6.5~7.2

pH>10.0:2Ag+ +OH-=Ag2O

pH<6.5: 2CrO42-+ 2H+ = Cr2O72-+H2O

pH>7.2: OH-+ NH4+ = NH3 +H2O

AgCI +2NH3 = Ag(NH3)2+

去干扰

去与Ag+ 反应的:SO32-,PO42-,与CrO42-反应的:Ba2+,Pb2+, 水解离子:Fe3+,有色离子:Cu2+,Co2+ ,Ni2+。

临近终点剧烈摇动:使吸附少

适用范围

直接法

测Cl -,Br– 及总量,不能测I-,SCN-(吸附强)

间接法 (返滴定法测Ag+)

Ag+ + Cl- = AgCl↓+ Cl- ← Ag+

铁铵钒指示剂法是以KSCN或NH4SCN为滴定剂,终点形成红色FeSCN2+指示终点的方法。

为直接滴定法和返滴定法两种

(1)直接滴定法是以NH4SCN(或KSCN)为滴定剂,在HNO3酸性条件下,直接测定Ag+。

2)返滴定法是在含有卤素离子的H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用NH4SCN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AgNO3。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为防止AgCl沉淀转化,需在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前,加入硝基苯等防止AgCl沉淀转化。

 吸附指示剂法是以吸附剂指示终点的银量法。为了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要注意以下几点:

沉淀需保持胶体状态。

溶液的酸度必须有利于指示剂的呈色离子存在。

滴定中应当避免强光照射

胶体颗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滴定条件

强酸 [H+]=0.1~1

酸性弱,Fe3+水解,影响终点观察。

(0.01mol/LFe3+开始生成Fe(OH)3的pH=1.82, 沉淀完全的pH=2.82。)

剧烈摇动

由于AgSCN严重吸附Ag+,所以滴定过程要剧烈摇动,使吸附的Ag+被释放。

适用范围

直接法测Ag+

间接法测 Cl -, Br–,I- (返滴定法)

测Cl -+ Ag+标1(过量)=AgCl↓+Ag+标1(余)←SCN-标2

实际用SCN-标2滴到AgCl↓+Ag+标1(余)中存在沉淀转化:

AgCl+ SCN- = AgSCN+ Cl-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分析化学》第十五章 质谱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分析化学》第十五章 质谱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分析化学》第十五章 质谱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50c732e063fa8626ea4de0f1a4438cb

《分析化学》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分析化学》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分析化学》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0a2a9bee0d68ad655ade9793eab99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