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目的概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育目的概述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育目的概述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b1d62b7031131ffd361280755099287
教育目的概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广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
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
1.居于主导地位
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核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2.最高理想
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含义
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范围
教育方针一般包括教育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人的培养和人的发展的总体规格和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等内容。
关系
1.二者的联系
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对教育的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教育目的强调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二者的区别
一方面,教育方针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
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的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更突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和不同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受教育者在学习完某一课程门类或科目后,在身心各方面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
2.教育目的层次结构间的关系
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不断细化的过程,是教育目的层层落实的过程。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总体上说是抽象的、概括的。二者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二者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只是细化和具体化的程度不同。
1.导向功能
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发展方向,预定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功能
教育目的本身包含了对学生成才的期望和要求,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功能。
3.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4.调控功能
教育目的调控着整个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活动过程都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
1.客观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
①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确定一定历史时期教育目的的物质基础;
②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制定要符合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情况,不仅要考虑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还要考虑社会的规定性,根据个体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需要,制定与之相符的教育目的。
2.主观依据
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是制定者的价值取向。教育的价值取向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字教育平台开发项目策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字教育平台开发项目策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437326e3e07ecf1e5e178ba84d0100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育工作者AI场景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育工作者AI场景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b25376634866cb52221299e8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