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语言/文学《现代汉语》下期末考试重点思维导图

《现代汉语》下期末考试重点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会员免费下载30积分
会员免费使用30积分
Rankle 浏览量:22024-10-19 11:13:23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现代汉语》下期末考试重点思维导图

语法,句法成分,修辞相关内容讲解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现代汉语》下期末考试重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现代汉语》下期末考试重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ab6dca43875f5d679dc9846b3cbc8f12

思维导图大纲

《现代汉语》下 期末考试重点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语法

性质

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

语法单位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词: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由词组成,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句子:有句调且能独立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词类

划分依据:依据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个方面,三者合称为词性

词的形态

构型形态

同一词语的不同构型表达的词性不同 例如“研究”和“研究研究”,分别是动词和形容词

构词形态

比如在词语后面添加词缀,使动词变成名词“凿”变为“凿子”,即在词根上形成新词及标记词的作用

词的意义

指的是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例如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名词的语法特征

(1)放在动词前作主语,动词后做宾语“牛吃草”

(2)前面能加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一个人”instead of “不人”

(3)一般不能用重叠式

(4)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被】人发现”

(5)单复数同形,有时加“们”等表复数

动词的语法特征

(1)多数能做动语带宾语,能做谓语或谓语中心

(2)能受副词“不”修饰,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前面加程度副词

(3)能构成“V不V”形式表达提问

(4)多数动词后可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5)重叠表示短促动作的动量小,时量短或尝试,轻松等意义

形容词的种类

性质形容词

绿、长、聪明

状态形容词

雪白、笔直、火热

区别词的意义和特征

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语法特征

(1)能直接修饰名词和名词短语,作定语

(2)不能单独作主语、谓语、宾语 但组合成联合短语或成双对比之后可以做主谓宾。“他不男不女”“公私不分”

(3)只能前加“非”而不能“不” “非正式会谈”“非官方声明”

副词的种类和语法特征

种类

(1)表程度

很、极、最

(2)表范围

总、共、均

(3)表时间

已,曾,刚才

(4)表处所

四处,随处

(5)表肯定与否定

必须、没、是

(6)表方式、情态

大肆、肆意、忽然

(7)表语气

难道、其、幸亏

(8)表关联

便、也、又

语法特征

(1)副词大多作状语,几乎都能修饰动词,近半能修饰形容词,各个别还可以做补语

(2)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只有习惯用的一些省略语可以(不、当然、也许、没有等)

(3)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即可以起到关联词的作用)“打的赢就打”

疑问代词

任指

任何东西

虚指

某个东西

词的误用

介词的误用

对于、对

一般来说能用“对于”的地方就能用“对”,但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对于”

关于

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表示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招生问题

对于不正之风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有提示性,必须要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

“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常常做标题

“关于......的历史决议”

在

“在”经常和方位词“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构成介词短语,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

滥用“在......上”的情况

给

“给”和“跟”二字多数时候相通,但部分情况下必须区分,不能混用

于

表示“在”“从”的意思

注意部分动词后带于的错用

由于、由

“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 “由”也是介词,表示“从”或“被、让”,有时候也表示原因

皆表示原因时可以通用,否则不行

连词的误用

和

用“和”连接时要注意分清层次,不然容易造成层次不清

或(或者)

注意不要与“和”的用法混淆,“或”表示多选一,“和”表示兼有

及其

“及”是连词,“其”是代词,二者合一的意思是“和他(们)的”

注意与“以及”的混淆

还是

表示选择,带有疑问语气

而

表并列、转折、偏正和承接

最常见:表动作的目的“为......而......”不表示目的时,不能用该形式

前表原因后表结果:“因......而......”

短语

短语的结构类型

(一)基本短语

1.主谓短语

由带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陈述部分是主语,后面陈述的部分是谓语

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

2.动宾短语

由有支配、涉及关系的两个部分组成,前面起支配作用的叫动语,表动作行为;后面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做什么,是什么

用语序而不用虚词表示

3.偏正短语

由有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面,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面,叫中心语

定中短语

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来作为定语的标记

状中短语

由状语和动词、形容词性中心语组成,期间的修饰关系有时候用“地”来作为状语的标记

4.中补短语

由有补充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面被补充部分是中心语,后面补充成分是补语,两者都由谓词充当

学得好(动·形) 打死(动·动)

5.联合短语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多项组成,期间为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 有时候用“和、并、或”等连词表示

(二)其他短语

1.连谓短语

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谓词性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上述五种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

上山采药、出去闲逛、看了心烦

2.兼语短语

前一动语的宾语兼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合二为一

请他进来、派你去

3.同位短语

多由两项组成,前后两项的词语不同,但指代同一事物,共作一个成分,语法地位相同

总统孙中山

4.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谓词性词语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表达处所、范围或时间

大门外蹲着两条狗

5.量词短语

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数量:两个人

指量:这个好

6.介词短语

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常修饰谓词

7.助词短语

(1)“的”字短语

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

大的要照顾小的

(2)“所”字短语

由助词“所”加在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

所想、所思、所需要

(3)比况短语

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有时候也表示推测,有多种语义功能,可以做定状补、属于形容词性短语

(暴雨般的)掌声、(大山一般的)体魄

句法成分

主语的语义类型

1.施事主语

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 语义结构为“施事+动作”

狼把小羊咬死了

2.受事主语

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 语义结构为“受事+动作”

羊被狼咬死了

3.中性主语

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又称非施受主语

小妹掉了几滴眼泪(眼泪只能由眼睛掉出)

宾语的语义类型

1.施事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直接支配、涉及的人或事物,包括动作的承受者(割麦子)、动作的对象(谢谢大家)

2.受事宾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动者 多见于少数特定句型中

3.中性宾语

定义:表示施事受事以外的宾语,即非施非受宾语

宾语是动词分类的主要依据,动词分为: 能带受事宾语的及物动词和不能带受事宾语的不及物动词

分类

(1)结果宾语

盖房子、挖坑(盖成房子)

(2)处所宾语

回南方、坐车上(在......上坐)

(3)时间宾语

熬夜、过中秋节(在......里面熬、在......时间过)

(4)工具宾语

编柳条,喝小杯(用......编、用......喝)

(5)方式宾语

存活期、寄快递(用......的方式存、用......的方式寄)

(6)原因宾语

避雨、缩水

因......而避、因......而缩

(7)目的宾语

交涉过财产问题(为......而交涉)

(8)存在宾语

那里有鱼(鱼在那里)

(9)其他宾语

上年纪、出风头

多层定语

定中短语再加上定语

从最外层算起的一般次序: (1)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表示“谁的?”) (2)表示时间、处所的词语(表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3)量词短语或指示代词(表示“多少?”) (4)动词性词语和主谓短语(表示“怎样的?”) (5)形容词性词语(表示“什么样的?”) (6)表示质量、属性或范围的名词、动词(表示“什么?”)

多层状语

状中短语整体加上状语

(1)表示时间的名词(指明什么时候)(限制性状语) (2)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指明什么地方)(限制性状语) (3)表示范围的副词(指明什么范围)(限制性状语) (4)表示情态的副词(指明怎么样)(描写性状语) (5)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指明和谁)(限制性状语)

补语

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和人、物的状态

1.结果补语

表示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常用形容词,少数用动词和动词短语。结果补语前头不用“得”

他放<跑>了她

2.情态补语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常用助词“得”。用状态形容词或谓词短语时作描写,用性质形容词时做评价

他摔得<满身泥>

3.趋向补语

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都用趋向动词来充当

站<起来>就走

4.数量补语

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

看了<一>眼

5.时地补语

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这事发生<在1 9 8 9年>

6.可能补语

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表示有无可能进行?“得”或“不得”

这东西晒<得>晒<不得>?(这东西能不能晒)

表示能否实现?在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之间插入“得/不(轻声)”

拿得出 拿不出

7.程度补语

注意没有否定式

心里痛快<极>了

单句

句型

(一)主谓句

1.动词谓语句

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主要用以叙述人或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等,又称叙述句

2.形容词谓语句

形容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主要用于描写人或物的形状、性质、特征等,又称描写句

3.名词谓语句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主要用来判断或说明事物的种类数量、时间性质、特点用途等

充当谓语的条件:

1.只能是肯定句,否定句不行

2.只能是短句,长句不行

3.一般是口语形式,书面语不行

4.只能局限于说明天气、时间、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的口语短语,本质上是动词谓语句的变体或省略形式

(二)非主谓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

由动词语加语调构成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构成

3.名词性非主谓句

由名词或定中短语构成

4.叹词句

由叹词构成“啊!”“嗯!”“哦!”

5.拟声词句

由拟声词构成“轰!”“砰!”

句式

(一)主谓谓语句

定义: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注意区分:全句的主语(大主语)和主谓短语里面的主语(小主语)

(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语义关系:受事II施事—动作 这件事II大家都赞成。——大家II都赞成这件事。

(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语义关系:施事II受事—动作 他II什么书都看过。

(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领导和群众II心连心

(4)谓语中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这孩子,II我也疼她”

(5)大主语前暗含介词“对、对于、关于“等。如果大主语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 这件事II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对于这件事)

(二)“把”字句

四特点

(1)动词前后常常有别的成分,不能带光杆动词

别把脏水到处泼

(2)句中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把书拿来(书已确定)

(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即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

(4)“把”字短语与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放在把字前

他愿意把青春奉献给校园

(三)“被”字句

在谓语中心词前用介词“被(给、让、叫)”引出施事或单用“被”表示被动的主谓句(被动接受动作)

(四)兼语句

(1)使令式

前一动词带有使令意义(请、逼、派、让)

中国的变化让人惊奇

(2)爱恨式

前一动词通常是表示赞许、责怪等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由兼语后面的动作和性状引起,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称赞、夸奖、骂、恨)

我感谢你告诉我这件事

(3)选定式

前一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有“为、做、当、是”

大家选他做班长

(4)“有”字式

前一动词要能表示领有或存在(由、轮)

轮到你值班了 他有个妹妹很能干

注意:兼语连谓兼用句(共同动作)

我陪她下楼(我陪她,我们一起下楼)

(五)双宾句

(1)动词要有“给出”“取进”“询问”“称说”等意义,部分动词如“借、分”即可表示“给出”又可表示“取进”

祖父给我两本书(给出) 我借他十块钱(取进) 我问他哪个办法好(询问) 大家叫她祥林嫂(称说)

(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V谁”的问题,靠近动词,前面无语音间歇,常由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回答“V什么”的问题,远离动词,前面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般较为复杂,可以由词、短语、复句形式充当

大家叫他叮咚鸡

(3)双宾语有的可变成非双宾同义句,变换之后,宾语离位,句子不再是双宾句

大家[把她]叫祥林嫂 王老师教我们语文——王老师教我们的语文

(六)连谓句

连谓短语充当主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七)疑问句

(1)是非问

你忘啦?(忘还是没忘?)

又称然否问,语法结构像陈述句

(2)特指问

谁让你来的?(“谁”是某个特定的人)

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样等)或由它组成的短语(为什么、什么事、做什么等)来表明疑问点,有具体回答

(3)选择问

先吃饭,还是先吃我?

用复句的形式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被问话方选择,用“是、还是”连接分句,不能用“吗”

(4)正反问

又名“反复问”,三种形式

1.V不V(来不来)

你老实不老实?

2.V不(来不)

明天他来不?(省略式)

3.附加问,先提出一个陈述句,再后加“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等问话格式

他当过30年老师,是不是?

语法分析

句法分析

语义分析

语用分析

复句

意义分类

意合法

口语

关联法

书面语

意义类型

(一)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

平列:既A又B、又A又B、也A也B、一边A一边B、一方面A一方面B......

也、又、同样、同时、另外

对举:不是A而是B、并非A而是B、是A不是B

而、而是

2.顺承复句

首先A然后B、刚A就B、一A就B

便、又、就、再、然后、后来

3.解说复句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释,一般不用关联词

4.选择复句

未定选择

多选一:或A或B、是A还是B 或者、或是、还是

二选一: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要不A要不B

已定选择

先舍后取:与其A,不如B(毋宁B、倒不如B)

先取后舍:宁可A也不B

5.递进复句

一般递进:不但A而且B 而且、并且、况且、甚至

衬托递进:尚且A,何况B(更不用说B)、别说A,连B也(就是B也) 尚且、何况、反而

(二)偏正复句

1.条件复句

有条件

充足条件

只要A就B 便、就

必要条件

只有A,才B、除非A,否则B 才、要不然

无条件

无论A,都B、不管A,还是B

2.假设复句

一致

如果A,就B、万一A,那么B 那、那么、就、便、则、的话

相背

即使A,都B、哪怕A,还是B 也、还

宝石哪怕混在垃圾堆里,也仍然闪耀夺目

3.因果复句

说明

因为A,所以B、由于A,因此B 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

推论

既然A,那么B 既然、就、可见

既然他都这样了,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4.目的复句

求得

以、以便、以求、用以

求免

以免、省得、免得、以防

5.转折复句

重转

虽然A,但是B、尽管A,还是B

先让步后转折:虽然中国是一个小康国家,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

轻转

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却

他想去,可又怕那里有人

弱转

只是、不过、倒

事情到了后面,他倒不干了(反而)

(三)紧缩复句

由复句紧缩而成,分句间没有语气停顿的特殊复句

看句子能否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全句结构(即看有么有完整句子成分)

修辞

借代

借用与事物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也叫“换名”

基本类型

1.特征、标志或本体

借用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实物的名称

例:四眼(戴眼镜的人)、毛爷爷(100元人民币)

2.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诸葛亮(聪明的人)、伯乐(慧眼识人的人)

3.具体代抽象

用具体事物代替概括抽象事物

例: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用菜园子代替蔬菜,用菜篮子代替副食品)

4.部分代整体

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

例: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代替财产)

5.结果代原因

用事情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

例: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的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新伤疤就是被打的结果)

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又称“顺拈”

全式拈连

甲乙事物均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 “锁得住自由的身 锁不住自由的魂......”

略式拈连

甲事物省略,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理解 “......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甲事物“紫藤萝瀑布”省略了“流过”)

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这种词格称为夸张

1.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大了说

“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

2.缩小夸张

故意把事物往小了说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超前夸张

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新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看见这鲜绿的苗,就嗅到白馒头的香气了

双关

利用语音或音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

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

上竖是狗,垂尾是狼

语义双关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雪”谐音“薛”,指薛宝钗,“林”指林黛玉。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暗示了贾宝玉的情感倾向。

仿词

更换词中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又称“仿化”

音仿

换用音同或音近的语素仿造另一词语

冬天到了,城里到处草木皆冰。

义仿

换用反义或类义语素仿造另一词语

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实在......仍是小众化。(毛 泽 东——《反对党八股》)

层递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

递升

按照事物的发展状况排列,由小到大,从少到多等

比自己大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递降

按照事物的下降状况排列,从大到小,由多到少等

一只鸟,一只蜻蜓,一只苍蝇......

顶针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又称“联珠”

土地上的河流,河流两岸的农田,农田里的芦苇.......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心理危机个案出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心理危机个案出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心理危机个案出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353330850c90881aa2fafafc23e7cbe2

仿制药研发的精细流程解析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仿制药研发的精细流程解析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仿制药研发的精细流程解析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67625d54e7a22289ad416c50f32ab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