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十六)思维导图

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十六)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从前多好 浏览量:22023-03-14 10:07:48
已被使用0次
查看详情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十六)思维导图

2.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十六)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十六)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e2bf132fecd2bbbecb102896c1a2990

思维导图大纲

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十六)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道德两难故事法:

“海因茨偷药”。

阶段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不能):被抓住会坐牢相对功利(能):药剂师太坏习俗水平好孩子(能):谋求大家的称赞、不偷会死并被骂没良心维护权威或秩序(不能):都偷,社会很乱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能):法律可以修改普遍原则(能):以价值观为导向

知识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①良好行为习惯(自觉纪律)的养成在小学品德的发 展中占据显著地位②形象性③过渡性④协调性

中学生品德的发展①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言行一致②品德发展由起伏向成熟过渡:初中阶段是品德两极 分化的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而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是在高中阶段

补充:

小学生道德判断与评价发展的特点

)从他律到自律;(

)从效果到动机;(

)从律他到律己;(

)从片面到全面;(

)从笼统到具体。

三、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过程依从类型:从众、服从特点: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认同含义: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从而试 图与之保持一致,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特点: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内化含义:在思想观点上与社会规范及其价值一致,将自己所认 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 完整的价值体系特点: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条件外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认知失调:先决条件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补充:

利他行为

概念要点: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

与利他行为关系密切的还有两个概念:助人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特征:(

)自愿性;(

)利他性;(

)无偿性;(

)损失性。

存在责任分散效应:他人在场对个体利他行为所产生的抑制作用。

四、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培养方式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的榜样利用群体约定价值辨析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良行为过错行为:知对行错,作业、考试作弊,无理取闹不良道德行为:知错行错矫正过程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矫正策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锻炼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简答题汇总

[1.

简述奥苏贝尔关于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简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怎样促进知识直观的效果?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0.

良好态度与品德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第五章

教学心理

知识梳理

教学心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课堂管理课堂管理概述课堂群体管理课堂纪律管理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总结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证券客户经理工作总结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59bcd21423b9932f6cd8833382c71fe7

心理学概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心理学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心理学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0dde368bcc4f8844305f54754d89f64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