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病学是有关于牙体硬组织及牙髓的疾病及其治疗的科学,包括龋病学、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和牙髓病学三个方面。早在公元前3世纪,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中就有用针灸止牙痛的方法,牙体牙髓病学经过几十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材料,使口腔医生对牙体和牙髓疾病的诊治更加得心应手。下面给大家介绍的是牙体牙髓病学考点速记一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牙体牙髓病学考点速记一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牙体牙髓病学考点速记一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ceb68d37f10e2cd9a7d59da55a25540
牙体牙髓病学考点速记一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恒牙列: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前磨牙>第三磨牙>上颌前牙>下颌前牙
乳牙列:下颌第二乳磨牙>上颌第二乳磨牙>第一乳磨牙>乳上颌前牙>乳下颌前牙
好发牙面:咬合面>邻面>颊面
1、获得性膜形成和初期聚集
唾液蛋白质对牙面的选择性吸附形成获得性膜,较初附着的细菌为球菌,主要是血链球菌,随后不同的菌种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
2、细菌迅速生长繁殖
早期以链球菌为主,继之厌氧的细菌和丝状菌丛,丝状菌与牙面垂直排列扩,细菌形成具有高度特异性
3、菌斑成熟
14天后成熟的菌斑结构变得复杂
1、菌斑-牙界面:细菌位于获得性膜上方
2中间层:包括稠密微生物层和菌斑体部
3、菌斑表层
结构松散,细胞间间隙较宽,菌斑表面微生物差异大。球菌状杆菌状、玉米棒或麦穗样形式的微生物
龋病是多因素性疾病有4种相互作用
1、微生物
龋病发生的先决条件,主要致龋菌是变异链球菌。细菌的致龋性有赖于其产酸能力、耐酸能力及对牙面的附着能力
2、食物
尤其是蔗糖
3、宿主
涉及多方面因素,如唾液的流速、流量、成分,牙的形态与结构机体的全身状况等
4、时间
龋病发病的每个过程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完成
1、修复或保护釉质表面
2、为釉质提供有选择的渗透
3、影响特异性口腔微生物对牙面的附着
4、作为菌斑微生物的底物和营养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一、研究内容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一、研究内容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4f21797dd3e8b08f1951dfc24e7be94f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