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的概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eae805c6f3905077365fb10bf862668
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外国古代教育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古巴比伦
教育目的:培养书吏
教育场所:泥板书舍
人物:校长称为校父;教师称为专家;助手称为大兄长;学生称为校子
课程:抄写背诵,学习数学、文书
内容:读写算
教学:教师在泥板上写字,学生临摹
方法:纪律严格,常用体罚
(汉谟拉比法典中巴比伦文化:培养官吏,学习读写算、医学、天文、占星术、文学等)
古埃及
宫廷学校
僧侣学校
科学教育:学习天文、数学、水利、建筑、医学等
职官学校
培养从事某项专职工作的官员
学习普通课程和专门教育
一般是以吏为师
文士学校
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和计算工作的人
体罚灌输,阶级性明显
古印度
婆罗门教育
古儒学校: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教育
教师由婆罗门担任
内容为《吠陀经》
教学方法采用口授和导生制,使用体罚
学习方法机械背诵
佛教教育
教师主要是佛教僧侣
教学对象较为广泛
教育内容:佛经
教学方法:教授、讲解和个人钻研相结合
比婆罗门教育更重视女子教育
共同点:教育目的都是为了使人减少世俗的迷惑,内容多为消极遁世,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变革和印度科学的发展
古希伯来
第一时期家庭教育为主,父亲负责,教《圣经·旧约》
第二时期学校教育为主,教师称为拉比
教育内容:圣经(6~10)、密西拿(10~15)、革马拉(15+)
教学方法严格要求,相比较而言更为民主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历史悠久,文化教育丰富
强烈的等级性
内容丰富:智育、德育和宗教等
机构种类繁多
教育方法简单:体罚,个别教学,机械背诵
知识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地位较高
源远而不流长
荷马时期
没有制度化教育,没有学校,教育在生活中进行
培养勇敢、足智多谋、能言善辩的武士
古风时期
斯巴达
教育目的:培养保家卫国的军人
教育制度
出生:长老体检
0-7岁:家庭教育
7-18岁:国家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学习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扔标枪)
18岁:青年军事训练团(埃弗比)
20岁开始实战
30岁成为公民
教育任务:形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和勇敢、坚韧、顺从、爱国的品质
教育内容:军事体育
教育方法:训练、鞭笞
重视女子教育
雅典
教育目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教育制度
出生:父亲体检
0-7岁:家庭教育
7岁:女孩继续在家中学习纺织、缝纫
7岁男孩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
13岁还进入体操学校学习游泳、舞蹈、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扔标枪
15、16岁公民子弟不再上学,从事各种职业;少数贵族子弟国立体育馆
18-20岁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埃弗比)
20岁获得公民称号
教育内容:文化教育、体育
教育方法:启发诱导、温和民主
轻视女子教育
古典时期
智者: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特点:相对主义、感觉主义、个人主义、怀疑主义
贡献
推动文化传播
扩大教育对象
丰富教育内容,确定七艺中前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
教育目的:公民、政治家
标志教师职业化
希腊化时期
雅典学校制度广泛传播
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雅典的初级学校发生变化:取消了体育,科目局限于读写算
中等教育的体育馆被文法学校取代
高等教育得到发展,出现哲学学校,如雅典大学
总体: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教育被破坏变成单一的知识教育
教育家
毕达哥拉斯
推动哲学、科学、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
灵魂不朽和灵魂轮回说对后世有消极影响
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治国人才
德育论:智慧即德行,知识即道德
道德可教
德育内容:正义、节制、智慧、勇敢
方法:身教重于言教
智育论
几何、天文、算数列为学习的科目(first)
体育论
通过体育造就完美躯体,培养保家卫国的公民
苏格拉底法
讥讽:不断追问,使人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无言以对,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事物的普遍概念。
柏拉图
教育目的:哲学王
“学习即回忆”
人的生前已经具有一切事物的知识,灵魂依附于肉体时,知识被遗忘
认识就是回忆,学习是不断地回忆灵魂中已经有的知识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人分三等:哲学王、军人、手工业者
提出儿童公养公育,男女平等受教育权,国家管理教育、义务教育
阶段:
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提出“寓游戏于学习”
普通教育(7-20):学习体育、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0岁考试(first提出)筛选是否有辩证法天赋,30岁再筛选,学习辩证法,35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
50岁合格成为哲学王管理国家
内容:七艺中后四艺:几何、天文、音乐、算术
❤亚里士多德
灵魂论与教育
非理性灵魂
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
感觉的灵魂——动物的灵魂
理性灵魂——人的灵魂
教育作用
白板说
发展人的理性
国家管理教育,公立教育、教育立法
道德教育
原因:治理城邦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
目的:通过实际活动和反复练习,逐渐养成 中庸、适度、公正、节制、勇敢的美好德行
源泉:天性(自然素质)、习惯和理智
批判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
强调实践道德,动机与效果+知与行+主观与客观 三统一
和谐教育
德、智、体、美(音乐是核心)和谐发展
自然教育与年龄分期论
自然教育:教育效法自然
年龄分期
0-7:家庭教育,体育、游戏,不主张知识教育
7-14:初等教育,提出自由教育:培养自由人,学习实用广博的知识→后演变为西方经典教育模式:文艺复兴时期,通才教育、博雅、文雅、通识教育
14-21:高等教育,学习“四艺”、哲学、科学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前期:“农民-军人”的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由父亲负责
后期(古罗马征服希腊):培养演说家。以希腊语、希腊文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拉丁语学校
初等教育:初级学校(卢达斯),招收7-12岁儿童,培养目标是识字,5年,内容为读写算、道德格言、《十二铜表法》,方法是抄写背诵,教师多为希腊人
中等教育:文法学校,招收12-16岁的贵族子弟、富豪子弟,培养文法能力,3-5年,内容为希腊文法、拉丁文法,方法是背诵,教师为希腊文法学家、拉丁文法学家
高等教育:修辞学校,招收贵族子弟,培养演说家,5年以上,内容为修辞、辩证、法律、数学、天文、几何、伦理等,方法是模仿和练习,教师为希腊文或拉丁文修辞学家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
加强国家控制:监督私立的初等学校、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
提高教师待遇,由国家委派教师
初等教育:初级学校,招收7-12岁儿童,培养目标是识字,5年,内容为文法分析,方法是抄写背诵,教师多为希腊人
中等教育:文法学校,招收12-16岁的贵族子弟、富豪子弟,培养文法能力,3-5年,内容为希腊文法、拉丁文法,方法是教师朗读、学生随读、教师讲解、学生评论,教师为希腊文法学家、拉丁文法学家
高等教育:法律学校、医护学校,招收贵族子弟,培养官吏,5年以上,内容为法律、医学,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为律师和医生担任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
《论雄辩术》,培养雄辩家
广博的学识、修辞学方面特殊的修养、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
方法:练习,写作,模拟演说
昆体良
《论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
注重德行
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
重视学前教育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专业教育应建立在广博的普通知识基础上,先博后专
方法:启发诱导、提问解答
教师要求:严慈相济、德才兼备、有耐心、懂得教学艺术,因材施教
奥古斯丁
神学家,《忏悔录》,提出原罪论、禁欲主义,认为《圣经》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基督教的兴起及其活动
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
初级教义学校:成年人识字、学习圣经
高级教义学校:基督教学者研究神学和希腊罗马文化
堂区学校:儿童教育
世俗教育
宫廷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官吏
教育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
教育方法:问答法(苏格拉底法)
骑士教育
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教育方法:分阶段培养
0-7岁:家庭教育
7-14岁:礼文教育,低一级的封建主将子弟送到高一级的封建主贵族的家庭中做侍童,学习礼仪规范
14-21岁:侍从教育,学习骑士七技(下棋、打猎、骑马、击剑、吟诗、游泳、投枪)
21岁获得骑士称号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
城市学校
原因: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机构:商会学校、行会学校
领导权:商会、行会
教育目的:培养资产阶级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手工业、商业的职业人才
教育内容:本族语教学、读写算、商业、手工业知识
中世纪大学
原因: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目的:培养职业人才、专业人才
内容:文、法、神、医
方法:讲演、辩论
特征:自由自治
学位:硕士和博士学位制度
体制:先生大学、学生大学
基督教教育
目的:培养基督教教徒
内容:《圣经》、七艺、读写算
方法:体罚、灌输、口授、个别教学
机构
教区/堂区学校:乡村
主教学校:城市
修道院学校:最典型
拜占庭帝国
世俗教育
初等:私人创办、世俗性
中等:文法学校、宫廷学校
高等:君士坦丁堡大学
教育目的:培养官吏
教育内容:七艺、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法律
教育方法:教师传授式
基督教育
隐修院和座堂学校
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学校
教育目的:培养神职人员
教育内容:宗教神学、哲学、文学等
阿拉伯萨拉森与各大食
伊斯兰教教育
教育机构:昆它布(私人初级教育)、宫廷学校、府邸教育、学馆、清真寺、图书馆
学习《古兰经》、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
塞尔柱帝国
伊斯兰教教育
教育机构:政府建立学校制度,尼采米亚大学
学习《古兰经》、神学与实用课程并存
奥斯曼帝国
伊斯兰教教育
教育机构:宫廷学校分为初高两级,不重视教育等级和门第
学习《古兰经》、学科知识、体育、战术和专业训练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数字教育平台开发项目策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数字教育平台开发项目策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6437326e3e07ecf1e5e178ba84d0100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育工作者AI场景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育工作者AI场景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4b25376634866cb52221299e839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