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ind树图在线AI思维导图
当前位置:树图思维导图模板高校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思维导图

  收藏
  分享
免费下载
免费使用文件
U647469339 浏览量:542024-05-20 19:59:28
已被使用6次
查看详情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概述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d287b99cafcd4f7076b4ecf8cd5002df

思维导图大纲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性质: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结合,属于交叉学科。为学与教提供原理和技术上的支持,具备应用科学的特征。

研究对象

广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心理和行为规律,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教育心理学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

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一)学与教的要素

1、学生

地位: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教学过程

2、教师

学与教是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影响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学与教的客体,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等。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应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既要符合社会要求,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传统的教学媒体有实物、口头言语、书本、录音、录像等。 新的教学媒体形式: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等。

5、教学环境

物理环境

课堂自然条件(通风、采光等)

教学设施(桌椅、黑板、投影仪等)

空间布置(座位排列等)

诸如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施等

社会环境

涉及师生关系、学生关系、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学风、校风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二)学与教的过程

1、学习环境

2、教学过程

3、评价与反思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总论

学生和学习心理

二~十

教师和教学心理

十一~十三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一、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论作用

能为促进整个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从中总结出有关心理学的理论。

可以对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心理学方面的概括,把经验中具有普遍意义、反映本质的因素上升为理论,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

与表现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教师中心论、儿童中心论等做坚决的斗争,批驳它们某些反科学的论点

(二)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二、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开展教育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诞生条件、重要事件

1、两大支柱学科的推动

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

1879年,自然科学引入心理学研究,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教育理论家们卓有成效的工作

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

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认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 三个重要基础学科,而且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1877年,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

20世纪20年代以后,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扩充了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性及生理卫生的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20世纪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思潮

罗杰斯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论”

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20世纪70年代:

奥苏伯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加涅则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越来越重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各个理论派别相互吸收,体系愈加完善。

布鲁纳的总结(十几年来的教育心理学的成果)

第一,主动性研究。

第二,反思性研究。

第三,合作性研究。

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二、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系统的总结了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莫基人”

1877年,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

世界上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以理论探索为主

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贡献最大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提高了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一)1949年以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发展

(二)1949年以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 学习改造阶段(1949-1958)

2、初步发展阶段(1959-1965)

3、批判停滞阶段(1966-1976)

4、恢复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

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学习理论一直是主要的研究内容

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

还未成为一门理论体系完整稳定的学科

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总结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 ②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③行为、认知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④学科研究越来越重视对学校教育实践的指导

要求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要关注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社会文化等在内的群体差异(如由年龄差异决定的思维水平差异)

要关注包括学生知识基础、认知方式、智力水平、需要和兴趣等在内的个体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地位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部分, 可影响学生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

相关思维导图模板

世界观简要概述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世界观简要概述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世界观简要概述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a263f94e59e0d44b0e14e67778c227e

1.形成天台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思维导图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1.形成天台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1.形成天台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新模式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c0ab06066d34a78448ade8bc8eca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