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科目二中,课程作为重点章,占分比例较大,故对其的学习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课程的类型是我们接触课程这一章时较早遇到的重要知识点。其考查的重点主要在于对一些容易搞混且常考的课程分类进行区分,根据其特点或实际的例子进行课程类型的反选。今天,我们就对于两对较常考的课程类型进行辨析,加深其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提高做此部分题目的准确性。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的类型与目标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的类型与目标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f9ec56dd6a03cd6fe479d0abb33b09f3
教资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的类型与目标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1.学科课程VS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以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夸美纽斯为代表的
从名字我们也能大致推知,此类课程的重点放在了学科的逻辑、整体性等方面
此类课程,主张分科设置课程,内容上重视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将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故以学科的逻辑体系为主来编制课程
其逻辑性强这一大的优势,也注定了此类课程在对知识的呈现和传授方面更加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
此类课程便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类型。执行上分科进行,故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
与之相对应的经验课程则不然
既然以杜威和克伯屈为代表的,我们也不难联想到,其内容的重点则必然与儿童的兴趣、经验等紧密相连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其思想萌芽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
科课程注重学科内容的逻辑,而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则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而经验课程由于对系统内容传授的重视不足,容易导致“活动主义”,而使儿童对知识的掌握缺少系统性
欠缺深层次的理解,浮于表面,并且该种课程的组织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教学艺术
当然,经验课程也有其优势,也正因为其看中直接经验,所以更能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分科课程VS综合课程
说到分科课程,主张分科设置,其与学科课程实质上是没有区别
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二者只是从不同划分角度故而名称不同而已,在此不再赘述
接下来就重点说一下与其相对的课程—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以怀特海为代表
上面提到的分科课程,虽更凸显学科逻辑体系,但终究是只看重本学科的内容,而硬性割裂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综合课程则刚好弥补了这一缺点。主张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内容合并起来组成课程
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统一性,加强了学科的整合
如小学的自然课,便涵盖了生物、化学、物理等内容
社会课则包含了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等内容
按照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又将综合课程分为了相关、融合、广域以及核心课程
此四种分类作为教资考试,只要求大家进行简单识记即可
(1)普遍性目标
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
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与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可运用于所有的教育实践
(2)行为性目标
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时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这种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生成性目标
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这种目标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师生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而提出的相应的目标
如果说行为性目标关注的是预期的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注重的则是过程,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4)表现性目标
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当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个性充分发展的时候,他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及所学到的东西是无法准确预知的
因此,表现性目标所追求的不是学生反应的同质性,而是反应的多元性
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首创性反应的形式,是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的结果,而不是在活动之初预先规定的目标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904名中国成年人第三磨牙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病史的横断面调查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10b9a8a2dd2fb4593f8130ef16c320fc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销售经理半年规划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销售经理半年规划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e614d6bcf03e9318109240a18697c5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