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部分《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总结。
树图思维导图提供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十四思维导图 在线思维导图免费制作,点击“编辑”按钮,可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十四思维导图 进行在线思维导图编辑,本思维导图属于思维导图模板主题,文件编号是:22cebd08aed719ef49ad75fff01a5ad3
教育知识与能力14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 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
3。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 教师/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1.强硬专断型
2.仁慈专断型
3.放任自流型
4.民主平等型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 思想道德素养
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③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2. 知识素养
①精深的专业知识;
②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③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 能力素养
①语言表达能力;
②组织管理能力;
③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④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 身心素质
①高尚的师德;
②愉悦的情感;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健康的人格。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2. 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3. 建立学生档案
4. 开展班会活动
5.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 操行评定
7.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8. 个别教育工作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2. 培养和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3. 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 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5. 树立榜样,增强后进生的是非观念;
课外活动的意义
1. 课外活动将学生从书本知识引向实际;
2. 课外活动是教师因材施教;
3. 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4. 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组织形式;
1.学科活动
2.科技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
6.传统节假日活动
7.课外阅读活动
8.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个别活动
2.小组活动
3.群众性活动
课外活动的特点:
1.自愿性
2.自主性
3.灵活性
4.实践性
5.广泛性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1.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 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3. 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4. 要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5. 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课外活动要因地、因校制宜。
.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1.家校互访
2.家校通信
3.举办家长学校
4.建立家长委员会
5.召开家长会议。
教师职业的角色:
1. 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2. 示范者的角色;
3. 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4.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5. 研究者的角色;
6.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7.传道者的角色;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角色认知→角色认同→角色信念
教师劳动的特点:(主创劳动常吸腹/复 选择题、简答题)
1. 主体性和示范性;
2. 长期性和间接性;
3.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4.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5.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学任务的综合性。创造性表现在:
①因材施教;
②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上;
③教育机智上。
教师威信的分类:
权力威信、信服威信。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 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4. 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1. 教师要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2. 正确认知与合理运用威信;
3. 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
4. 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5. 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发展威信;
6. 长期坚持,从多方面完善自我。
教学效能感: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包括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能感。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
教师的期望存在“自我实现的语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后,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三阶段发展理论(福勒和布朗)
1. 关注生存阶段
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关系人际关系或管理学生。
2. 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3. 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教师成长的途径:
1. 基于学习与研究中的专业发展;
2. 基于教学实践的专业发展;
3. 基于教学反思的专业发展;
4. 基于自我发展的专业发展;
5.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压力的应对:
1. 直接行动法
①找出并监视职业压力的来源;
②调整个人的期望水平,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
③改变易增加压力的行为方式,处理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
④拓展应对资源,善于需求和利用社会支持。
2. 缓解方法:
①积极认知,理智、客观、积极地看待压力对自身的影响;
②主动应对,提高抗压能力;
③掌握调控方法,学会进行心理放松,缓解不良情绪。